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艷麗
(河南崤函電力供應有限責任公司,河南 義馬 472300)
35 kV變電站是輸變電系統(tǒng)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大容量與遠距離是變電站的主要發(fā)展方向,但同時也使變電站內部結構更加復雜化,變電站管理難度增加。35 kV等級變電站作為目前多數(shù)礦區(qū)供電的主要裝置,本身配備了多種保護裝置,如差動保護、母線接地報警裝置及瓦斯保護裝置等,同時還在開關柜處設置了接地信號報警裝置、失壓脫扣保護裝置及過流速斷保護裝置等,以保證35 kV變電站的供電安全,進而保證礦區(qū)安全生產。
根據(jù)各個設備與監(jiān)測裝置的反應情況判斷事故原因,并恢復供電。首先,查看35 kV與6 kV的電壓表、電流表及功率表是否有指示;其次,觀察主變壓器運行異常時的狀態(tài);最后,檢測6 kV室是否有事故音響或其他事故類信號。
為恢復供電,要對工作電源與備用電源的電量儲備情況進行檢查。備用電源電量足夠時,將35 kV與6 kV室處于運行狀態(tài)下的斷路器、刀閘全部切斷,并對備用電源運行情況進行詳細檢查,確保其處于可受電狀態(tài);檢查結束后,將備用電源切換至可受電狀態(tài),合上被切斷的斷路與刀閘,合上主變壓器對應的斷路器與進線刀閘,將6 kV斷路器與隔離刀閘合上,將6 kV母線聯(lián)絡開關合上;最后根據(jù)負荷重要性次第恢復各個分盤。若備用電源無法受電時,就需要先匯報至上一級變電站,由上一級變電站恢復供電后,再按照上述操作流程恢復供電。
先檢查各個設備與監(jiān)測裝置,檢查事故報警音響是否有報警指示;再檢查35 kV與6 kV室閃光,查看6 kV室電壓表是否有指示;最后檢查跳閘分盤指示燈是否亮燈,若顯示6 kV電壓表無法指示且跳閘分盤指示燈亮時,可按照如下步驟恢復供電。首先,將事故音響解除,并判斷是上級變電站開關還是本站35 kV進線開關出現(xiàn)了保護動作。找出和斷開6 kV事故饋電分盤,將停電牌掛上。檢查上級變電站的開關是否有跳閘問題,若存在跳閘問題,需要先切斷電源斷路器和刀閘,再切斷低壓室進線開關,然后切開各分盤開關,向上級變電站發(fā)出恢復35 kV供電請求;主變壓器正常受電后,再將6 kV進線開關合上,并根據(jù)負荷重要性將各分盤供電次第恢復。若檢查發(fā)現(xiàn)35 kV進線開關有跳閘問題,可先切斷主變壓器的斷路器、刀閘,保證電源處于可供電狀態(tài),并向進線盤、主變壓器進行供電。
需要先檢查各分盤設備及監(jiān)測裝置的反應情況,檢查事故音響是否有過流報警指示。若低壓室與事故跳閘分盤有報警指示,可先解除報警,切斷跳閘斷路器、刀閘,將電動操作旋鈕切到斷開位置,與掉閘線路對應的管理單位聯(lián)系,檢查掉閘原因后,解除事故即可恢復供電。
先檢查設備與監(jiān)測裝置反應,查看6 kV供電系統(tǒng)接地是否有報警提示,查看接地信號,確定故障接地盤號后解除接地音響,并切斷故障盤號斷路器、刀閘。若通過高壓檢漏裝置無法確定故障盤號、或檢查結果不準確,要先與各分路供電點聯(lián)系,依次巡查各路開關,先檢查井上開關,再檢查井下開關。檢查完畢后,向相關管理單位匯報情況,并由其解除故障恢復供電。
若主變壓器溫度過高且處于過負荷運行狀態(tài),需要判斷瓦斯動作,并恢復供電。先檢查瓦斯信號警鈴聲響,查看瓦斯信號指示燈是否亮燈;讀取溫度計計數(shù),查看是否計數(shù)過高;讀取35 kV與6 kV進線電流表,查看是否讀數(shù)過高。確定故障原因后,解除事故音響,連接主變壓器冷卻風扇,降低主變壓器負荷,恢復供電。
先查看瓦斯動作保護裝置與差動保護裝置事故警鈴聲響,查看6 kV的電壓表、電流表及功率表與35 kV的電壓表、電流表是否顯示。當6 kV系統(tǒng)三個表均無指示、35 kV供電系統(tǒng)提示電壓表指示燈正常亮燈而電流表未正常指示時,查看主變壓器出現(xiàn)異常運行時的狀態(tài),檢查低壓室正常狀態(tài)的音響和其他事故信號。將事故音響解除后,運行備用變壓器即可恢復供電。
1.7.1 分析事故原因
第一,查看繼電保護裝置,包括低壓室出線保護裝置,如相間短路保護裝置、單相接地保護裝置、前加速保護裝置、反時相過電流兩端電流保護裝置及一次重合閘保護裝置等。查看主變壓器保護裝置,如高低后備保護裝置、差動保護裝置、零序保護裝置、過流保護裝置、一次自動重合閘裝置、本體重瓦斯與輕瓦斯動作保護裝置及溫度保護、壓力釋放保護與過負荷保護裝置等。低壓系統(tǒng)分段自切時,若一段母線出現(xiàn)失電情況,需要確認另一側母線情況,以確保備用電源母線處于有電狀態(tài)。當電源真空斷路器處于合閘狀態(tài)時,經過一定延時,將失電母線電源真空斷路器跳開。備用自投裝置出口壓板的失電母線電源斷路器跳開后,確定斷路器跳閘位置,將分段斷路器依次合閘即可。若備用自投裝置采用了兩段保護設置,可先投入自切動作分段合閘,運行一段時間后使其自動退出;另一段保護則在備用自投動作后啟動加速保護,將備用電源投入故障延時跳分段斷路器內,并合閘回路,閉鎖分段斷路器。
1.7.2 分析所有保護裝置的動作
若主變壓器與過流動作幾乎發(fā)生為同一時間,要先明確保護動作先后次序,以掌握事故處理的正確方法。先查看后臺警報事件記錄,確定發(fā)生過流動作的繼電保護裝置。檢查時,可根據(jù)主變壓器保護與自切原理進行分析,先檢查變電器一次設備,并分析后臺報警記錄。逐步排除差動保護范圍與引出線故障后,結合當時天氣情況,對故障點進行判斷。一般故障點均在直流屏接地電阻與低壓系統(tǒng)出線上。安全防護情況下,掛好接地線,觀察直流屏接地電阻,檢查是否有熔斷或裂紋,并檢查斷路器和避雷器等運行情況,發(fā)現(xiàn)具體故障點。分析低壓系統(tǒng)出線故障點時,先查看低壓系統(tǒng)自動重合閘后的運行情況,若成功合閘后未消除短路電流,則會造成自動重合閘不成功,引發(fā)后續(xù)的故障電流,使主變壓器出現(xiàn)過流動作,導致高低壓側電流斷路器跳閘,進而造成低壓線路停電。
1.7.3 恢復供電措施
若因主變壓器過流保護動作跳閘造成停電,需要檢查斷路器保護動作及斷路器是否跳閘。若未跳閘,則需先將出線斷路器拉開,再試送變壓器。若出線斷路器均未出現(xiàn)保護動作,則需要將出線斷路器全部拉開,對母線范圍內的故障情況進行檢查,無故障時,可以試送變壓器,成功試送后,逐路試送全部出線即可。若采取上述措施后,仍未恢復供電,需要進行全站調度。
為預防過電壓事故,可將設閥型避雷器安裝到變電站全部母線上,并做好各線路、供電場所的避雷器檢查與更換;同時,注意避雷線接地電阻的檢查與異常處理[1]。
變電所火災是導致變電站停電事故的重要原因,要將火災防范作為日常工作重點。嚴格按照相關規(guī)定做好高壓開關與繼電保護裝置安裝,并做好定期試驗與整定檢查。注意定期檢查運行中的電容器外觀,記錄運行狀態(tài)。若溫度過高、漏油嚴重或箱體膨脹,需及時更換電容器。定期嚴格檢查消防滅火器材,及時補充更換消防設施。
預防設備運行事故,需要定期檢查清掃電氣設備、加強對配電工與維修人員的培訓及提升相關人員的事故判斷與應急處理能力等。通過日常管理預防短路事故,注意變電站內紗門紗窗的安裝,注意各纜溝、管道溝的攔網(wǎng)設置和定期清掃等[2]。
通過日常嚴格管理,可預防觸電事故。工作人員要在熟練掌握供電系統(tǒng)知識、供電設備及其監(jiān)測裝置相關布置及相關操作規(guī)程的前提下上崗操作,并能夠根據(jù)規(guī)程熟練操作;注意設備檢修及安全運行制度的執(zhí)行與落實;注意雷電天氣下的規(guī)范操作,尤其要避免倒閘操作。
35 kV變電站運行中,容易出現(xiàn)真空斷路器事故、電線電纜事故、保護動作故障、主變壓器過流及低壓系統(tǒng)運行事故等,嚴重影響變電站的正常運行。變電站管理人員要及時總結運行過程中的易發(fā)頻發(fā)的停電、失電事故,分析事故原因,并采取有效的供電恢復措施,以保證變電站安全穩(wěn)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