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浩 張占松 朱林奇
摘 ? ? ?要: 對于孔隙結(jié)構(gòu)復雜的碳酸鹽巖儲層來說,基于中高滲儲層提出的經(jīng)典核磁共振滲透率計算模型,不能精確的反映低滲儲層的孔隙結(jié)構(gòu)復雜性,適用性較差。因此,針對中東H油田低滲碳酸鹽巖儲層,提出了一種能夠反映可動流體孔隙結(jié)構(gòu)的滲透率計算方法。根據(jù)壓汞曲線的分布特征,確立孔徑分類標準,然后通過建立核磁共振T2譜和壓汞孔喉半徑之間的關(guān)系,將孔徑分類標準轉(zhuǎn)化為核磁共振橫向弛豫時間標準,并將可動流體孔隙精細的劃分為易流體孔隙和不易流體孔隙?;诓煌紫督M分含量對滲透率的不同影響,建立了精細評價孔隙結(jié)構(gòu)的核磁共振計算滲透率新模型。通過對比,新方法的計算精度明顯高于傳統(tǒng)經(jīng)典模型,對研究區(qū)塊有很好的適用性。
關(guān) ?鍵 ?詞:碳酸鹽巖;低滲儲層;核磁共振;壓汞;流體組分;滲透率
中圖分類號:TE344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1-0460(2019)12-2861-05
Abstract: For carbonate reservoirs with complex pore structure, the classical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permeability calculation model for medium and high permeability reservoir analysis cannot accurately reflect the pore structure complexity of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so its applicability is poor. Therefore, a permeability calculation method which can reflect the pore structure of movable fluids was proposed for the low permeability carbonate reservoir in the Middle East H oilfield. According to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ercury porosimetry curve, the pore size classification criterion was established. Then, the pore size classification criterion was transformed into the transverse relaxation time criterion of NMR by establish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2 spectrum of NMR and the pore throat radius of mercury porosimetry. The movable fluid pore was divided into easy fluid pore and difficult fluid pore. Based on the different effect of different pore component contents on the permeability, a new permeability calculation model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for fine evaluation of pore structure was established. The comparis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ccuracy of the new model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classical model, which had good applicability to the research blocks.
Key words: Carbonate rocks;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Mercury intrusion; Fluid component; Permeability
滲透率是儲層評價和儲量計算中的重要參數(shù),滲透率的準確計算是油田開發(fā)的關(guān)鍵一步[1-3]。對于常規(guī)儲層來說,由于孔隙結(jié)構(gòu)簡單,孔隙度和滲透率相關(guān)性較好,常規(guī)的測井方法就可以對滲透率進行準確的計算。但是對于巖性復雜的碳酸鹽巖儲層來說,其孔隙結(jié)構(gòu)復雜多樣,常規(guī)的方法不能對滲透率進行精確的預測。因此,在碳酸鹽巖儲層測井評價中,準確預測滲透率是其中存在的一大難題[4-6]。
核磁共振測井作為一種能表征儲層孔隙結(jié)構(gòu)的測井方法,可以將儲集層孔隙中的束縛水體積直觀的表現(xiàn)出來[7-9],從而對滲透率進行精細的評價。很多學者提出了利用核磁共振測井技術(shù)計算滲透率的方法,其中最經(jīng)典的有Coates模型和SDR模型[10-12],以及在此基礎(chǔ)上提出來的基于核磁共振T2譜分布的滲透率計算方法[12-14]。但該類模型在表征復雜孔隙結(jié)構(gòu)儲集層滲流機理方面,只是通過巖石宏觀信息來計算滲透率,沒有精細考慮T2譜的分布,不能充分反映不同孔隙結(jié)構(gòu)對滲透率的貢獻值不同的情況。尤其是對于低滲儲層來說,相同的孔隙度,滲透率的大小會根據(jù)孔隙結(jié)構(gòu)而變化,表現(xiàn)出不同級別[15,16]。壓汞法繪制的毛管壓力曲線,可以通過進汞過程表征儲層的孔隙結(jié)構(gòu),因此,筆者結(jié)合巖心壓汞與核磁共振資料對滲透率進行預測。通過分析壓汞孔喉半徑的分布,確立了小孔和微孔的分類標準,結(jié)合核磁共振T2譜的分布情況,建立了橫向弛豫時間與孔喉半徑的指數(shù)關(guān)系,將孔徑分類標準轉(zhuǎn)化成橫向弛豫時間標準,從而確定了不同孔隙組分的核磁共振橫向弛豫時間范圍,將可動流體孔隙組分更精細的劃分為孔隙半徑較大,連通性較好,對滲透率起主要貢獻作用的易流體孔隙和孔隙半徑較小,連通性較差,對滲透率起限制作用的不易流體孔隙。通過計算易流體組分和不易流體組分的孔隙含量,并基于兩種孔隙組分和滲透率的關(guān)系,筆者提出了一種精細劃分孔隙組分的核磁共振計算滲透率的新方法,計算精度有了明顯的提高。
1 ?經(jīng)典核磁共振測井滲透率計算模型
(1)Coates模型,通過確定T2截止值,將孔隙分成可動流體(VFFI)和束縛流體(VBVI),并將兩種流體孔隙的比值和孔隙度作為影響滲透率的兩大參數(shù),進行線性擬合,得到滲透率的計算公式:
Coates模型只是將孔隙度直接分為以可動流體為主的大孔隙和以束縛流體為主的小孔隙,沒有考慮不同孔隙對滲透率的貢獻差異。SDR模型則是不考慮孔隙結(jié)構(gòu)的不同,通過將T2譜分布平均化,反映孔隙度的整體平均水平,來計算滲透率。對于孔隙結(jié)構(gòu)簡單的常規(guī)儲層來說,這兩類經(jīng)典模型通常可以準確的求取滲透率。但是對于孔隙結(jié)構(gòu)復雜的碳酸巖儲層來說,簡單的流體劃分和幾何平均,并不能準確反映出儲集層的儲集特征和滲流機理,計算效果不理想。以中東地區(qū)某區(qū)塊A井為例,采用Coates模型和SDR模型計算滲透率,并分別與核磁實驗測得的巖心滲透率進行對比,見圖1,可以看到對于滲透率大于10×10-3μm2的中高滲儲層樣品,兩個經(jīng)典模型的計算效果都比較好,但是對于那些滲透率小于10×10-3μm2的低滲樣品,計算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對于滲透率小于10×10-3μm2的低滲樣品,筆者通過分析對應的壓汞資料和核磁資料,對這些樣品的孔隙結(jié)構(gòu)進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2 ?巖石孔隙結(jié)構(gòu)對儲層滲透率的影響
儲層孔隙結(jié)構(gòu)的好壞在孔隙度上會有對應的體現(xiàn),但是孔隙度不能作為表征孔隙結(jié)構(gòu)的決定因素。尤其在低滲復雜巖性儲層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孔隙度接近的樣品,但是滲透率屬于不同級別。如表1中,A1、A2是中東H油田兩塊典型的低滲樣品,在巖性和孔隙度接近的情況下,滲透率相差了兩個數(shù)量級。對兩塊樣品的壓汞、薄片等實驗資料進行對比分析,通過兩塊樣品的孔喉半徑分布特征可以看到,樣品A1的孔喉半徑峰值為0.04 μm,孔型主要是小于0.1 μm的微孔;樣品A2的孔喉半徑峰值為0.15 μm,孔型主要由大于0.1 μm的小孔組成。由樣品對應的薄片資料也可以看出,樣品A1的孔隙類型主要是獨立存在的,孔隙半徑相對較小的微孔,不利于巖石孔隙中流體的相互流通,巖石的滲透性差。
樣品A2的孔隙類型主要是連通的,孔隙半徑相對較大的小孔,有利于巖石孔隙中流體的相互流通,提高了巖石的滲透性。
統(tǒng)計分析該研究區(qū)塊A井8塊低滲巖心資料的分析結(jié)果,均有上述類似特征。這說明了孔隙結(jié)構(gòu)上的差異,是造成這些低滲透率巖心存在滲透率差異的主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對孔隙結(jié)構(gòu)進行精細研究,得到低滲透儲層的滲流特征,從而對滲透率進行準確評價。
在進行核磁共振測井時,如果巖石處于水潤濕并完全飽和鹽水的狀態(tài)下,那么經(jīng)反演處理得到的核磁T2譜形態(tài),可以真實地反映出巖石的孔徑分布狀況[17]。
通過分析前面不同級別滲透率的孔喉半徑分布特征的差異,微孔和小孔的臨界孔喉半徑確定為0.1 μm,由公式(3)可得到對應的核磁T2譜為35 ms。微孔和小孔的核磁共振橫向弛豫時間標準以及壓汞孔喉半徑分布標準見表2。微孔和小孔的準確劃分,是準確評價低滲透儲層滲透率的前提條件。
3 ?結(jié)合孔隙組分的核磁共振計算滲透率新模型
在低滲儲層劃分微孔和小孔的基礎(chǔ)上,對可動流體進行更精細的孔隙劃分,明確不同孔隙含量對滲透率的貢獻。根據(jù)巖心核磁T2譜分布特征的分析,對滲透率起主要貢獻作用的可動流體進行對應的弛豫時間劃分。定義孔隙分量S為T2譜中不同弛豫時間對應孔隙分量與總孔隙度分量的百分比,S1為可動流體孔隙中,橫向弛豫時間大于35 ms所對應的孔隙分量,稱為易流體孔隙;S2為可動流體孔隙中,橫向弛豫時間小于35 ms所對應的孔隙分量,稱為不易流體孔隙,見圖4。建立S1、S2與滲透率的關(guān)系,見圖5,S1和滲透率呈明顯的正相關(guān),S1的含量越高,表明孔隙半徑越大,孔隙結(jié)構(gòu)越好,滲透率越大;S2和滲透率的關(guān)系呈負相關(guān),S2的含量越高,表明孔隙半徑越小,孔隙結(jié)構(gòu)越差,滲透率越小。
通過回歸分析,本次研究所選用的參數(shù)分別為:a=0.46,b=-1.21,c=0.07,d=0.04,代入滲透率新模型,低滲巖心滲透率計算精度達到了0.943 3,遠高于經(jīng)典模型Coates模型和SDR模型。
4 ?應用效果
B井是該地區(qū)另一口進行了巖心核磁實驗的取心井,該井共有10塊低滲樣品。針對這些樣品的壓汞資料和薄片資料分析發(fā)現(xiàn),孔隙類型中存在的孔隙半徑小于1 μm,以及連通性較差的孔隙,導致了巖石的滲透率偏小。
對于經(jīng)典的Coates模型,只是將孔隙類型劃分為可動流體和束縛流體,對滲透率起主要貢獻作用的可動流體中包含了孔隙結(jié)構(gòu)較差的孔隙,因此相對巖心滲透率,該類模型計算的滲透率往往偏大。而筆者建立的預測滲透率新模型,進一步對可動流體的孔隙類型進行了精細的劃分,區(qū)分了對滲透率起主要貢獻作用的易流體孔隙,以及對滲透率起限制作用的不易流體孔隙。采用新模型對B井的低滲巖心進行預測,預測結(jié)果見圖7,可以看到新模型的計算結(jié)果與巖心滲透率基本在45°對角線上,計算精度較高,相關(guān)性達到了0.947 3,說明基于孔徑分布和核磁共振T2譜建立的新模型,通過對孔隙結(jié)構(gòu)進行更加精細的劃分,對該地區(qū)低滲透油藏的評價有良好的指導作用。
5 ?解釋結(jié)論
(1)對于孔隙結(jié)構(gòu)和滲流機理復雜的碳酸鹽巖儲層來說,基于中高滲儲層提出的經(jīng)典的核磁共振滲透率計算模型,不能精確表征低滲透滲儲層的孔隙結(jié)構(gòu),計算精度較差。
(2)構(gòu)建壓汞孔喉分布半徑和核磁共振橫向弛豫時間的轉(zhuǎn)換關(guān)系,孔隙結(jié)構(gòu)通過核磁T2譜刻度,將可動流體分為易流體孔隙和不易流體孔隙?;趦烧邔B透率的貢獻效果,建立了一種能夠精細表征孔隙結(jié)構(gòu),劃分孔隙分量的滲透率計算新模型,解決了低滲透儲層滲透率的計算難題。
(3)準確劃分易流體孔隙和不易流體孔隙的界限,是新模型準確評價滲透率的關(guān)鍵,需要基于一定數(shù)量的壓汞和核磁T2譜實驗資料進行統(tǒng)一分析,建立兩者之間的關(guān)系。
參考文獻:
[1]楊釗,王吉晨,萬榮暉,高寒.儲層滲透率對天然氣開采的影響研究[J].當代化工,2016,45(01):34-36.
[2]韓玉嬌,周燦燦,范宜仁,等.基于孔徑組分的核磁共振測井滲透率計算新方法——以中東A油田生物碎屑灰?guī)r儲集層為例[J].石油勘探與開發(fā),2018,45(01):170-178.
[3]安小平,李相方,程時清,等.不同方法獲取滲透率的對比分析[J].油氣井測試, 2005,14(5):14-17.
[4]申本科,薛大偉,趙君怡,等.碳酸鹽巖儲層常規(guī)測井評價方法[J].地球物理學進展,2014,29(01):261-270.
[5]郭振華,李光輝,吳蕾,等.碳酸鹽巖儲層孔隙結(jié)構(gòu)評價方法——以土庫曼斯坦阿姆河右岸氣田為例[J].石油學報,2011,32(03):459-465.
[6]程媛,張沖,陳雨龍,等.基于壓汞資料的碳酸鹽巖儲層滲透率預測模型——以扎納若爾油田KT-Ⅰ和KT-Ⅱ含油層系灰?guī)r儲層為例[J].油氣地質(zhì)與采收率,2017,24(03):10-17.
[7]劉堂宴,王紹民,傅容珊,等.核磁共振譜的巖石孔喉結(jié)構(gòu)分析[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3(03):328-333.
[8]何雨丹,毛志強,肖立志,等.核磁共振T_2分布評價巖石孔徑分布的改進方法[J].地球物理學報,2005(02):373-378.
[9]蘇俊磊,孫建孟,王濤,等.應用核磁共振測井資料評價儲層孔隙結(jié)構(gòu)的改進方法[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11,41(S1):380-386.
[10]肖立志. 核磁共振成像測井與巖石核磁共振及其應用[M]. 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35-62.
[11]石油測井情報組編. 測井技術(shù)新應用[M]. 北京:石油工業(yè)出版社,1998:122-150.
[12]周尚文,薛華慶,郭偉,等.川南龍馬溪組頁巖核磁滲透率新模型研究[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40(01):56-61.
[13]盧文東,肖立志,李偉,等.核磁共振測井在低孔低滲儲層滲透率計算中的應用[J].中國海上油氣,2007(02):103-106.
[14]徐風,白松濤,趙建斌,等.一種基于孔隙分量組合下的滲透率計算方法[J].石油天然氣學報,2013,35(11):76-80+93+6-7.
[15]李潮流,徐秋貞,張振波.用核磁共振測井評價特低滲透砂巖儲層滲透性新方法[J].測井技術(shù),2009,33(05):436-439.
[16]付金華,石玉江.利用核磁測井精細評價低滲透砂巖氣層[J].天然氣工業(yè), 2002 (06):39-42+9-8.
[17]肖立志,謝然紅,丁娛嬌,等.核磁共振測井儀器的最新進展與未來發(fā)展方向[J].測井技術(shù),2003(04):265-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