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軍 趙薇娜
【摘要】以認知診斷理論為基礎,結合傳統(tǒng)的中高職銜接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測試模式,將認知診斷融合進中高職銜接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測試評價中,探討了認知診斷策略下的中高職銜接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測試模式,通過認知診斷評估學生測試中所反映的認知水平,給學生今后的英語閱讀訓練和教師的課堂教學提供依據(jù),實現(xiàn)中高職銜接學生診斷個性化評價和個性化課堂教學。
【關鍵詞】認知診斷理論;中高職銜接;個性化評價;個性化教學
【作者簡介】李海軍(1980.09-),男,漢族,安徽來安人,江陰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英語口語,翻譯;趙薇娜(1981.06-),女,漢族,江蘇鎮(zhèn)江人,江蘇省江陰中等專業(yè)學校,講師,本科,研究方向:英語教育。
【基金項目】江陰職業(yè)技術學院院級教改課題《基于認知診斷模型的中高職銜接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測試的研究與實踐》(編號:2018-JG-GM-01)。
一、研究背景
中高職銜接是近年來我省建設現(xiàn)代職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落實全國職教大會的舉措之一。經省教育廳原則同意我院《商務英語》等專業(yè),進行中高職銜接一體化培養(yǎng)試點,這對推動中、高職教育,促進科學有效發(fā)展有重大意義。做好中高職銜接一體化培養(yǎng),人才定位培養(yǎng)是核心,課程設置是關鍵,教學質量評價是重點,從而達到終身教育的目的。為此,我系與江陰中等專業(yè)學校特在2008年開展了3+3模式的培養(yǎng)方式,即:3年在中專學校完成??频膶W習任務,再3年自動升入我校并完成大專學歷,因為是我校,也是我系首次接觸該培養(yǎng)模式,對于做好中高職銜接商務英語專業(yè)學生人才培養(yǎng)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英語閱讀作為商務英語專業(yè)學生主要課程之一,對于面對今后入學的中高職銜接學生也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其中英語閱讀能力測試作為評估學生英語水平和綜合能力等方面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在面對諸多新的挑戰(zhàn)的同時,也應采取新的測試與評估,進而更好地為今后的英語教學提供參考。
二、傳統(tǒng)中高職銜接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測試的研究
由于中高職銜接學生在國內還是近幾年剛剛出現(xiàn)的培養(yǎng)模式,因此,針對他們的英語閱讀能力測試方面的研究尚且不多。不過,傳統(tǒng)的英語能力測試方面可以提供很好的參考與對比。國內傳統(tǒng)的英語閱讀測試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1.選擇題。選擇題包括四選一、三選一、二選一(判斷正誤)和七選五(完成對話)等幾類;2. 正誤題。判斷正誤題與單項選擇(四選一)相比較要更為寬泛,因此這種題的命題靈活性也相對高一些。 3. 簡答題。簡答題向較于選擇題來說難度更大,考察范圍也更廣。答案要求一般有字數(shù)限制。這一類題一般需要充分考慮到題目與文章之間的關系,因為題目就是文章的延伸,在看懂文章的基礎上完成題目的回答。4. 任務型閱讀題。任務型閱讀是指通過各種語言活動的形式來考查學生語言運用能力,考查學生在限定的時間內能否按要求辨認語言結構、內容、事物發(fā)展順序和程序。筆者在所任職的中等職業(yè)學校二年級3+3商務英語學生進行過多次傳統(tǒng)英語閱讀測試,該班級共25名學生,測試中發(fā)現(xiàn)優(yōu)中差的比率分別為1:1:3數(shù)據(jù)較為穩(wěn)定,但是,學生個人排名每次測試時約有2/3不穩(wěn)定。經過研究調查發(fā)現(xiàn),共性問題是詞匯量低,語法基礎薄弱,初中水平難度的文章看不懂,還有部分同學完全是隨性發(fā)揮,而不是嚴格按照測試要求認真對待.傳統(tǒng)測試雖然對于整體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客觀水平有較好參考作用但是對于約2/3每次排名不穩(wěn)定學生的情況,卻無法給出多少參考價值,因此,對于多數(shù)學生不穩(wěn)定狀況采用新的測試方法尤為重要,這對于今后的個性化評估和教學都有重大指導意義。
三、認知診斷理論在教學中的運用
認知診斷理論是現(xiàn)代測量學與認知心理學相結合的產物,作為新一代測量理論階段的核心,成為國外心理測量學研究的重要熱點。
認知診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其中廣義的認知診斷是指測驗所得的分數(shù)與內部認知結構之間的關系,包括了在心理學和教育學中的應用。而狹義的認知診斷僅指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通過對所測技能或特質的掌握程度對被試進行分類。認知診斷理論的兩大基礎是認知心理學與心理測量學。認知診斷通常指對個體知識結構、加工技能或認知過程的診斷評估。它主要將認知心理學與現(xiàn)代教育測量方法相結合,通過被試個體在測試中的作答反映來推測其不可觀察的知識狀態(tài),測量個體特定的知識結構與加工技能,并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診斷與反饋。該理論提供的診斷結果可同時反映被試的宏觀能力與微觀認知屬性的狀態(tài),有助于學生開展有效的個性化學習學習,同時指導教師因材施教,實現(xiàn)個性化教學,促進素質教育改革。
四、結語
傳統(tǒng)的針對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檢測無法體現(xiàn)出學生學習過程中有關心理和認知層面的問題,而認知診斷策略下的英語閱讀能力測試對于全面檢測中高職學生英語閱讀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有很大指導作用,也為今后的教學和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提供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劉聲濤,戴海崎,周峻.新一代測驗理論——認知診斷理論的源起與特征[J].心理學探新,2006(4):73-77.
[2]范婷婷,曾用強.認知診斷測試及其在閱讀理解能力上的應用述評[J].中國外語,2016(2):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