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曉栩
9 月16 日,一場歷 時100 天的分手大戲終于落幕,太平洋島國所羅門群島內閣會議中的33名成員,以27 票贊成,6 票棄權,0 票反對的結果,通過內閣決議,與臺灣地區(qū)斷絕“外交”關系。蔡英文當局2016 年5 月上臺以來,3 年多時間里接連斷了7 個“邦交國”。陳水扁執(zhí)政8 年丟掉6 個“邦交國”。與“麻煩制造者”陳水扁相比,標榜與美國關系達到歷史最好水平的蔡英文“固邦”成績慘不忍睹,美國這個護身符完全失效。
6 月5 日,《所羅門時報》網站頭條報道,“100 天內決定是否與臺灣‘斷交’”,所羅門群島外交部部長馬涅勒指出,是否將“外交承認”從臺灣轉向中國大陸將在接下來的100 天內給出答案。4 月所羅門群島大選后,兩位最大省份的國會議員就要求總理索加瓦雷在6 個月內與臺灣“斷交”,與中國大陸建交,否則他們將對總理投下不信任票。
在所羅門群島考察的這100天里,為鞏固“邦誼”,臺灣外事部門副負責人徐斯儉趕赴所羅門群島,拋出“新援助計劃”,全額承建所羅門群島主辦2023 年太平洋運動會的約2800 萬美元的運動場館。然而9 月11 日,所羅門群島外交部部長訪臺行程未結束,《澳大利亞人報》就刊出總理索加瓦雷的采訪報道,他直言“臺灣對我們毫無用處”。所羅門群島民營媒體《島嶼太陽報》9 月16 日在臉書(Facebook)發(fā)文,所羅門群島政府準備將臺灣“大使”廖文哲驅逐出境,理由是廖文哲“干預所羅門群島內政”,臺灣為收買所羅門群島官員開價每人100 萬美元。臺灣從前無往不利的金彈,這次完全打不出去。
據《澳大利亞人報》和《聯(lián)合早報》等多家外媒報道,美國白宮幾乎每周都致電所羅門群島政要,從債務陷阱到貿易危機,從地緣政治到全球格局,“痛陳”利害關系,欲阻止所羅門群島與臺灣“斷交”。臺灣“中央社”9 月13 日報道稱,美國將利用聯(lián)合國大會召開的機會,安排副總統(tǒng)彭斯與索加瓦雷會談。在此之前,美國已經多番派人苦勸所羅門群島不要“棄臺”,均告失敗。所羅門群島跨黨派小組建議本國政府在10 月1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 周年前切斷與臺灣的關系,邀請中國在所羅門群島首都霍尼亞拉建立外交使團,以配合慶?;顒?,并且內閣希望總理在前往紐約參加聯(lián)合國大會前做出決定。也就是說趕在與彭斯會晤前,先讓“斷交”成為既定事實,這樣一來彭斯就無法撼動這個結果。據路透社報道,美國一名高級官員9 月17 日批評所羅門群島“沒有優(yōu)先考慮與美國的長期承諾”,所羅門群島與臺灣“斷交”“是有后果的,會損害歷史性的強大關系”。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國際開發(fā)署亞洲局代理副局長史蒂爾9 月18 日在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的預算聽證會上說,正在重新評估對所羅門群島的援助。這預示著美國可能減少或停止對所羅門群島的援助?!懊绹谂_協(xié)會”更是揚言“美國正在探討應對的各種選項”。駐外大使登門拜訪,副總統(tǒng)親自致電、約談,各層級官員不斷放話,用盡威脅手段,美國都做到這種份上了,還是沒能攔住“斷交”。美國給予臺灣的支持不可謂不多不可謂不強,可是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所羅門群島政府在這幾個月中先后派出多批次調研小組分別前往臺灣島和中國大陸幾個省考察,并且訪問了瓦努阿圖、斐濟、薩摩亞等多個與中國建交的國家,最終下定決心與中國大陸建交。所羅門群島政府經黨團會議集體決策,政府內閣正式批準,全體人民一致支持,做出與中國建交的戰(zhàn)略決定,光明磊落,水到渠成。不到5 天的時間里,2019 年9 月20 日,太平洋島國基里巴斯跟隨大勢,宣布與臺灣斷交,與中國大陸復交。基里巴斯總統(tǒng)辦公室聲明表示,恢復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外交關系是對國內局勢進行長期分析以及對國際關系進行評估的結果。
9 月21日,中國和所羅門群島在北京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所羅門群島關于建立外交關系的聯(lián)合公報》。27 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部長王毅同基里巴斯共和國總統(tǒng)兼外交部部長馬茂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基里巴斯共和國關于恢復外交關系的聯(lián)合公報》。從兩份公報內容看,中國均是在兩國承認“一個中國”的前提下與其建立和恢復外交關系的。可以說,與所羅門群島和基里巴斯的建交和復交,是“一個中國”原則在南太平洋地區(qū),甚至是在整個國際社會的又一次勝利。
近兩年美國在與中國的全面競爭中,不斷打“臺灣牌”,通過了一系列涉臺法案。2016 年重申“與臺灣關系法暨‘六項保證’為美臺關系基礎”,2017 年通過“臺灣安全法”,2018 年通過“臺灣旅行法”“臺灣國防評估委員會法”“臺灣國際參與法”,各種花式護臺法案層出不窮。
在2018 年臺灣當局連遭多米尼加、布基納法索、薩爾瓦多“友邦斷交”后,美國國會“挺臺派”代表、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賈德納與馬基便提案“2018年臺灣國際參與法案”,確保主要國際組織不會單純因中國施壓而對美國的臺灣“盟友”視而不見。馬基特別強調,如果美國不采取反制策略,臺灣的“邦交國”可能歸零。
在所羅門群島、基里巴斯也離臺而去后,9 月23 日,賈德納與參議院西半球小組主席魯比奧、參議員科寧及科恩斯等人共同提出“表達美國支持臺灣維系全球邦交”的“2019 年臺灣邦交國國際保障與強化倡議法案”。美國聯(lián)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9 月25 日進行審議,議員以口頭表決方式通過了法案,法案尚待參、眾兩院通過。在美國政壇彌漫“反華”情緒,國會“挺臺派”占上風情形下,不能排除這項法案最終成為法律的可能性。
“2019 年臺灣邦交國國際保障與強化倡議法案”重申美國對臺灣的安全承諾,主要內容有,一是要求美國總統(tǒng)應依據“臺灣旅行法”鼓勵美國高階官員訪臺;二是要求授權行政部門對與臺灣斷交的“邦交國”可采取降低外交關系或減少援助等;三是要求美國國務院定期就協(xié)助臺灣維系“邦交關系”及強化與非邦交國關系所做的努力向國會提交報告。法案最后部分則強調美國有責任協(xié)助臺灣參與國際組織,要求美國政府出席國際組織的代表,以發(fā)言及投票方式支持臺灣在該組織之會員或觀察員身份,并且要求美國應在與中國的雙邊互動場合,表達對臺灣國際參與的支持。賈德納表示,法案重新提出,旨在強化臺灣在全世界的地位。
陷入“斷交”困境的蔡英文十分感激,表示“美國的法案可以強化臺灣人民的信心”。臺灣大陸事務副主管陳明祺感謝美國對臺灣的支持,未來持續(xù)強化與美國溝通協(xié)作。而說真話的臺灣“國安會”則向蔡英文預警報告,年底前可能還會有兩個國家和臺灣“斷交”。
2017 年特朗普政府的《國家安全戰(zhàn)略》報告指出:“中國尋求在印太區(qū)域取代美國,擴展其國家驅動經濟模式的范圍,并以有利于中國的方式重構該地區(qū)秩序”, 直指中國正利用經濟和軍事影響力挑戰(zhàn)美國的領導地位及現(xiàn)存國際秩序。特朗普推行“印太戰(zhàn)略”的意圖十分明確,就是制衡中國的發(fā)展。美國把臺灣當成“印太戰(zhàn)略”重要一環(huán)。美國國防部公布的2019 年《印太戰(zhàn)略報告》指出,美國追求與臺灣的強勁伙伴關系,作為對印太地區(qū)更廣泛承諾的一部分,會忠實地執(zhí)行“與臺灣關系法”。美國把臺灣納入“印太戰(zhàn)略”機制,把臺灣當成“區(qū)域集體安全”的一環(huán),以期達到“以臺遏華”的效果最大化。
南太平洋地區(qū)作為“一帶一路”南線重點地區(qū),以及中國實施海洋戰(zhàn)略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這一地區(qū)還存在著激烈的大國博弈。美國印太戰(zhàn)略的實施、美日歐澳加大與南太平洋島國的合作和投入,都反映出了這一地區(qū)的戰(zhàn)略意義。美國認為中國以“一帶一路”倡議向南太平洋地區(qū)延伸,通過參與南太平洋地區(qū)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擴大影響力,甚至謀求建立軍事基地。美國正在通過加強與南太平洋島國之間的聯(lián)系,加大對該地區(qū)的援助,提升與域內國家安全合作的層級,維持美國在該地區(qū)的影響力,同時協(xié)助臺灣鞏固在該地區(qū)的“邦交”關系,另一方面,美國也利用臺灣在南太平洋地區(qū)的“邦交”關系,織密圍堵中國的“印太戰(zhàn)略”網。
2019 年2 月,蓬 佩 奧 在“密克羅尼西亞元首峰會”上稱,“美國尊重并支持該地區(qū)國家對臺灣的支持”;3 月,美國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資深主管波廷杰訪問瓦努阿圖和所羅門群島,并與臺灣外事部門副負責人徐斯儉會面,討論美臺如何強化在南太平洋地區(qū)的合作;4 月,蔡英文出訪“邦交國”帕勞期間,美國駐帕勞大使全程陪同;5 月,美國官員首次與臺灣“國安會”秘書長李大維在美國共同會見帕勞、馬紹爾群島官員;7月,蓬佩奧在給所羅門群島和基里巴斯的國慶賀詞中,鼓勵兩國與澳大利亞、新西蘭、臺灣和日本共同推進印太地區(qū)愿景;8 月,蓬佩奧訪問密克羅尼西亞聯(lián)邦,并短暫停留馬紹爾群島;9 月上演了兩場“斷交”大戲攻防大戰(zhàn);10 月,為了安撫臺灣,美臺在臺北共同舉辦首屆“太平洋對話論壇”,美國國務院助理國務卿暨亞太經合組織(APEC)資深官員孫曉雅特別強調是代表特朗普總統(tǒng)到臺灣主持開幕儀式,論壇討論美臺及太平洋地區(qū)伙伴增進合作機制,為臺灣鞏固“邦交國”,力撐蔡英文意味濃厚。
盡管所羅門群島和基里巴斯都是非常小的發(fā)展中國家,但兩國都位于美國及其盟國處于主導地位的戰(zhàn)略地區(qū)。二戰(zhàn)時期,所羅門群島關系著澳大利亞到夏威夷和關島的航道,日本不顧一切要突破所羅門群島以進擊澳大利亞,拼盡全力和美國在此決一死戰(zhàn),美國則全力以赴死守所羅門群島,甚至還在這里擊落了日軍聯(lián)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的座駕飛機。直至今日,所羅門群島仍是美國第二島鏈上的重要一環(huán)。所羅門群島的地理位置決定誰在那里擁有軍事基地,就可以控制非常廣袤的區(qū)域。所羅門群島與臺灣有“邦交”關系,美國就比較容易控制和介入。所羅門群島改與中國大陸建交,美國的意志就不那么容易獲得體現(xiàn),美國在該地區(qū)的影響力將會大大減弱。美國想借所羅門群島來制衡中國在南太平洋地區(qū)的發(fā)展明白無二。中國與太平洋島國的建交和合作,無疑會為中國在太平洋帶來新的優(yōu)勢,彌補中國在這一地區(qū)力量不足的問題,起到維系中美在南太平洋地區(qū)“軟平衡”的作用。
蔡英文上臺之后,拒不接受“一個中國”原則,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妄圖依靠美國拓展臺灣國際空間。蔡英文誤以為美國在臺灣的這些“邦交國”有強大的影響力,可以利用美國去影響這些國家對付中國大陸。但是蔡英文“固邦”失敗大戲一幕接著一幕,證明了蔡英文以美國為護身牌,借助美國的力量鞏固所謂“邦交關系”的策略是完全無用的。美國的干預不可謂不深不可謂不強,但是這些國家還是與蔡英文分道揚鑣。事實上,美國更關注的是區(qū)域政治和安全的價值以及所謂的民主價值,并不真正關心當?shù)氐慕洕l(fā)展,而南太平洋島國一些國家通過與中國的合作,切身體會到了中國為其帶來的發(fā)展,中國政府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合作項目更是為這些島國帶來了許多機遇,促進了他們自身經濟的發(fā)展。太平洋島國發(fā)展論壇秘書長弗朗索瓦·馬特爾近日指出:“中國所做的一切都旨在互利共贏。中國不將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這是和其他一些援助國在根本上不同的地方,這也是中國在這一地區(qū)深受歡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