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文博
(廣州大學 體育學院,廣東廣州 510000)
隨著我國城鎮(zhèn)化、工業(yè)化、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吸煙、過量飲酒、身體活動不足等不健康生活方式廣泛存在,導致腦卒中發(fā)病、患病、致殘和死亡人數(shù)不斷增多,對我國勞動力人口健康產生了巨大威脅。由于腦卒中病情的獨特性,加上前期治療不當和高昂的護理費用,導致許多偏癱患者后期恢復困難,通過體育運動,能夠更好的解決患者生理和心理的障礙。目前大多數(shù)患者在經過簡單的治療后仍會遺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遺癥,如半身不遂、關節(jié)僵硬等,其中部分患者會喪失部分或全部勞動能力,還有一些患者需要長期臥床。因此,為了讓大多數(shù)偏癱患者通過一系列的體育運動,達到康復的目的,生活能夠自理的程度,是這個課題的研究方向。
腦卒中主要因腦動脈狹窄、破裂引起,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腦功能障礙,其中偏癱為其常見后遺癥。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約 75% 的腦卒中患者存在神經功能受損,其中超過 40% 的患者運動功能不全,無法自主生活。由于腦卒中患者患病情況不同,嚴重的患者可能臥床不起,生活無法自理,長期需要有人照顧,語言溝通非常困難,病情較輕的患者只有身體一側存在障礙,語言表述可能不大清晰。
偏癱患者本人被通知患有偏癱,由于對疾病的認識不足而產生悲觀、抑郁的心理,再考慮到病情對自己的家庭、經濟狀況、以及對自己的事業(yè)的發(fā)展產生精神緊張、焦慮失眠的狀態(tài)。加上病情恢復需要長時間的恢復與練習,導致患者心理急躁不安,不能更好的掌握康復方法,影響后期的恢復,有些精神狀態(tài)萎靡的人甚至有輕生的念頭。
通過系列的體育鍛煉,可促進患者肢體活動功能、降低了患者疲倦感、改善了睡眠質量、減少了抑郁發(fā)生,且運動干預過程中無不良事件發(fā)生。促進新陳代謝,保證心血管系統(tǒng)的穩(wěn)定,對于偏癱患者后期的恢復來說是一劑良藥,偏癱患者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式來進行身體恢復。
健身走運動的主體是人,在整個活動中,需要身體四肢、軀干、頭等各個部位不間斷的運動,在運動中需要思維來支配這些活動的進行。眾多患者在康復的第一課就是進行“學會走路”,所謂的“健走”是在“學會走路”的基礎之上通過加強對患者弱側的練習,保證手臂搖擺和走路的協(xié)調性,防止患者在恢復過程中有“劃圈、甩腿”的毛病。對于偏癱患者來說獨立完成“健走”是恢復的足夠好,但是不能像正常人一樣保持上下肢的協(xié)調性,所以在進行健步走的患者應該在借助外力的攙扶下,完成正步走,在外力的幫助下強化身體弱側,避免錯誤動作,找到本體的感受。由于病情的特殊性,患者在進行訓練時,患者不能做急于求成,訓練時間也不宜過長,身體勞累的情況下不能進行長時間的健走。在通過調節(jié)身體平衡的基礎上為下一階段的肌肉力量恢復做充足的準備。
偏癱患者如果不長期進行肌肉力量恢復訓練,會造成身體弱側肌肉萎縮、身體機能水平下降,導致身體四肢無力,腦卒中復發(fā)率變高。所以進行肌肉力量回復是偏癱患者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首先在針對下肢力量練習主要采用“雙杠高抬腿”,患者站立于雙杠中間,雙手緊扶雙杠(嚴重的的患者可以借助外力進行攙扶),將弱側腳慢慢向前抬起,直到抬起至最高位置,然后慢慢向后伸腿。在訓練過程中,患者應該避免利用身體的力量去甩動腿。在雙杠上進行上肢力量練習,強側的手扶著雙杠,弱側的手用力的向上抬,抬手的過程中速度不要太快,按照順時針和逆時針依次訓練,感覺到累的情況下就應該補充水分和休息。其次采用籃球中傳球的方法,讓患者借助外力的方式接住拋出的球,然后有意識的把球跑出去。有些患者偏癱患者在地面進行“爬行”的方式來改善身體力量,也有些患者彈力帶、乒乓球揮拍動作等外力幫助下恢復肌肉彈性,患者根據(jù)自己的體育愛好來訓練自己的弱側。
簡單的熱身動作對與普通人來說是非常簡單的,但對偏癱患者來說改善身體柔韌性是非常困難和不易練習的。尤其對長期臥床不能起的患者來說在避免肌肉萎縮的同時,能夠保持身體不僵硬更是難上加難。這就要求患者在進行柔韌性練習的同時,需要借助一定的外力來幫助自己完成某些動作?!把雠P抬腿、抬手”就是將患者置于床上,在外力的幫助下,將兩只腿抬至所能承受的最大值,讓患者本人找到本體感覺后,主動的去練習此動作,“抬手”的的動作也是在外力的幫助先將兩只手用力向上抬,保持幾秒鐘后放下來,患者再清楚本體感覺后,自主的進行練習。完成此類動作以后,患者進行雙腿、雙手用力向上抬起,在此過程中避免憋氣、力量過大等因素。
本文在通過對“健走、雙杠練習和仰臥抬腿抬手”在身體協(xié)調、力量、柔韌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得出以下三個結論:第一,主動恢復和被動恢復相結合。依據(jù)個人的恢復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上下肢訓練。在此期間同意通過“針灸、按摩、火罐”等方式進行被動的恢復。第二,依據(jù)個人情況、循序漸進。患者在進行恢復運動時,不宜采取高強度、長時間的訓練,根據(jù)醫(yī)生的建議和個人身體狀況,合理的安排時間、分配體力,保證有效果的運動。第三,改善心理狀況?;颊咴谶M行恢復性訓練難免會產生心里急躁導致動作變形的狀況,為此家人的鼓勵和關懷也是患者恢復的關鍵。此外,自己應該有一種樂觀的心態(tài),積極的面對病情,這樣才有助于病情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