常雨桐
第一節(jié)語文課,邱老師神神秘秘地拿著一個塑料袋走進教室。同學們都驚訝極了,這是要做什么呢?
邱老師為大家解開了謎團——今天我們要做個實驗,讓雞蛋在水中跳舞。
首先,邱老師在透明塑料杯里倒入礦泉水,再把雞蛋小心翼翼地放進杯子里,胖乎乎、圓滾滾的雞蛋寶寶沉到了水底,懶洋洋地躺在那里睡起了大覺。接著,邱老師用勺子舀了一勺食鹽放入塑料杯里,輕輕攪拌,使它慢慢溶解。食鹽就像一個個可愛的小精靈,一落入水中就開始嬉戲玩耍。它們和大家玩起了捉迷藏,不一會兒,消失得無影無蹤了。然后,邱老師不斷地在水中加入食鹽,等食鹽完全溶解后,雞蛋寶寶果然發(fā)生了變化。只見它打了個哈欠,伸了個懶腰,晃晃悠悠地尖頭著地,大腹便便地站在了那里。最后,雞蛋寶寶竟然在水中跳起了舞蹈,像體操運動員一樣,漂亮地完成了旋轉(zhuǎn)動作,把尖頭浮出了水面,像一條快樂的小魚兒一樣。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邱老師為我們揭曉了答案——雞蛋的密度略微大于清水的密度,當雞蛋浸入清水時,所受的重力大于浮力,所以雞蛋就會下沉;而當雞蛋浸沒在鹽水中時,鹽水的密度大于雞蛋的密度,雞蛋所受的重力小于浮力,自然就會浮出水面。
同學們歡呼雀躍著,這堂課太有趣啦!
老師小評
童眼觀實驗,沉到水底的雞蛋寶寶“懶洋洋地躺在那里睡起了大覺”,食鹽“像一個個可愛的小精靈,一落入水中就開始嬉戲玩?!?,小作者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詳細生動地描寫出了實驗過程。
【作者系安徽淮南市洞山中學小學部三·5班學生,指導并置評:邱紅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