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峰
(北票市林業(yè)規(guī)劃設計院,遼寧北票122100)
金葉榆(Ulmuspumila‘Jinye')為榆科榆屬,是白榆的一個變種。葉片金黃,色澤艷麗,人們稱其為“美人榆”。早春時期,金葉榆便綻放出嬌黃的葉芽,很早給人們帶來春的氣息。是庭院、街道和公園綠化的優(yōu)良樹種,具有極高的觀賞性。
金葉榆較速生,枝條密集,耐強度修剪,易造型。地接金葉榆,可用于綠籬、色帶或拼圖。其根系發(fā)達、耐瘠薄,水土保持能力強。除用于城市綠化外,還可以用于山體景觀生態(tài)綠化。為了保持金葉榆的遺傳特性,要以白榆為砧木,進行嫁接育苗。
1.1 砧木的播種育苗技術
1.1.1 種子的采收。4月末或5月初,采集成熟的白榆種子,曬干后即可播種。播種過晚,幼苗容易遭受灼傷。667 m2播種量5 kg左右。播種時,種子不需要任何處理。
1.1.2 整地、施肥、土壤消毒和灌水。種子采收前,做50 cm寬的壟,同時施入20 kg復合肥,也要施入適量的甲拌磷毒沙(以防地下害蟲),然后用微噴灌帶噴水,做到噴勻、噴透。
1.1.3 播種。在壟上開2 cm深的溝,均勻的將種子撒在溝內(nèi),立即覆土(因種子較輕,避免被風刮走),覆土厚度以蓋上種子即可(不要超過0.3 cm),因為白榆種子的出土能力極弱。播種后要進行鎮(zhèn)壓,讓種子與土壤密切接觸,確保幼苗正常出土。
1.1.4 苗期管理。播種10 d左右,幼苗開始出土。遇到干旱天氣,要及時灌水。當幼苗長到10 cm左右時,要進行定苗,株距8 cm左右,667 m2產(chǎn)苗1.5~1.8萬株。6月下旬,要結合中耕進行施肥,667 m2施尿素15 kg。整個生長季要及時除草、松土、灌水和有害生物防治。1a生白榆苗,地徑可達0.7 cm、苗高可達80 cm以上。
1.2 砧木苗的裝杯
10月末,當砧木落葉后,先進行灌水,讓其充分吸收水分,待土壤稍干后起苗。起苗前在日光溫室內(nèi)做80 cm寬的下床,長度視溫室寬度而定,床深15 cm,床間距20 cm。準備好裝杯用的土壤,并混入適量的復合肥。選用營養(yǎng)杯的規(guī)格為10 cm×12 cm。裝杯時將苗木定干10 cm,且剪掉過長的根系,做到不窩根。裝杯時土壤要按實,覆土深度要達到原根際土印。每個杯子也要密切接觸,盡量沒有縫隙,如果有縫隙時,要用細土填充。苗床裝滿后,要及時灌水,待水滲透后,如果杯與杯之間還有縫隙,再補充土壤。待整棟棚裝杯結束,將日光溫室遮光、且打開通風口,讓裝杯的苗木充分休眠。
1.3 嫁接
1.3.1 接穗的采集。接穗要采集健壯母樹樹冠外圍的枝條,嫁接時,可以隨時采集接穗隨時嫁接,如果接穗有失水現(xiàn)象,要浸泡,讓其充分吸收水分,方可嫁接,以提高成活率。
1.3.2 嫁接時間。11月末或12月初,砧木已完成休眠,此時可以嫁接,最好的嫁接方法是劈接。
1.4 嫁接苗的管理
1.4.1 溫室溫度與濕度的調(diào)控。自嫁接開始,溫室要白天打開保溫被升溫,并通過通風控制溫度;日落前蓋上保溫被,關閉通風口。將溫室溫度控制在10~28 ℃。濕度要控制在85%左右。
1.4.2 除萌。嫁接成活15 d以后,砧木開始萌蘗幼芽,要及時抹掉,避免影響嫁接成活。一般要除萌3次,每10 d除萌1次。
用日光溫室培育地接金葉榆,成活率在95%以上,到4月初,苗高可達50 cm以上。此時可以通風、降溫進行煉苗,4月中旬便可以用于綠化和造林。
2.1 可充分利用勞動力
因為12月是農(nóng)閑季節(jié),勞動力充沛。此時嫁接,不僅可以降低成本,還可以縮短嫁接時間,以提高苗木嫁接成活率和苗木質(zhì)量。
2.2 可相對延長造林綠化時間
因為是營養(yǎng)杯育苗,綠化或造林時,不受時間限制,造林時間可以延續(xù)到6~7月。
2.3 可提高造林綠化成活率
用營養(yǎng)杯苗綠化或造林時,因為苗木根系完整、不傷根,栽植時扶正、踩實、灌足水,成活率可在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