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每一個從上世紀80年代走來的中國人,心里都流淌著李谷一的歌聲,這并不夸張?!拔母铩焙?,中國電影打破樣板式的千人一腔,電影中李谷一的深情歌唱應著人們心中的春風解凍。她獨特的氣聲技巧,是帶有先鋒意味的大膽嘗試。一首《鄉(xiāng)戀》,引發(fā)了新舊兩種文藝觀念的激烈論爭?!八自捴v無聲勝有聲,《鄉(xiāng)戀》像俯在耳畔的竊竊私語,是飽含情感的娓娓道來,富有人情味,‘你的聲音你的歌聲——”她一邊唱,一邊做解釋,有的歌唱的時候用“全氣”,有的用“半氣”。你能感受到,每一處氣息和吐字都有極為講究的力道。
1983年央視首屆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觀眾通過熱線高密度點播,導演組遞了好多輪條子給在現(xiàn)場的廣電部部長吳冷西,《鄉(xiāng)戀》終于在春晚得以“正名”。那個大年夜,包括《鄉(xiāng)戀》在內(nèi),李谷一唱了9首歌。她的歌聲乘著春風而來,里面有觀眾潮水般的期待,也有一個時代對文藝的召喚。
“邁出第一步總是難的?!痹賾浤潜╋L驟雨般的過往,李谷一有了更深沉的感慨,“我們的文藝應該以人為本,歌始終是唱給大眾聽的?!?/p>
《鄉(xiāng)戀》之外,諸多閃光的“第一”刻度了李谷一的藝術人生。比如,1982年李谷一著手創(chuàng)建中國輕音樂團,擔任團長的她爆發(fā)了強烈的創(chuàng)作力,《難忘今宵》《故鄉(xiāng)是北京》《前門情思大碗茶》《我和我的祖國》等傳唱整個中國。再比如,90年代初,她根據(jù)自己的藝術實踐首次提出“戲歌”的概念,一直影響至今。
六十載如白駒過隙,光陰載不走的是為人民為時代歌唱的情懷。不久前,李谷一和新生代歌手霍尊合作演唱了《一念花開》,這首古香古韻中國風的歌曲一上榜就贏得了不同年齡觀眾的心?!包c擊率相當高”,頗感欣慰的李谷一用手機播放給我們聽,她的歌聲如同擺脫時間的重力,青春依舊?!艾F(xiàn)在的歌曲激烈豪爽的多,抒情細膩的少。大刀闊斧容易遮蓋細膩的東西,抒情歌曲在處理時更要細細琢磨?!?/p>
雖年過七旬,但李谷一從未停止對藝術完美的追求和嘗試?!渡剿贰洱埼摹贰兑宦贩曳肌贰赌窍巧健贰洞蠛煤由揭腥A》《你不來船不開》……最近一兩年,她接連捧出這些新作。在一些社會活動中,她為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提出中肯的建議,經(jīng)她指點的一些“好苗子”,也接連在音樂比賽中獲得大獎。
“唱《鄉(xiāng)戀》時,我根本想不到文藝能像今天這般百花齊放。”回首40年風起云涌,李谷一感慨萬千。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她仍在思考:如何繼續(xù)“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如何用更多好作品回報新時代。
回顧57年的歌唱生涯,李谷一深感從青壯年到老年的過程很快,回想自己從藝這57年,也算走過了一條漫長、艱苦而坎坷的藝術道路吧!音樂,是她人生的第二生命。她的工作、她的藝術追求與歌唱就是她藝術生命的全部。它們是一直伴隨她走過這么多年的動力,這種感覺可能一直到她生命的結束也不會忘掉和丟掉,她會不斷探索與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