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旭
(河南方正水利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河南省鄭州市 450000)
我在1997~1998年在內鄉(xiāng)縣宏達地產任技術員和質檢員,具體負責宏達八號北開發(fā)區(qū)住宅樓的制圖和質量檢查工作,在1999~2000年又一售后服務身份負責房屋售后問題處理,其中治理屋面保溫和防水問題是主要工作。在處理屋面保溫和防水時發(fā)現一部分問題是施工人員沒嚴格執(zhí)行設計和施工規(guī)范造成的,有相當一部分并非是施工人員的原因,而是設計沒考慮到施工人員水平參差不平,從理想化角度去設計,農村和邊遠地區(qū)的施工條件根本達不到設計和規(guī)范要求的標準,形成新房建好即漏,造成經濟和信譽損失。
我通過走訪和調查,把漏水部位、原因、時間做詳細記錄,把保溫效果好的和差的房屋作比較,在半年內把已售出的房屋漏水和保溫效果不好的問題基本治理。漏水位置最頻繁部位是板縫和室內天棚與墻面相交的陰角,其次是天棚以下40cm左右的墻面。個別部位還是雨天不漏晴天漏,住戶情緒很大,因此和用戶協(xié)商好后,在天氣晴朗時,施工人員和住戶一起用自來水在屋面和外墻面分區(qū)灑水,模擬大雨天氣,找到滲漏途徑,分析形成滲漏途徑的原因,再和施工記錄比較,確定滲漏原因:①確定滲漏和施工環(huán)境關系很大,空心板安裝后吊板縫,板縫混凝土期齡不夠,即在屋面施工其他工序,震動過大,造成板縫混凝土和板凝結不好;②板安裝后,在板擱置的墻頂上用非整磚把剩余寬度的墻體砌筑至板高度,并且施工時砂漿也沒墻體其他部位飽滿;③這樣就形成結構薄弱部位,在后期使用過程中板因溫差原因需要脹縮,使結構薄弱部位開裂,形成滲漏途徑。特別是外墻面磚板端高度處開裂最能反映這一點。板吊縫開裂會帶動板上面的找平和防水砂漿層開裂,也形成滲漏途徑。滲漏途徑還有此類房屋不可避免的部位,即天棚以下四十公分左右的墻面。因為磚混結構頂層受溫差影響大,屋面板和QL與墻體的膨脹系數不一致,極易在此高度處形成裂縫,這一點外墻面磚水平裂縫就也是很好的證明,此類滲漏途徑的分析和模擬大雨天的淋水實驗相吻合。屋面天棚的滲漏途徑形成,不但和施工誤差有關,還和設計有關。一般珍珠巖保溫屋面設計是磚砌排氣道,上人屋面做剛性防水,非上人屋面做水砂漿后再做柔性防水,無論剛性防水還是水泥砂漿直接做在珍珠巖上,形成水泥漿滲進保溫層內,使保溫層內氣體流通不暢;磚砌排氣道內排氣口密度小,在高溫天氣內外砌循環(huán)不暢;排氣不暢氣體膨脹后就會尋找薄弱部位釋放應力,于是就脹壞剛性防水層或砂漿找平層,氣體擴散進入柔性防水層,脹壞防水層,就形成屋面滲漏途徑。若滲漏途徑和屋面板開裂在再同一垂直面上,就直接滲漏,若屋面裂縫和屋面板裂縫不在同一垂直面上就會發(fā)生雨天不漏晴天漏的現象。這是為什么呢?其實這是一個很簡單的物理學原理,在雨天時水進入保溫層后沒有滲漏點,存在那里,在晴天白天氣溫升高,這些水就形成水蒸氣在保溫層內擴散,在夜晚溫度降低,水蒸氣冷凝形成水珠后向下滲透,在屋面板開裂處就滲出,由于水蒸氣在保溫層內擴散,保溫層內水分含量過大,這也是保溫效果不明顯形成的原因,這一點在做淋水實驗部位拆除各施工層后得到驗證。
對于以上滲漏途徑形成的滲漏原因,首先要說服用戶,講明原因,列出補救方法,獲得用戶諒解和支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爭端和矛盾。對于外墻滲漏途徑,首要是阻斷滲漏途徑,防止在外墻再形成滲漏途徑。即把外墻的裝飾面層和基層全部剔除,在墻基層貼上鋼絲網并固定牢固,再在已剔除部位甩水泥漿毛刺,待毛刺凝結一周后,再按原來的外墻裝飾施工。施工完畢仔細檢查外墻面磚縫是否用砂漿填塞密實,以免冬季水滲進凍脹面磚。對于已交工房屋的屋面,在裂縫部位開孔,插進直徑不小于φ100PVC管,在埋入保溫層深度段開φ10孔,梅花形布置,形成花管,花管和屋面相交處縫隙用微膨砂漿管密實,再在管周邊做寬度不小200的防水層,最后用磚墩把PVC管固定牢固,立管頂端加裝180°裝彎頭。此法的目的是增加排氣孔,使保溫層內氣流暢通,消除應力。排氣管安裝完畢后把開裂部位全部用SBS沿縫隙鋪貼粘牢,寬度不小于200。以上方法把已交工房屋屋面滲漏治理完成,達到理想效果,用戶不再投訴,挽回公司信譽。
在2000~2002年宏達八號南開發(fā)區(qū)開發(fā)時,筆者說服幾個用戶,對原設計保溫防水方案加以改造,用宏達八號北開發(fā)區(qū)積累的經驗和教訓在屋面板施工時就加以利用,從房屋竣工直到現在基本無因施工原因形成滲漏,具體做法如下:
(1)解決外墻結構薄弱部位。在屋面板安裝后,和屋面板相同高度部位的墻體不再采用磚砌體,而采用素混凝土振搗密實,標號為C10至C20都可以,混凝土和屋面板間用20厚柔性泡沫板隔離,這樣既解決了該部位結構脆弱,又解決了屋面板因溫差脹縮破壞外墻結構問題。另外,外墻抹灰前即在易因溫差產生脹縮裂縫的外墻面張貼固定好鋼絲網,在此部位甩漿拉毛刺,其余外墻裝飾做法同原設計,見圖1。
(2)在解決保溫屋面裂縫問題。屋面板安裝和墻體完工后,把板縫清理干凈,在縫內板側也刷漿拉毛刺,養(yǎng)護7d后再吊板縫,板縫混凝土施工完畢后養(yǎng)護14d再在屋面施工其他工序,這樣首先保證了屋面結構上無缺陷。
(3)最大改進是擯棄保溫層內常用的磚砌排氣道,改用φ100PVC排氣道。PVC管用鉆鉆φ10圓孔,間距50,梅花形布置,PVC管間距不超過2000,出屋面排氣孔處用三通連接,間距不超過3000,在屋面板上鋪設好排氣道后再鋪設珍珠巖保溫層,保溫層壓實時注意不要破壞排氣道。另一改進是在保溫層上鋪設一層防水油氈,油氈接縫按施工規(guī)范進行,鋪設油氈是為防止剛性防水層或砂漿找平層施工時水泥漿滲入保溫層內使保溫層內空隙變小,造成保溫層排氣不暢,另外也防止后期使用時有少量水進入保溫層內,降低保溫效果。剛性防水層或砂漿找平層施工完畢后,在排氣立管PVC管根部用防水油膏按立管防水做法施工,立管高度必須大于當地最大年積雪厚度,立在管周邊做寬度不小200的防水層,最后用磚墩把PVC管固定牢固,立管頂端加裝180°彎頭,防止雨雪進入排氣道內,見圖1。此改進施工速度快,經濟指標低,避免磚砌人為誤差,后期維修快捷方便。按此改進后跟蹤至今,和按原設計比較,降溫效果明顯,在夏季溫度較原方案低3~4℃,屋面基本無滲漏,符合當前節(jié)能減排要求,無滲漏維修之苦,獲得用戶好評。
在施工前做好專項施工方案,獲得相關人員批準。方案批準后,管理人員必須認真施工,按規(guī)范要求檢查控制每道工序,做好細部施工,減少房屋投入使用后的成本,也符合當前節(jié)能減排要求,獲得社會好評。
圖1 改進后保溫層和板端防滲漏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