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宛軒
昨天晚上的閱讀時間,我給女兒讀了一首臺灣作家張文亮的散文詩——《牽一只蝸牛去散步》,本來是向女兒表達歉意的,沒想到女兒如此用心,把它寫成了作文。
一直以來,女兒都是我和她爸爸心中最大的驕傲!
為了我們心中對她的那份期望,女兒一直在用盡全力配合我們,做得已經(jīng)足夠努力、足夠優(yōu)秀!可我還是一直那么嚴格地要求著她,甚至用大人的標準來約束她。
這段時間,因為臨近期末考試,女兒卻經(jīng)常錯題、錯字,我對她耐心鼓勵過、嚴肅批評過、也曾大聲訓斥過,最后甚至升級到動手打她過。
那是上周末的晚上,又一次因為錯題,我生了氣,并狠狠地打過她的小手?!敖逃枴边^她之后,我接受了女兒哭著作出的道歉和保證。
躺在床上陪她入睡時,我問女兒:
“媽媽打你,疼嗎?”
“疼?!?/p>
“要不,你也打媽媽一下吧!這樣,我們就扯平了!”
“不,我不打媽媽,因為我舍不得!”
我的眼淚立即奪眶而出,并感到深深地慚愧,而女兒此刻也緊緊地抱住我……
這一刻,我讓自己感悟到,其實教育孩子真的像牽著一只蝸牛在散步,不能過于心急,雖然也有被孩子氣得崩潰失去耐心的時候,也有對孩子發(fā)脾氣、訓斥、失去理智的時候,然而,孩子卻在她成長的點點滴滴中向我們展示了她的美和樂趣。只是,我?guī)ьI她前行的腳步太快,快得忘記了欣賞,反而使我失去了很多無法挽回的東西。
應該學會去理解孩子,陪著她慢慢去體味生活的滋味,欣賞她在成長中帶給我們的獨特美麗。
給孩子一點兒時間,也是給自己一點兒時間,在這時間里我相信成就的不只是孩子,還有我自己。
第二天清晨,陽光照進窗子的時候,我對自己說,就放手讓她在自己的時間表里作一只快樂的小“蝸?!卑?,時常和小“蝸牛”一起去散散步,相信一定會發(fā)現(xiàn)許多平時自己沒有注意到的美好!
母愛就是一塊巧克力,初嘗有一絲淡淡的苦味,細細品味,卻是滿口的香甜。在親情的給予中,母愛的微笑無時無刻不在身邊,或許這微笑在兒時的眼中,是平常的,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會將這微笑永遠刻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