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娜娜 (山東畜牧獸醫(yī)職業(yè)學院寵物科技系 山東 濰坊 261061)
?
采用RT-PCR方法診斷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
呂娜娜 (山東畜牧獸醫(yī)職業(yè)學院寵物科技系 山東 濰坊 261061)
山東某豬場發(fā)生以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PRRS)為主要特征的疾病。筆者對送檢的病料進行了實驗室診斷:剖檢主要發(fā)現(xiàn)肺水腫,出血;組織病理學檢測主要發(fā)現(xiàn)肺間質(zhì)明顯增寬,腎小管上皮腫脹;采用RT-PCR檢測方法檢測豬肺臟組織,結果被驗樣品在400bp擴增帶為PRRSV陽性,陰性對照無擴增帶出現(xiàn)。診斷結果表明:該豬場發(fā)生的病例為豬繁殖呼吸障礙綜合征。
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俗稱藍耳病,由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一種有高度傳染性的豬綜合征。目前根據(jù)基因序列和抗原特性的不同,PRRSV可劃分為I型(原歐洲型,代表毒株為Lelystad virus株)和II型(原美洲型,代表毒株為ATCCVR-2332株)。1987年最早發(fā)現(xiàn)于美國(Zeman等,1993),1994~1995年從美國引種傳入我國。1996年我國郭寶清等第一次分離出該病毒(郭寶清等,1996)。2001~2002年發(fā)生跨省區(qū)流行;由南向北擴散、蔓延、由華東、華南、華北、東北等10個省市(縣) 發(fā)病。2006年5月下旬起,以高熱病為特征的藍耳病,首先在南方省市發(fā)病,同年11月至12 月延伸到東北地區(qū),全國共有19個省市(縣)出現(xiàn)疫情(林榮泉,2007)。2008年,我國將高致病性藍耳病列為一類動物疫病,并進行強制免疫。在自然流行中,PRRS僅見于豬,其他家畜和動物未見發(fā)病。不同年齡、品種、性別的豬均可被感染,生長豬和育肥豬感染后癥狀比較溫和,母豬和仔豬的癥狀則較為嚴重。PRRS主要經(jīng)呼吸道感染,也可垂直傳播。將感染豬特別是隱性感染豬引入易感豬群是該病流行的重要原因。本病傳染性強、傳播快,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高,且在豬群內(nèi)持續(xù)性感染不易清除,多呈散發(fā)、點狀分布的地方性流行。
山東某豬場養(yǎng)的60頭仔豬中,其中有30頭相繼發(fā)病,有6頭已死亡。發(fā)病的仔豬表現(xiàn)為:精神沉郁,咳嗽、打噴嚏;在豬圈內(nèi)扎堆;食欲減弱,有的甚至廢絕,部分豬排灰色稀便;耳朵和嘴尖發(fā)紺,行走不穩(wěn);并伴有嘔吐,體溫升高現(xiàn)象。雖采用了抗生素治療,但效果不明顯,造成比較嚴重的經(jīng)濟損失。
BMJ-1生物組織包埋機,AO-8250型組織切片機,OLYMPUS-BHS顯微鏡,PCR擴增儀,RT-PCR檢測試劑盒。
1.3.1 大體剖檢 對送檢的病死仔豬進行了尸體剖檢及大體病變的觀察。
1.3.2 病理組織學檢查 取病變明顯的組織(肝臟、腎、心和肺臟)各一小塊于10%的福爾馬林溶液中進行固定,然后經(jīng)常規(guī)石蠟切片制作、HE染色。在OLYMPUS-BHS顯微鏡下觀察并照相。
1.4.1 RT-PCR檢測試劑盒組成 變性液(A液),硫酸鈉溶液(B液),酚/氯仿/異戊醇混合液(C液),異丙醇(D液),75%乙醇(E),處理的滅菌去離子水(F液),酶抑制劑(G液),反轉(zhuǎn)錄反應液(H液),反轉(zhuǎn)錄酶(I液),PCR反應液(J 液),TaqDNA聚合酶(K液),礦物油(L液),50倍TAE電泳緩沖液(M液),溴化乙錠溶液(N液),上樣緩沖液(O液)。
1.4.2 組織樣品處理 取待檢組織充分研磨,加入PBS(pH7.2)研磨成勻漿,8000r/min 5min,取上清100μl 再加入A液,混勻。取血清100μl,置滅菌離心管中,加入A液,混勻。
1.4.3 病毒RNA的提取 (1)取已處理的樣品,每管依次加入B液30μl,C液30μl、C液300μl(顛倒10次,混勻,冰浴15min,4℃12000r/min,離心15min。(2)取300μl上清液,置于經(jīng)DEPC水處理過的1.5ml滅菌離心管中,加入300μl D液,混勻,置-70℃冰箱中30min。室溫融化,4℃,15000 r/min,20min。(3)棄上清,沿管壁緩緩滴入1mlE液,輕輕旋轉(zhuǎn)一周后打掉,將離心管倒扣于吸水紙上1min,氮空抽干16min(以無水乙醇為準)。(4)按9:1比例配制F:G混合液,每個樣品用用10μl F:G混合液溶解,﹣20℃儲存?zhèn)溆谩?/p>
1.4.4 反轉(zhuǎn)錄(RT)操作 每份總體積20μl 。取16μl H液(用前混勻)、1μl G液、1μl I液、2μl 已溶解的病毒RNA?;靹虿⒆龊霉P記,在PCR擴增儀上進行以下循環(huán):42℃60min,98℃5min。
1.4.5 PCR操作 每份總體積20μl。取16μl J液(用前混勻)、2μl K液、1μl I液、2μl 1.4.4中的反轉(zhuǎn)錄產(chǎn)物?;靹颍龊脴擞洸⒓尤隠液20μl覆蓋,放于PCR擴增儀上,擴增條件為94℃30s,55℃30s,72℃30s。35個循環(huán)后,72℃延伸5 min。
1.4.6 電泳 稱4g瓊脂糖放于500ml錐形瓶中,加入50倍稀釋的M液200ml(取4mlM液,用雙蒸水稀釋至200ml),于微波爐中溶解,再加入20μl N液混勻。在電泳槽內(nèi)放好梳子,倒入瓊脂糖凝膠,待凝固后將PCR擴增物15μl混合3μlO液,點樣與瓊脂糖凝膠孔中,以5V/cm電壓于50倍稀釋的M液中電泳,紫外燈下觀察結果。
剖檢病死仔豬,主要病變?yōu)樯眢w皮膚散在出血點,耳尖發(fā)紺;肺臟明顯出血,水腫,眼睛有分泌物;胃大彎淤血,小彎淤血;附睪淤血;腸系膜淤血。
肺間質(zhì)明顯增寬,肺間質(zhì)疏松(圖1)。腎小管上皮腫脹,腎小球毛細血管內(nèi)皮腫脹(圖2)。
圖1 肺間質(zhì)明顯增寬
圖2 腎小管上皮腫脹, 腎小球毛細血管內(nèi)皮腫脹
被驗樣品、陽性對照出現(xiàn)400bp擴增帶,陰性對照無擴增帶出現(xiàn)。
通過體表觀察到豬耳尖發(fā)紺,剖檢發(fā)現(xiàn)病死仔肺臟明顯出血,水腫,符合豬繁殖呼吸障礙綜合征的典型癥狀;組織病理學檢測可見肺間質(zhì)明顯增寬,腎小管上皮細胞腫脹;RT-PCR擴增出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病毒(PRRSV)400bp擴增帶。因此綜合以上診斷結果表明該豬場發(fā)生了豬繁殖呼吸障礙綜合征。
PRRS的診斷方法有許多種,病毒的分離鑒定、血清學診斷方法和分子生物學診斷方法等方法及技術。其中,血清學診斷方法有免疫過氧化物酶單層細胞試驗(IMPA)、間接免疫熒光試驗(IFA)、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ASA)和血清中和試驗(SNT)等,但由于PRRSV 的抗原型差異,一種方法只有使用2種抗原亞型才能檢出I型、II型的抗原或抗體,因此血清學方法只能用于評價豬群PRRSV感染狀況,不能進行確診。以分子病毒學為基礎的單克隆抗體技術、核酸探針雜交技術和RT-PCR技術特異性高、準確且操作簡便而被廣泛應用(王蘭平,2007),此外還有一些快速的PRRS檢測方法,如脂質(zhì)體免疫測定法(LIA )、高通量疾病基因篩查工具,納米金標技術等。
本病目前尚無特效藥物療法,主要采取綜合防治措施及對癥療法。最根本的方法是消除病豬、帶毒豬和徹底消毒,切斷傳播途徑。此外應加強進口豬的檢疫和本病的檢測,以防本病擴散。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建立有效的管理策略,嚴格執(zhí)行消毒制度,實行全進全出制,加強生物安全措施,做好豬群飼養(yǎng)管理,定期對豬群中豬群PRRSV感染情況進行檢測,對發(fā)病豬場要嚴密封鎖,根據(jù)地域情況和豬場特點選擇合適的疫苗種類進行免疫接種,增強豬體特異性抗病力(于洪鎮(zhèn),2011),同時控制好應激及其他疾病的感染。
[1] 郭寶清, 陳章水, 劉文興等. 從疑似PRRS 流產(chǎn)胎兒分離PRRSV的研究[J]. 中國畜禽傳染病, 1996, 87(2): 124.
[2] 林榮泉. 探討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檢疫檢驗與防控[J]. 肉類工業(yè), 2007(9): 38-40.
[3] 王蘭平. 豬繁殖于呼吸綜合征檢測技術綜述[J]. 中國動物檢疫, 2007, 24(8): 46-47.
[4] 于洪震. 高致病性藍耳病的發(fā)病特點和防治[J]. 山東畜牧獸醫(yī), 2011, 32: 26.
[5] Zeman D, Neiger R, Nelson E, et a1. Mine hart M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 of PRRS virus infection in three swine herds. J Vet Diagn Invest.1993, 5(4):52-2528.
(2018–07–02)
S854.4+3
B
1007-1733(2019)01-00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