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志鋒 圖片提供/壹 圖
夏天到了,一提起運動很多朋友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游泳,但那些不會游泳的人可就發(fā)怵了,這么好的運動項目自己不能參與,多可惜?。]有關系,參加水中運動也可以獲得和游泳同樣的益處,水中運動可能是最適合中老年人的運動方式。
水中運動方法多種,不論年齡大小、體質(zhì)強弱、游泳技術水平高低均可參加,是一項非常大眾化的健身活動。除了游泳,通常意義上的水中運動還包括水中行走、水球、水上芭蕾、水中有氧運動、水中體操、水中瑜伽等。
水中行走,是一種簡單、有效且強度低的水中健身方法,可改善有氧能力,增強肌肉力量。
水中健身操,是將陸地上的體操、韻律操、舞蹈與游泳和花樣游泳相結合,在水中進行走、跑、跳等不同節(jié)奏的身體動作和舞蹈步伐。水的阻力可鍛煉人的力量、耐力,塑造完美的形體,水的浮力可鍛煉人的柔韌性、減少運動損傷等。長期堅持做水中健身操,可調(diào)節(jié)人體姿勢和脊柱生理彎曲,使身體線條優(yōu)美,提高肌肉力量、柔韌性,以及耐力和平衡性。
水中瑜伽,并不是簡單地把瑜伽動作搬到水中去做,而是自成體系,給予了瑜伽一種新的詮釋。相對于傳統(tǒng)的瑜伽而言,練習者可以借助水的浮力,輕松且愉快地練習,讓身體在水中最大限度地放松;即便初學者也可以自然、輕松、愉快地完成那些在地面上難以完成的動作。
作為有氧運動之一,水中運動的健身效果是毋庸置疑的,除了改善心肺功能、增強體質(zhì)外,利用水的浮力和阻力,其還有許多特殊的健身效果,非常適合中老年人。
50歲以后的中年人,由于身體功能的退變和缺少運動,容易發(fā)生骨質(zhì)疏松;老年人一半以上有骨關節(jié)病,尤其是膝骨關節(jié)炎、腰椎疾病等。在地面上運動時,人體對抗地球引力,會對一些負重關節(jié)(如踝、膝、髖等)造成沖擊,加重關節(jié)損傷。而水的浮力作用可大大減少地面對身體各關節(jié)的沖擊力,使人體各關節(jié)不易受傷。
跌倒在老年人群中是個不可忽視的公共健康問題,可能造成骨折、頭部外傷或其他嚴重損傷。而水流的沖力可以幫助健身者強化身體平衡能力,從而減少跌倒幾率。一項發(fā)表在《美國流行病學雜志》上的研究顯示,經(jīng)常游泳的男性跌倒的可能性較參與其他運動者低33%。
水中運動時浮力會改善脊椎間關節(jié)應力分布,如果能夠讓整個人平躺在水面上,人的脊椎則不需要支撐整個身體的重量,處于無壓力狀態(tài),椎體能夠很好地回復到原位,可以有效預防脊椎疾病。
眾所周知,肥胖不僅降低中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和運動能力,同時又是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心肌梗死、卒中等多種疾病發(fā)生發(fā)展的危險因素,嚴重影響人們的生存質(zhì)量。而水中運動要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阻力,人在水中活動的受阻感是空氣中的800倍。如果動作速度相同,完成同樣的一組動作,水中與地面相比至少要多用6倍以上的力量。在水中做動作的時候還需要維持自身的穩(wěn)定,因此動員肌肉較多,需要消耗更多的熱量。另外,水的散熱速度比空氣更快(在水溫比體溫低的條件下),在水中運動也需要消耗更多的熱量。因此,水中運動非常適合肥胖人群減肥。
此外,水中健身可減少地面訓練后汗水中的鹽分對皮膚的刺激,使肌膚光潔、潤滑、富有彈性。
水中運動大多比較簡單。如水中行走,可選擇水深1.2~1.4米的水池進行運動,行走時雙手可于水中在體側垂直擺動,以增加上肢鍛煉效果;通過行走速度和運動時間控制運動量大小。
水中健身操等運動與在地面上運動差別不大,但由于是在水中,有了浮力和阻力,需要逐漸適應其中的變化。而與地面上差異較大的運動如水中瑜伽,如需參加的話應找專業(yè)老師指導。
水中運動最容易發(fā)生的危險是嗆水,主要是慌亂中用鼻吸氣時吸入水導致的。為了更好地進行水中運動,建議試用以下方法做一些準備。
1.熟識水性為了盡快適應水中運動,可先在淺水區(qū)(水深齊胸為宜)戲水,通過水中走動、慢跑、游戲、跳躍、腳離地等方式,感受一下水的阻力和浮力,用手劃水來體驗如何讓身體在水中移動。
2.控制呼吸,在水中練習吐氣在水中運動時最擔心的就是水嗆入口鼻中,因此可以先嘗試在淺水區(qū)域用嘴和鼻孔緩慢吹氣,感受一下頭部浸在水中的感覺,爭取做到一入水即開始用嘴及鼻孔緩慢吹氣,出水后立即張大嘴吸氣。一般來說水是不容易進入鼻孔的,只有在慌張的時候用鼻吸氣才容易嗆水。當然,感覺自己不容易做到時可以戴鼻夾輔助。
3.水中摔倒淺水區(qū)中讓自己故意向各個方向摔倒,摔倒入水后,調(diào)整自己的呼吸反應速度,培養(yǎng)入水后馬上開始緩慢吐氣的習慣,同時可練習快速調(diào)整身體重心的能力。
●運動前嚴格進行體檢水中運動與其他體育項目不同,水的物理特性對人體有較大影響,水中運動體力消耗較大,對心肺功能要求較高,因此在水中運動之前,尤其是中老年人,必須進行體檢,并應征求醫(yī)生意見,制訂自己的運動處方?;加袊乐匦难芗膊 ⒏哐獕?、肺結核、中耳炎等的老年人不宜參加水中運動,以免加重病情和發(fā)生意外。
●充分做好準備活動老年人的體溫調(diào)節(jié)能力和身體協(xié)調(diào)性比較差,準備活動能使僵硬的肌肉得到放松,使心肺功能較快地適應水中運動時水溫和水阻力的刺激。下水時不要一下子跳入水中,可先用水拍打胸前和背后,再緩慢入水。入水后不要馬上劇烈運動,應先在水中站立或行走,以適應水中環(huán)境。
●控制好運動量運動負荷可用心率作為反映指標。一般運動強度控制在50%~60%的最大心率(最大心率=220-年齡)是較為適宜和安全的。在活動量的安排上,體弱者建議進行水中行走、健身操等強度較小的運動,每周3~4次,每次30~40分鐘為宜;體力較好者可進行水中跑步運動,對于中老年人來說,在水中慢跑5分鐘后,心率應控制在每分鐘110~130次,并以休息和運動交替(各5分鐘)進行為宜,每周運動3~4次,每次20~30分鐘。健身者可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循序漸進。
●選擇合適的水中運動場所并注意個人衛(wèi)生盡量選擇正規(guī)、有救生員、安全措施完備的水中運動場所。個人衛(wèi)生方面也要注意,水中運動前后一定要洗澡,并用清潔水漱口。進行水中運動時,要穿好泳衣、泳褲,戴好泳帽、泳鏡。
水的浮力作用讓水中運動比地面運動負荷減小,而水的阻力又更加鍛煉人的肌肉和耐力,更何況炎炎夏日,水中運動可以避免大汗淋漓。中老年朋友,心動不如行動,今年夏季的運動選擇,就從水中運動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