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勤利
(廣西靖西市安德鎮(zhèn)三合初級中學,廣西 靖西 533815)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條件沖擊下,利益的追求使得剩余勞動力不斷的轉(zhuǎn)移,越來越多的孩子成為新形勢的特殊產(chǎn)物-------留守兒童?;诋斍暗慕逃h(huán)境,學校的教育方式、教育內(nèi)容不斷發(fā)人深省,我認為情感教育應當成為農(nóng)村初中教育的一大重要內(nèi)容。作為一直扎根于農(nóng)村初中教育的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傳統(tǒng)的“只教書不育人”的過時教育理念已經(jīng)不再適應當前特殊社會環(huán)境下的教育發(fā)展需要。教育是教學的前置因素,直接影響教學的效果。教育者應進行理念置換。即“先育人后教書”。農(nóng)村初中留守學生占有絕大部分,情感體驗教育作為人為教育的重要手段也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就擔當著促進教學穩(wěn)定、學校、社會、家庭和諧持續(xù)發(fā)展的重任。對農(nóng)村初中留守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我總結以下幾點:
在學校辦公室的學生花名冊登記卡上,家長工作欄的各組數(shù)據(jù)顯示我校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學生均屬于留守學生,他們有的是單親家庭或孤兒,更多的是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們的生活起居和學習成績是我們最初的擔心,可隨著問題生的不斷出現(xiàn)。正面的引導教育已不湊效。追根溯源問題生之所以有問題是因為他們內(nèi)心的情感需要得不到滿足。不是我們想像的只是單純的生活問題。他們的內(nèi)心需要是復雜多樣的。由于長期留守缺失父母之愛,家庭之暖,在這樣殘酷的家庭背景下,他們渴求來自老師的理解、關心和幫助,他們內(nèi)心深處呼喚有老師走進他們的心靈。讀懂他們的需要,理解他們的痛苦,撫慰他們的創(chuàng)傷。這種期待和渴望若得不到滿足,他們就會覺得更加孤獨,將會感到絕望而自暴自棄,進而一步步使自己演繹成為問題生的主角?;裟妨炙够f:“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也就在于如何愛護孩子的心靈”。留守學生的心里是很脆弱的,他們經(jīng)常在不經(jīng)意的受傷中潸然淚下,他們需要身邊最親近的人的慰藉,以讓他們從痛苦和煩惱中走出來,享受來自老師陽光般的溫暖和愛。
學生的生活壓力來源不在于生活上所需的物質(zhì)需要得不到滿足,而在于對家庭的全部擔當。在我們班,每小節(jié)日或五頭三日就有近三分之一的同學請假回家,究其原因是一要回家處理家庭的瑣事,如:上祖拜廟,購置節(jié)日物品所需。二是親戚的紅白事等。都由這個留守在家且在校就讀的學生來完成。這種情況勢必影響學生的學習,造成學生學習上的困難,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
(一)教師自身減輕學生生活壓力,盡己之力幫助學生,做好學生處事藝術能力的培養(yǎng)。用情去感動學生。讓學生掌握處理生活問題的方法,比如可以為學生代勞購置,可以幫助學生找人代勞等。
(二)成立班級學困生互助小組,建立班級互助機制,輪流輔導學困生,保證所學知識基本不落,達到學習不因生活壓力大而受到影響。
(三)定期召開主題班會,分享生活收獲和學習成果,通過各同學的發(fā)言,讓大家感悟集體大家庭的溫暖,感受到共同面對生活壓力的不僅僅是自己,而是一個有智慧的集體。它無所不能。從而逐步減輕學生對來自生活的壓力。從容的將這種對集體的愛的情感轉(zhuǎn)化為學習的動力。
尊重學生人格是教師永遠遵循的教育原則,受尊重是每一個留守學生內(nèi)心的真誠呼喚,尊重學生讓學生感受到生命存在的意義,忘卻自己的弱勢地位,起碼這世界上還有老師在尊重他。他們會用努力來詮釋生命的價值,報答老師的良苦用心。同時尊重也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加深師生的情感,是構建師生和諧關系的前提。尊重學生人格是教育正能量釋放的關鍵,作為教師應當主動改善與學生的關系,自覺維護學生的人格尊嚴。消除“唯師是高”“唯我獨尊”的錯誤思想,努力提高自身師德素養(yǎng),以健康的品德和人格魅力教育影響學生。
好奇、叛逆、任性、沖動是中學生年齡心理特點,是很尋常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長期留守和隔代教育使得兩者之間的代溝越來越深。犯錯誤是難免的事,教師應該重視的不是錯誤本身,而是教育的有效方式,諸多因素導致很多留守學生明知故犯,任何錯誤的發(fā)生都是有原因的,教師應該了解錯誤的整個過程,切莫無端猜疑,顛倒真相。處理不當會產(chǎn)生與學生之間的隔閡,更不利于問題的解決。同時教師的同情、理解、寬容和正確引導會讓學生重新認識錯誤,明辨是非。試著站在學生的角度設身處地的為學生著想,讓學生認識錯誤的本質(zhì),發(fā)自內(nèi)心深處的感激老師給他們改過的機會。
(一)學校建立健康心理咨詢室,加強心理教師的業(yè)務培訓,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及時矯正留守學生的畸形心理,把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工作日程扎實開展,循序漸進。
(二)學校可建立“留守兒童之家”作為活動場所,發(fā)展學生的興趣愛好。如開展“象棋、唱歌、畫畫”比賽;還可以進行“籃球、排球、乒乓球”比賽等等,豐富學生的業(yè)余生活。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全面發(fā)展。
教育的發(fā)展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留守學生的情感教育是我們面臨的共同的教育挑戰(zhàn),大凡在教育、教學中融入情感因素的教師,其教育和教學效果都是很好的。只有不斷的深入留守學生的學習生活,才能走進他們的心靈,讓他們在教師溫暖的關愛下健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