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宇辰
我是屬于大人眼中“開口晚”的孩子,兩周歲了還不會說話。為此,媽媽經(jīng)常給我唱歌、對著我說童謠、朗誦古詩詞,希望我能受到熏陶,早一點“妙語連珠”。媽媽說,我對古詩特別感興趣,每當讀到詩詞,我的眼睛就會發(fā)光,神情特別專注。傍晚是最舒適的,一天的喧囂散去,月光皎潔,這時就是我和媽媽最美妙的語言啟蒙時光……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p>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p>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p>
……
媽媽用甜甜的嗓音為我朗誦這些耳熟能詳?shù)墓旁?,緩緩地、輕輕地,像春天的細雨,像夏夜的微風。雖然我只能用“啊呀”來回應媽媽,但媽媽用這些古詩讓一顆懵懂的童心豁然開朗。
當我第一次跟著媽媽說出“霜”“盤”“娟”等字的時候,媽媽欣喜萬分,我也樂得拍手咧嘴笑。從此以后,古詩就伴著我一步步成長。
早春,傳來鳥兒悅耳的聲音?!按好卟挥X曉,處處聞啼鳥?!蔽抑钢w過窗前的小鳥,興奮地說著?!斑€有‘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對么,媽媽?”我歪著頭,詢問著。媽媽溫柔地笑了?!按荷珴M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薄氨逃駣y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蔽易灶欁缘匾髡b著春天的詩,媽媽臉上的笑意更濃了。
盛夏,來到小區(qū)的池塘?!巴郏苫ê妹腊?!我好想去摘一朵?!薄啊『刹怕都饧饨?,早有蜻蜓立上頭???,荷花這么美,不僅你喜歡,蜻蜓也喜歡!”媽媽拉著我的手,說:“所以荷花不能摘,摘了,小蝴蝶、小蜻蜓就沒有荷花可以欣賞了?!蔽胰粲兴嫉攸c點頭。
深秋,楓葉像火一樣紅。媽媽的相機里留下了好多我們一起賞楓的照片,記憶里也留下了好多“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的詩句,更知曉了提及故鄉(xiāng)蘇州的名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冬日,白雪皚皚,靜謐安寧。臘梅傲然綻放于枝頭,蒼松翠柏郁郁蔥蔥。媽媽說,做人要像臘梅一般“俏也不爭春”、“凌寒獨自開”;更要像蒼松一樣“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當時的我雖不太明白,但媽媽的話已經(jīng)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
那一首首古詩,滋潤了我稚嫩的童心,編織了我五彩的童年。中華經(jīng)典,在我心中裝下了星辰大海,讓我對未來有了更多的勇氣和力量!
(指導老師:陸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