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忠
(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開發(fā)管理中心,北京 100038)
民以食為天。食品飲料的發(fā)展史縱貫人類的發(fā)展演化過程,實際上就是一部人類的進化史。想想人類從茹毛飲血的類人猿,進化成吃五谷雜糧的遠古人,又從不斷完善飲食文化的古代人,發(fā)展到食不厭精的現代人,這一點是不難理解的。
我國疆域遼闊,氣候多樣,熱帶、亞熱帶、溫帶、寒溫帶兼而有之;地形多樣,江河湖海,山川平原,無一不備。這就為飲食與烹調提供了豐富多樣的植物性食材和調料。
食用類植物資源是我國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1]。據本人統(tǒng)計,我國食用類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資源有263種,可劃分為6個開發(fā)利用方向,其中:淀粉及蛋白質利用類57種,野果利用類114種,野菜利用類33種,茶葉利用類40種,辛香料利用類16種,飼草利用類45種。需要指出的是,同一種植物可能有幾個利用方向,故其合計值大于植物資源種數。
本類植物多為木本糧食樹種,它們普遍含有淀粉、蛋白質等人類必需的營養(yǎng)成分,通過采收果實、種子、枝葉等,替代或增加糧食。木本干果風味比較獨特,營養(yǎng)豐富,污染較小,食用安全,深受國人喜愛。
我國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資源中,有57種植物器官中蘊藏著大量的淀粉,如銀杏、榛子、板栗、茅栗、麻櫟、栓皮櫟等,是我國20世紀五六十年代木本糧油植物中“糧”的重要來源,其中栗、棗、柿曾經被譽為我國“三大木本糧食樹種”。本類植物資源以殼斗科植物所占比例最大,按科列名如下:
蘇鐵科:蘇鐵。
銀杏科:銀杏。
松科:紅松、華山松、油松、馬尾松。
紅豆杉科:香榧。
買麻藤科:買麻藤。
薔薇科:西北栒子、火棘、玫瑰、黃薔薇、黃刺玫、扁桃。
蘇木科:肥皂莢、皂莢、野皂莢。
蝶形花科:紫藤、木豆。
樺木科:白樺。
榛科:榛子。
殼斗科:水青岡、板栗、錐栗、茅栗、栲樹、高山栲、石櫟、多穗石櫟、麻櫟、蒙古櫟、栓皮櫟。
胡桃科:核桃、黑核桃、漾濞核桃、核桃楸、野核桃、山核桃、薄殼山核桃。
榆科:榆樹。
山龍眼科:澳洲堅果。
葫蘆科:羅漢果。
椴樹科:破布葉。
梧桐科:蘋婆、梧桐。
大戟科:蝴蝶果。
山欖科:紫荊木、海南紫荊木、銹毛梭子果。
橄欖科:橄欖。
漆樹科:豆腐果、腰果。
槭樹科:元寶槭。
七葉樹科:七葉樹。
木犀科:桂花、茉莉花。
夾竹桃科:面條樹。
這些植物可進行淀粉及蛋白質方向的直接利用。
本類指對野生果樹的直接利用。這類植物主要指果實可直接食用的高效水土保持植物,如刺梨、獼猴桃、酸棗、山葡萄、篤斯等,在我國有114種,一般多可進行飲料或食品方向的加工利用,飲料產品包括對核果、梨果、漿果類的加工產品。本類植物資源以薔薇科植物居多,按科列名如下:
番荔枝科:番荔枝。
五椏果科:五椏果、小花五椏果。
薔薇科:山楂、野山楂、枇杷、花楸樹、榅桲、木瓜、秋子梨、白梨、山荊子、湖北海棠、蘋果、新疆野蘋果、花紅、楸子、刺梨、山刺玫、山莓、覆盆子、黑樹莓、茅莓、櫻桃、歐李、郁李、毛櫻桃、李、杏、山杏、藏杏、桃、西藏桃、梅、西藏木瓜、扁核木、青刺果。
蘇木科:酸豆。
醋栗科:刺李、黑果茶藨、紅茶藨子、歐洲醋栗、水葡萄茶藨子。
山茱萸科:頭狀四照花。
忍冬科:莢蒾、雞樹條莢蒾、藍靛果。
楊梅科:矮楊梅。
桑科:桑、波羅蜜、無花果、饅頭果。
山龍眼科:廣東山龍眼。
白花菜科:刺山柑。
西番蓮科:雞蛋果。
木棉科:猴面包樹、瓜栗、榴蓮。
金虎尾科:凹緣金虎尾。
蒺藜科:鹽生白刺、白刺。
大戟科:余甘子。
獼猴桃科:中華獼猴桃、軟棗獼猴桃。
越橘科:越橘、篤斯、烏飯樹、蒼山越橘。
山竹子科:嶺南山竹子。
桃金娘科:桃金娘、番石榴、蓮霧。
石榴科:石榴。
使君子科:費氏欖仁。
胡頹子科:胡頹子、沙棗、牛奶子、西藏沙棘、中國沙棘、蒙古沙棘、中亞沙棘、江孜沙棘。
鼠李科:枳椇、棗樹、酸棗、滇刺棗。
葡萄科:山葡萄、葡萄。
紫金??疲憾徘o山、朱砂根、酸藤子。
柿樹科:柿。
山欖科:星萍果、人心果、牛油果。
蕓香科:檸檬、柚、宜昌橙、甜橙、溫州蜜柑、金橘、黃皮、酒餅簕。
橄欖科:烏欖。
楝科:蘭撒。
無患子科:龍眼、荔枝、紅毛丹。
漆樹科:杧果、嶺南酸棗、南酸棗、阿月渾子。
木犀科:油橄欖。
棕櫚科:海棗。
這些植物可按野果類直接食用,或間接開發(fā)利用。
傳統(tǒng)意義上的野菜,指的是野生的可以食用的草本植物。野菜一般有著純凈的品質,是大自然的美妙饋贈,在災荒年間常能使百姓免于饑餓。太平盛世,由于野菜無污染,營養(yǎng)豐富,清新可口,因此是絕佳的食材,不僅登上了高級飯店的餐桌,而且成為人們日常的保健食品,深受青睞。
本類將野菜范圍加以擴充,不僅指草本植物,還指可作為野菜的喬灌木樹種。本類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資源有33種,草本類中的黃花菜、石刁柏、紫花苜蓿等,木本類中的香椿、楤木、欒樹、刺槐、槐樹、花椒、刺五加等的嫩芽或枝葉,均是十分美味的野菜,而且營養(yǎng)價值很高,近年來成為人們喜愛的食材。本類植物按科列名如下:
蘇木科:酸豆。
木棉科:猴面包樹。
榆科:榆樹。
蝶形花科:刺槐、槐樹、紫花苜蓿。
五加科:刺楸、刺五加、五加、遼東楤木、長白楤木。
白花菜科:樹頭菜。
西番蓮科:雞蛋果。
錦葵科:木槿、白腳桐棉。
越橘科:烏飯樹。
鐵青樹科:赤蒼藤。
蕓香科:花椒。
楝科:香椿。
無患子科:欒樹。
芍藥科:紫斑牡丹。
菊科:鹽蒿、艾。
茄科:寧夏枸杞、枸杞、新疆枸杞、旋花茄。
唇形科:薄荷、香薷。
百合科:黃花菜、石刁柏。
露兜樹科:露兜樹。
禾本科:毛竹。
這些植物可按野菜方向進行直接利用。
茶葉,傳統(tǒng)概念上專指茶樹的芽和葉,現在泛指可用于泡茶的所有植物的芽、葉(包括香草)、花蕾、種子、果實甚至全草,以及用這些材料泡制的飲料。目前,茶的品種除常見的綠茶、紅茶、烏龍茶、花茶等傳統(tǒng)茶外,還有銀杏茶、金銀花茶、苦丁茶、沙棘茶等保健茶產品。當然,這些都是傳統(tǒng)概念的國貨,飲料還應包括舶來品,如咖啡、可可等。我國可作為茶葉資源進行加工利用的高效水土保持植物有40種,按科列名如下:
銀杏科:銀杏。
買麻藤科:買麻藤。
木蘭科:玉蘭、含笑。
薔薇科:山楂、野山楂、山荊子、湖北海棠、玫瑰、刺梨。
蝶形花科:葫蘆茶。
忍冬科:忍冬、華南忍冬、紅腺忍冬、灰氈毛忍冬、細氈毛忍冬、黃褐毛忍冬。
杜仲科:杜仲。
葫蘆科:絞股藍、羅漢果。
山茶科:茶。
冬青科:苦丁茶。
鼠李科:棗樹。
柿樹科:柿。
無患子科:龍眼。
漆樹科:黃連木。
木犀科:桂花、茉莉花。
夾竹桃科:羅布麻、白麻。
茜草科:梔子、大粒咖啡。
馬鞭草科:檸檬馬鞭草。
菊科:菊花。
茄科:寧夏枸杞、枸杞、新疆枸杞。
唇形科:鼠尾草、百里香、碎米椏(冬凌草)。
這些植物可按茶直接利用,或間接開發(fā)利用。
辛香料是食用香料植物的總稱。食用香料植物含香味的部分常集中于植物的特定器官,可以是果實、莖、葉、種子、樹皮、花蕾等,一般可用干燥或調制的方法制成各種辛香料。辛香料可用于菜肴的烹調和食品加工,使食品呈現人們嗜好的香、辛或辣等味,還有呈色、抑菌、抗氧化和調節(jié)人體機能等作用。辛香料主要來源于唇形科、傘形科、姜科和百合科等植物。構成辛香料特征風味的主要物質是其所含的萜烯類、醇類、生物堿、酯類等物質[2]。
我國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資源中的辛香料類植物有16種,包括我國大宗辛香料植物,如桂皮、八角、肉豆蔻、胡椒、花椒、青花椒等,資源豐富,產銷量很大。本類植物按科列名如下:
蕓香科:花椒、青花椒、野花椒、吳茱萸。
八角科:八角。
五味子科:五味子。
樟科:山胡椒、肉桂、香桂。
肉豆蔻科:肉豆蔻。
胡椒科:胡椒。
唇形科:鼠尾草。
姜科:草豆蔻、白豆蔻、草果、砂仁。
這些植物可按辛香料方向直接利用(有些植物,如草果,可繼續(xù)提取香氣,用于高檔香水生產,其歸類則應為化工類)。
牧草是能被草食動物所采食的所有植物資源,包括用于直接放牧和刈割后飼喂動物的青草和干草、青貯飼料、草粉、半灌木和灌木、喬木枝葉等[3]。因此,所謂動物飼用的“牧草”包括的范圍很廣,種類很多,不僅指草類,還包括其他木本植物資源。我國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資源中,已經發(fā)現有飼用潛力的飼料植物有45種,包括蝶形花科、殼斗科、???、蕁麻科、檉柳科、胡頹子科、蓼科、藜科、茄科等植物,可用于直接飼喂牲畜或作青貯飼料。本類植物按科列名如下:
蝶形花科:刺槐、砂生槐、紫穗槐、葛藤、紫藤、木豆、駱駝刺、鈴鐺刺、胡枝子、紫花苜蓿、沙打旺、紅豆草。
山茱萸科:毛梾。
五加科:刺楸。
忍冬科:水紅木。
榛科:榛子。
殼斗科:麻櫟、蒙古櫟、栓皮櫟。
榆科:榆樹。
??疲荷?、葎草。
蕁麻科:苧麻、水麻。
檉柳科:多枝檉柳、沙生檉柳、紅砂。
西番蓮科:雞蛋果。
梧桐科:蘋婆、可可。
錦葵科:海濱錦葵。
大戟科:肥牛樹。
胡頹子科:胡頹子、沙棗、牛奶子、中國沙棘、蒙古
沙棘、中亞沙棘、江孜沙棘。
蓼科:沙拐棗。
藜科:梭梭、木地膚。
紫草科:聚合草。
龍舌蘭科:劍麻。
棕櫚科:油棕。
這些植物可進行飼用方向的直接利用。
當代飲食文化具有鮮明的時代色彩,食的對象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環(huán)境意識、動物保護意識和無公害意識越來越被大眾所認同。因此,那些以山珍野味為主要對象的食文化正在逐步發(fā)生變革,而以綠色、環(huán)保、自然為特征的植物性食材開發(fā),不僅有其背后的文化意味和歷史風情,而且愈發(fā)顯示出無限的市場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