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景德(公元1004—1008年)年間,宋真宗趙恒,宋太宗趙匡義的第三子、北宋的第三個皇帝,隨手把他正在使用的景德年號,賜給了離京師千里之外的江南東路饒州管轄下的昌南鎮(zhèn)。
賜名事件發(fā)生的緣起,具體時間與地點,現(xiàn)在已不可考。也許是在君臣議事的文成殿,皇帝當著百官的面,對著奉旨前來覲見的江南東路安撫使隨口頒布了這一口諭,以嘉獎多年來昌南鎮(zhèn)對朝廷的供應——整個大宋宮廷,從御膳房到垂拱殿到文成殿,到處都可以看到那個南方小鎮(zhèn)生產呈送的貢品。也有可能,這一賜予不過是寫在饒州知州呈上的一道奏章上的一句簡短批示,是深夜依然伏案工作的皇帝耳聽蠟燭燭芯“噼啪”作響的,靈機一動之下的,比絕句更短的詩意書寫。這么簡單的一句話,被中書舍人擬成圣旨,由快馬越過千里傳至饒州,就進入了國家話語體系,變成了皇帝管理國家的一道命令,讓地方官員誠惶誠恐的一聲棒喝,讓這個叫昌南的南方小鎮(zhèn)重新紀年的一個標識。
然而這件事可能是趙恒在景德年間做出的最小的一個決定。一進入景德年間,經過咸平之治,原本頗有盛世氣象的大宋一下子變得危機重重。一是天災不斷。景德元年正月開始,整個大宋地震不止:一月,京師連續(xù)三次地震。二月,冀(今河北冀州市)、益(今四川成都)、黎(今四川漢源)、雅(今四川雅安)諸州發(fā)生地震。四月,邢州(今河北邢臺)、瀛洲(今河北河間)亦地震。十一月,石州(今山西離石)地震。二是強兵壓陣,景德元年秋高馬肥之時,20萬契丹鐵騎跨越北宋數(shù)十州縣兵臨黃河北岸的澶州(河南濮陽)城下,大有隨時要將大宋掀翻的架勢。天災人禍,讓趙恒在景德年間比咸平年間要忙碌得多。遭遇地震,他要組織救災,召集大臣們議事,頻頻頒布詔書以安撫財產受損心驚膽戰(zhàn)的百姓,該減免田賦的要減免田賦,該免去軍糧運送勞役的也要辦理,倒伏的城墻要撥付錢糧組織兵卒修復。強兵壓陣,他要緊急籌備戰(zhàn)爭物質。要御駕親征,披戰(zhàn)袍,駕戰(zhàn)車,經衛(wèi)南,過黃河,顛簸300里,登上澶州城門,把黃龍旗插在門頭,鼓舞前方將士士氣。要與前線將士一起制訂作戰(zhàn)計劃——從京城到澶淵,那300里路的顛簸肯定讓他的骨頭難受。戰(zhàn)場上的床,哪里會有京師宮殿里的床榻舒適,軍營里的飯菜絕對沒有他的御廚們做得可口??勺鳛榛实郏诖髷钞斍暗男蝿菹?,他唯有忍耐和操勞,才能讓他的父輩打下的,貌似強大實則脆弱的大宋江山免于傷害,最終回到安全的軌道上。
皇帝御駕親征鼓舞了北宋將士,遼軍受挫轉而議和。是戰(zhàn)是和主意要他拿,他選擇了和,以給契丹銀10萬兩、絹20萬匹的區(qū)區(qū)代價,與契丹達成和議,結為兄弟之國,完成“澶淵之盟”,指望著能為整個大宋贏得絕好的休養(yǎng)生息的機會。“澶淵之盟”后,許多臣子并不理解,他要考慮如何安撫更多誤把“澶淵之盟”當作城下之盟的人們的心。假托天書降臨然后實施古代盛世才有的泰山封禪是大中祥符年間的事,可是整個計劃的醞釀,是在景德年間完成的。
不止景德年間,就是趙恒執(zhí)政的25年內,他要忙碌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比如:他要尋思,如何找到最好的吏治之法,讓整個大宋政治清明,人人思進?如何發(fā)展經濟,壯大農業(yè),擴大整個國家的人口與稅收?引入的暹羅良種水稻在大宋土地上是不是大幅增產?他要過問,那條用來阻止敵方騎兵的運河挖得如何?那些臣子們從四面八方送來的奏折他要批閱。那些美麗的妃子,他要時時臨幸。那些有功的臣子,他要以各種方式經常進行封賞。他還有寫詩的愛好,偶有閑暇,他還想寫上幾行。
平心而論,在整個中國的皇帝中,宋真宗趙恒應該算是一個不錯的皇帝。后人說他膽子小,“澶淵之盟”就是他畏懼遼朝的結果。也有人說他愛故弄玄虛,假托天降祥符一事就是明證??墒撬谡?,并且愛民。他不糊涂,不昏庸,懂得選拔賢能,容納異己。即位之后,他頒布了一系列有效的利于國計民生的舉措,北宋因此經濟繁榮,邊疆穩(wěn)定,朝廷上下政治清明,國家管理完善,人口和田地較唐代劇增,文化也還鼎盛。整個中原,有了難得的安寧。百姓稱他是仁義天子,有史學家稱他為有為的守成之君。
趙恒管理著國家的方方面面。他做下的哪一件事,會不比將他“景德”年號賜給那位于江南東路饒州的昌南鎮(zhèn)這件事要大?就是他昨夜做的一個稍顯離奇的夢,都比這件事值得向內臣或百官講一講。就是他任何一次對有功大臣的封賞,都要比這件事的成本高(賜名之事,除了一道圣旨,無須任何花銷)。就是高麗贈送的良馬、日本國贈送的酒,也會比這件事讓他更興趣盎然一些。然而時間有著自己的邏輯。至今,皇帝所做的夢早已影像全無。他賞賜給臣子的珠寶綾羅,要么糜爛在時間的深處,要么失落在深遠的民間,成為來路不明的物品。他挖的那條用于阻止敵方騎兵的運河也已面目全非。他全力經營的太平盛世,早已經過無數(shù)次的改頭換面。他龐大的王宮,就像元代散曲家張養(yǎng)浩在《山坡羊·潼關懷古》中寫的那樣,“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與他作對的強大部族契丹早已莫名消失,杳無蹤影。他的姓氏趙早已成為平民的姓氏。他的后裔散落在人群之中,難以辨認。他曾經辦的那些大事,都已經蜷縮在史書發(fā)黃的頁碼里,被少量的研究者翻閱。他寫的詩句“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安居不用架高樓,書中自有黃金屋”至今依然被人誦讀,只是人們并不認為那是享有生殺予奪大權的皇帝所寫,覺得更像是一個名叫趙恒的和顏悅色的鄰家老伯的勸勉之辭。
整個中國歷史上有494位皇帝,趙恒不算是很有名氣的皇帝。他沒有商紂那么殘暴,也沒有唐太宗那么縱橫四海。他沒有秦始皇漢武帝他的伯父宋太祖那樣有開國皇帝的傳奇英勇,也沒有漢獻帝和他的晚輩宋徽宗宋欽宗被人劫持的窩囊,更沒有落到晉安帝司馬德宗被屬下勒死崇禎皇帝國破家亡懸梁自殺那樣的悲慘下場。他不像唐玄宗李隆基那么有才通曉音樂,有與楊貴妃的生死愛情為后人熟知,也不像明代萬歷皇帝那樣15年不上朝。如果讓這494位皇帝站在一起,宋真宗趙恒,也許就是人群中默不作聲,不顯山不露水,眼神有些狡黠,脾氣可能有幾分溫和的那個人。
然而趙恒還是留下了他醒目的標記。他當年不經意間下達的那道封賞南方小鎮(zhèn)昌南鎮(zhèn)的圣旨,自景德年間離開北宋宮廷,經陸路、水路向南方駛去,其實也就開始了它對時間的突圍之旅。從景德年間至今一千多年來,江山經過多少度換手,京城的地址也一變再變,宮闕成土,荒野造城,河流改道,山川移形,可那道圣旨依然有效。那座以制瓷為業(yè)的南方小鎮(zhèn),一千多年來一直以宋真宗的景德年號為名——雖然景德這一年號在宋代只存在了區(qū)區(qū)4個年頭,可這座因此得名的小鎮(zhèn)卻讓這一年號在這人間大地上以另一種方式繼續(xù)活了一千多年。因為這一賜予,那帶著宋真宗印記的年號,在整個中國歷史上皇帝使用的數(shù)千個年號中獨樹一幟,脫穎而出。
那因宋真宗的賜予得名的景德鎮(zhèn),從此開始了新的紀年。這個中國南方民間的瓷器生產基地,因為趙恒的封賞,進入了皇家的話語體系,仿佛一個并無顯赫身世的平頭百姓,因為皇帝的冊封,成為地位高貴的皇親國戚。獲得重生的它從此開始了一意孤行的藝術探索,在歲月長河中逐漸建立起了自己獨一無二的美學體系。那經過高溫練就的盛開在瓷壁上的景德鎮(zhèn)青花,成為搖曳在全世界瞳孔中的、讓人心旌搖蕩永開不敗的東方文明之花。
一道圣旨,一匹快馬,宋真宗趙恒因此成為景德鎮(zhèn)這一藝術王國的始皇帝,這是趙恒干的最為漂亮的一件事。它遠比“澶淵之盟”的成本低廉,卻遠比“澶淵之盟”的有效期要長久。他獲得了景德鎮(zhèn)的命名權,從此神閑氣定地端坐在景德鎮(zhèn)歷史的源頭,享受著這個制瓷的藝術王國的至尊王者的地位。在這個王國里,他根本無須擔心有外敵兵臨城下武力對他敲詐勒索,也無須害怕有一場連一場的地震讓他的江山驚恐不已。在這個王國里,江山如畫,青花無敵,全世界都愉快地向他俯首稱臣。
2
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距滅掉南宋,統(tǒng)一中國還有一年時間,才創(chuàng)建7年的嶄新王朝元朝的最高主宰忽必烈就迫不及待地下令在景德鎮(zhèn)設置全國唯一的瓷局——浮梁瓷局,設置大使、副使各一員,全面掌管景德鎮(zhèn)的瓷器燒造,為他的帝國生產皇家用瓷、朝廷祭器和商品瓷。這也是景德鎮(zhèn)成為皇家瓷業(yè)的開始。
忽必烈的帝國太龐大了,到1279年,他的元朝面積達到1300多萬平方公里,北到西伯利亞南部,越過貝加爾湖,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東部,東北至外興安嶺、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包括庫頁島,都是他的私家領地。這是世界歷史中最偉大的陸地強國,已經接近發(fā)展擴充的極限。治理好這樣一個世界上空間龐大、人口和民族眾多、文化差異巨大、跨越洲際的帝國,這對于馬上武力征服經驗遠遠大于治理經驗的忽必烈來說,的確不是一件易事。
可作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君主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擁有一顆與祖父一模一樣的不可一世的心。他以成吉思汗家族特有的雄心勃勃和牧人特有的強悍與刻苦,精心管理著這個碩大無朋的國家。他定都大都(北京),因為這里輻射寬廣,雖然此處炎熱的氣候讓這個習慣漠北草原涼爽的皇帝難以忍受,每年在暮春及初秋之間,他都要去上都避暑,數(shù)月方返。他破除歷代中國皇帝在人才使用上的種族偏見,大量聘任波斯人、回紇人、東歐人等成為政府的要員(一個叫馬可·波羅的意大利人在政府任職,甚至常被忽必烈派往各地執(zhí)行機密任務),同時精心調和諸族之間的平衡,不讓他的蒙古族人因人數(shù)過少而吃虧。他的政府,官員們面目迥異卻配合有致,呈現(xiàn)出少見的國際色彩——這構成了13世紀中國政治的奇異景觀。
為了將以前各朝代留下來的碎片粘合成一個整體新秩序的零件,忽必烈企圖找到一種與他的龐大帝國相匹配的,能在全國通行的精神上的信仰力量。為此他容許所有宗教的存在,他曾經央請馬可·波羅的父親和叔叔為他折回到意大利教皇身邊,請求他們的教皇派遣100個精通基督之法的明哲之士來中國傳教和幫助他管理中國。當馬可·波羅的父親和叔叔空手而歸,他毫不掩飾自己的失望。每逢基督教的重大慶祝會,他讓隸屬于他的斡耳朵的聶思托里安教牧師把福音書放在他面前,虔誠地敬香供奉,并親吻其封面。1289年,他甚至建立專門機構崇福司,管領全國的基督教事務。他同時接受喇嘛教,不僅任命藏傳佛教喇薩迦派第五代祖師、吐蕃薩斯迦(今西藏薩迦)人八思巴為帝國國師,還命令南宋在杭州降元的小皇帝和他的母親同去西藏進修喇嘛教——他是不是想利用這年幼的先朝舊主依然被亡宋遺臣所愛戴這一點,將這可憐的孩子培養(yǎng)成宗教領袖,成為他的帝國長治久安的重要基石?至今已經無人能夠猜測到忽必烈做出這一舉動的目的何在。當然,他對中國漢文化也給予了相當?shù)淖鹬?。他選擇帝國的國名為“元”就證明了這一點,取國名為“元”的靈感源自中國經典《易經》,其含義是“乾元——天地萬物的起源”或者“原始力”。他建造漢人的祭壇太廟,并且制作祭奠祖先所需的祖宗牌位。在朝廷中他實行傳統(tǒng)的儒家禮儀以及伴隨禮儀的樂舞。他熱衷技術上的革新和猛進:中國的造船技術,在元代達到了高峰;中國的很多橋梁,多系元代所造,尤以長江以南為甚;影響億萬中國人溫飽的農作物棉花與高粱,為忽必烈所引進和推廣。他還設立“司農司”“勸農司”等專管農業(yè)的機構,以勸農成績作為考核官吏的主要標準,并欽定編修《農桑輯要》頒行全國。他還多次發(fā)兵日本、安南、占城、爪哇等國,以逼迫它們的君主效忠于他,雖然數(shù)次都以失敗告終。他還設立市舶司招徠海商從事海上貿易,發(fā)行紙鈔以改革財政,建立10個行省以革新管理體制,頒行“至元新格”法律以構建嚴密的法律體系……
“號稱大汗或眾王之王的忽必烈是一個中等身材,不高不矮,四肢勻稱,整體協(xié)調的人。他面貌清秀,有時紅光滿面,色如玫瑰,這更使他的儀容增色不少,他的眼睛黑亮俊秀,鼻子端正高挺?!痹隈R可·波羅的筆下,忽必烈簡直就是一位相貌堂堂的美男子。馬可·波羅對忽必烈歷史功勛的評價之辭更是無所不用其極,稱他是“諸君主之大君主或皇帝”“人類自始祖亞當以來,世界上從未有過的擁有廣土、眾民以及巨大財富的強大君主?!睂霰亓业馁澝罋v史上何止一人,《明太祖實錄》記載,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十二月,明太祖朱元璋給北元兀納失里大王的信中,對忽必烈進行了如此評價:“太祖(成吉思汗)之孫以仁德著稱,為世祖皇帝,混一天下,九夷八蠻、海外番國歸于一統(tǒng),百年之間,其恩德孰不思慕,號令孰不畏懼,是時四方無虞,民康物阜?!奔幽么笫穼W家斯塔夫里·阿塔斯對忽必烈創(chuàng)立的元朝也是夸贊有加:“由于蒙古帝國的興起,陸上貿易發(fā)生了一場大變革。歷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一個政權橫跨歐亞大陸,即從波羅的海到太平洋,從西伯利亞到波斯灣?!?/p>
除了努力探尋能在全國通行的精神上的信仰力量,尋找他的龐大帝國的強力黏合劑,忽必烈還希望大量的皇家用器與朝廷祭器甚至流通的商品的制造能充分體現(xiàn)他的帝國的氣質與精神。蒙古族崇尚的白(北方的雪、天上的云和草原上的蒙古包的色澤)需要反映,帝國的巨無霸需要體現(xiàn),因為跨越洲際造成的多種文化的碰撞與交流也要有所表達。這可能是忽必烈在景德鎮(zhèn)設置浮梁瓷局的原因所在。相比當時名聲顯赫的浙江龍泉窯的青瓷,景德鎮(zhèn)燒制出來的吉祥高潔的青白瓷既與蒙古人尚白的精神契合,又不至于讓以白為忌諱的漢人反感,也樂于被信奉伊斯蘭教、佛教與喇嘛教的各色人等接受。
忽必烈下令設置的浮梁瓷局給景德鎮(zhèn)帶來的變化顯而易見,那是遠比宋真宗的那道更名圣旨來得真切的賜予。景德鎮(zhèn)的瓷匠不無驚愕地發(fā)現(xiàn),景德鎮(zhèn)操著各種口音的外鄉(xiāng)人多了起來,其中前所未見的隆鼻凹眼的異國人也有了不少,原本狹窄的景德鎮(zhèn)街道頓時變得擁擠不堪。燒造各式器型的窯一建再建,景德鎮(zhèn)到處是火焰熊熊的景象。過去大多由當?shù)卮山吃O計的產品造型和裝飾圖樣現(xiàn)在主要由朝廷供養(yǎng)著許多御用藝人的作院提供,其風格大都高大雄渾,所謂裝飾豐富器型宏偉,為景德鎮(zhèn)的造瓷傳統(tǒng)所未見,卻正與元代的龐大與威武對應。適用于騎在馬上飲酒的酒盞的生產量多了起來,過去聞所未聞的來自全國甚至全世界各地的頂尖造瓷原料,成了景德鎮(zhèn)的常見之物。許多新型技法在景德鎮(zhèn)得到廣泛應用,比如釉下彩繪技術據(jù)說是磁州窯秘不示人的配方,現(xiàn)在頻繁出現(xiàn)在景德鎮(zhèn)的產品中。南宋后期出現(xiàn)的景德鎮(zhèn)瓷土匱乏問題得到解決,因為有一種蘊藏豐富品質優(yōu)良的瓷土恰逢其時地在本地一個叫高嶺村的村莊得到了發(fā)現(xiàn)和開采。各種瓷藝探索都得到鼓勵,景德鎮(zhèn)的瓷匠們不斷聽到發(fā)現(xiàn)了新配方新工藝的新聞。景德鎮(zhèn)窯中的焰火,不斷催生窯變,創(chuàng)造出與元朝的氣質相得益彰的奇跡。
大約在13世紀末14世紀初,景德鎮(zhèn)運用波斯進口的稱作蘇麻離青的青料,借鑒磁州窯的釉下彩繪技術,大面積地開采出了一種中國古代十分式微的瓷藝:青花瓷。那是遠比青白瓷更適合表達蒙古族氣質的禮器,青花瓷滾圓雄渾的外形,既是疆域遼闊的元朝威震四方天下一統(tǒng)的隱喻,也是滋生萬物的母體象征;青花瓷白底藍彩的藝術特征,多么像藍色高遠天空下一個個白色的蒙古包安營扎寨,或者是藍天下白雪皚皚的沉默的磅礴的漠北大地。白底青花彩飾,也是與齊列于忽必烈創(chuàng)立的龐大元朝的伊斯蘭教、喇嘛教等多種宗教內在精神共通的美學范式。那潔白瓷壁上的花飾繁復或簡潔的青花,是所有宗教共同崇拜的藍天白云遠山近水雪域海洋的抽象概括,也是所有宗教共同追求的純潔安寧遼闊永恒的價值的完美體現(xiàn)。青花更是無須溝通就了然于心的世界通行的語言。那潔白的瓷壁上盛開的青花,是時間搖曳,春風撩人,晴空萬里,河流蜿蜒。那是絕美的幻象,是永遠猜不透的東方密碼,是教堂里的頌歌(每一個青花瓷器就是一座微型的教堂),是適合所有人珍藏的象形文字。青花一旦綻放,就游走八荒,縱橫四海,被全世界的人們所追捧。
毋庸諱言,是忽必烈設立浮梁瓷局的舉動,讓唐代就開始出現(xiàn)的青花成為在世界矚目的瓷上花朵,忽必烈是理所當然的青花之父??僧斍嗷ň`放之日,忽必烈已經死去多年。這個在馬可·波羅眼中“諸君主之大君主”,晚年遭遇了一連串的打擊:1281年,他最鐘愛的妻子察必去世。5年之后,他最喜愛的兒子真金,也是他親自選定的皇位繼承人,英年早逝。1293年,他派兵渡海攻打爪哇遭到徹底的失敗,死傷慘重。諸多的打擊讓這個不可一世雄心勃勃的偉大君主,成為一個自暴自棄的人。他酗酒,并且毫無節(jié)制地暴飲暴食。他的體重迅速增加,越來越肥胖,遠不是馬可·波羅筆下那個“四肢勻稱、整體諧調、面貌清秀”的人了。他的健康每況愈下,痛風癥讓他飽受折磨。至元三十一年正月二十二日(公元1294年2月18日),他終于忍受不住精神與肉體的雙重折磨撒手而去,享年79歲。
3
朱瞻基于1425年即位時,1368年宣告誕生的明代才運行了57年,離1644年朱由檢在景山自縊而死還有兩百多年。按理說大明江山正是如日中天的時候,可朱瞻基已經覺察到這個王朝的敗象:他的父親,從侄兒朱允炆手里把江山搶奪下來的人,在御宇二十多年的時間里,已經把大明王朝折騰得不成個樣子。他違背了他父親朱元璋的遺命進兵安南,最初明軍推進十分順利,可因后來安南人采取游擊戰(zhàn)術,造成中國遠征軍進退失所,加上交通通訊困難,補給不繼,至朱棣1424年駕崩時問題依然沒有解決。他5次率大兵征討蒙古,每次參與士兵大概有25萬人左右,直到最后一次遠征南返途中,他的身體因勞累過度,透支病死在今天的內蒙古境內。他重建北京的宮廷與城垣,耗時達12年,使用的匠人達10萬人,勞工近百萬,并于1421年將京城從南京搬到北京。他命宦官鄭和屢下西洋,每次費時20個月,軍民數(shù)萬之多。經過這么多的折騰,到朱瞻基接手,整個國家超出支付成本的能力已經不堪重負,百姓的賦稅多到怨聲載道的地步了。
朱瞻基并不是一個無能的皇帝,他勇于擔負作為皇帝的責任,全力以赴地為這個表面完好無損,其實有內傷的帝國實施療救。他果斷地派人與越南人談判,讓中國文官和參與的部隊撤回邊境內,從此結束了與越南遙遙無期的對決,并隨即將談判后回國的司令官逮捕并判死刑,以平息國內因耿耿于安南名義上構成中國之一行省達二十多年,傷心帝國信用和威望受損而憤憤不平的官員的情緒,當全部撤兵付諸實施,國內輿論因他的強硬已經逐漸平息,他又立即赦免已判死刑的司令官。長江三角洲地區(qū),因國家負擔過重需繳納稅收過高農民集體抗稅已經多年,如公元1430年,僅蘇州府一府即欠稅達800萬石,是該地三年應繳的額數(shù)。為解決長江三角洲的欠稅問題,他派勤于政事善于理財?shù)慕骷酥艹罏楫數(shù)匮矒?,通過深入鄉(xiāng)村巡視,了解收稅納稅的程序,適當進行減稅等方式,逐步修補了朝廷與這一地區(qū)的關系,使這一地區(qū)的稅收得以正常上繳,國庫的緊張程度因之得到緩解。他并沒有停止鄭和的航行,但減少了航行的次數(shù),御宇10年內只批準了一次,使得父親最為得意的這一政績工程,不至于在自己手上中斷,卻又沒有到不計較成本的程度??紤]到朝廷的支付能力,他無限期地延緩了無數(shù)的建筑工程,極大地減少了面子工程上的支出。他還接受了戶部尚書的建議,實行了靈活的貨幣政策,新辟出一些商業(yè)稅,所收全用紙幣,以和緩整個帝國高居不下的通貨膨脹。
朱瞻基采取這些更正的步驟,讓大明帝國逐漸回到了正常的軌道上。邊疆慢慢變得安定,國力有所增強,百姓的內心變得越來越平和。用政通人和來形容朱瞻基御宇時期的朝野,似乎并不算文過飾非。
祖業(yè)侍弄得不錯,快要脫韁的野馬被他牢牢控制在手中,朱瞻基卻并不感到輕松。原因是他的太祖父朱元璋一手締造的大明江山并非一項世襲起來十分舒坦的家業(yè)。為防國家如前朝受制于外來之少數(shù)民族,朱元璋采取了高度的中央集權政策,將這個以農民為主體的國家進行行政上的嚴格管制,使朱家江山與其說是一個國家不如說更像是一個龐大的農村集團。如此體制的好處是管理起來可以整齊劃一,但缺陷也是致命的。它因排斥商業(yè)、經濟的多元化和保障經濟多元所需的立法和司法組織等等而顯得無比呆板和僵化,包括朱瞻基在內的幾乎所有的繼任者都只能消極地應對因體制的僵化帶來的各種從內、從外紛至沓來的種種問題。朱元璋為建立中央高度集權的管理模式實行了嚴厲的恐怖的政治手腕,先后主持過4次政治整肅,有不下10萬人在各種檢舉中莫名喪生。那些冤死者的亡靈一直徘徊在明代的上空,讓整個明代因充滿了死亡的戾氣而變得陰郁無比,這使得每一個明代皇帝幾乎都有一副陰郁的表情。要維護這一體制的正常運行需要相當高的道德成本,可道德的反作用力又往往使得整個王朝陷入道德的泥淖不能自拔。在這樣的一種體制內,一個想有所作為的皇帝難免有被掣肘的不適感,他的內心被迫走向荒誕和虛無幾乎是鐵板釘釘?shù)氖虑椤?/p>
朱瞻基根本沒有因大刀闊斧的舉措修正了明朝前行的軌道而有一絲的得意。他心里清楚他所有的努力不過是撤退和緊縮,這些舉措不過是消極地延緩這個帝國的墮落衰退。他既沒有擴大帝國的威權,也沒有把明朝的聲望在他太祖父與祖父的基礎上增加一分。他清楚在這樣的體制下,他的權力顯得多么大而無當,完成這些延緩衰退的工作之后,他發(fā)現(xiàn),這個王朝即使他一言不發(fā)、一事不做國家會照常運轉,如果他要施行新的改革,他同樣會一事無成。
朱瞻基在政務之余,熱衷于在紙上建立一個新的世界。他除了是一個皇帝同時也是一名十分專業(yè)的畫家。他接受過嚴格的正統(tǒng)的藝術訓練,其繪畫的才華與其治國的才能并行不悖,比起前朝那個創(chuàng)造了瘦金體的叫趙佶的皇帝甚至還要略勝一籌。這個畫像里一臉絡腮胡子,顯得強壯無比精力無限的年輕皇帝,例行公事之后經常把自己關在宮殿里成天揮舞著畫筆以發(fā)泄旺盛的精力,只允許少量幾個宦官靠近他。他畫山水,畫袒胸露乳躺臥在松樹下的高士,畫枯敗的荷葉蓮蓬,畫蒼郁的松針,畫偷食荔枝的老鼠,畫攀援的猿猴,畫探頭探腦的鳥雀,畫在竹林里隱藏身子或花枝下嬉戲的貓咪,畫悠閑散步的犬,甚至憨態(tài)可掬的豬……作為一個掌控著明朝大好江山的皇帝,他似乎并不熱衷于畫那些氣勢磅礴的江山勝跡,以彰顯“率土之濱,莫非王土”的皇家威儀,倒是對那些梅蘭竹荷野外生靈更加傾情一些。他筆下的竹影搖曳、梅花自香、鳥雀有情、雞犬無拘,與其說它們是出自一名高處不勝寒的皇帝之手,不如說它們是出自一名處江湖之遠,吟風弄月的隱士筆下更讓人可信。因為創(chuàng)作,他是否會短暫忘卻現(xiàn)實中處處被掣肘甚至被皇位囚禁的煩憂,體會到靈魂在曠野之中與自然生命相處的自由和酣暢?
除了畫畫,朱瞻基還有一個讓后來的史學家津津樂道的愛好,就是斗蟋蟀。他下令讓全中國都去野外為他找那種外號叫蛐蛐的小東西,由于他的倡導,整個帝國都成了蟋蟀的斗場。為了選出可供皇帝賞玩的蟋蟀,那些地方官員幾乎是費盡了心機,那些習慣鉆營的官員尤甚。蟋蟀的價格一炒再炒,一只上好的蟋蟀,到了堪比駿馬的程度。他在宮中經常煞有介事地舉辦比賽,把那些地方選送上來的蟋蟀聚攏來斗一回,然后按賽場的勝負蟋蟀的優(yōu)劣對選送不同蟋蟀的地方官員論功封賞,使許多能力平平,但貢獻了蟋蟀猛士的官員得到了提拔。他在蟋蟀的兇猛殘殺中得到了在繁忙的朝政中得不到的滿足。相比那個容易讓他產生惶惑和無力感的現(xiàn)實世界,那個僅憑決斗就定出高下的蟋蟀斗場,是不是來得更加簡單和快意?聽著這與四邊堅硬的宮闈格格不入的蟋蟀的鳴唱,他因國事煩憂而誘發(fā)的失眠癥也有了改觀的跡象。那么美妙的自由之聲,是他早年隨祖父朱棣北征的夜里常聽到的天籟,是這鐵板一塊的宮廷難得聽到的來自曠野的肆意交響,有著與他紙上的花木禽獸世界如出一轍的意趣與精神,于他的睡眠自然有良好療效。而在蟋蟀鳴唱的安慰下徐徐入眠的朱瞻基,是一個何等孤獨的人哪!
朱瞻基不斷地把圣旨發(fā)向江西的景德鎮(zhèn),他要這個青花搖曳的藝術之城,不斷地生產出供他的蟲兒幸福棲居的青花瓷罐。這個深諳藝術之道,具有高度美學修養(yǎng)的皇帝,會煞有介事地親自審閱瓷罐的造型與紋飾,仿佛只有如此才不會虧待了他的那些南征北戰(zhàn)功勛卓著的蟋蟀勇士。他要讓他的殺性四起的蟋蟀們棲身在一朵朵青花之下,似乎是那一朵朵由鄭和下西洋返回帶來的西亞生產的蘇麻離青顏料繪就的青花,是一個個具有混血質地的美人,正好與他的英勇善戰(zhàn)的英雄們匹配?;蛘哒f是那一朵朵安靜的陰涼的靜謐的青花,正好可以給那些本性剛烈火爆的蟲子,帶來戰(zhàn)斗之余難得的安寧。那也是朱瞻基這個滿臉胡須,內心多少有幾分焦躁的,外表威嚴的男子,甚至是他駕馭的整個大明帝國渴望得到的安寧。
蟋蟀每到秋后就會死去,而喜歡蟋蟀的朱瞻基,結果有了和蟋蟀一樣的命運。他只當了10年的皇帝,在這個世上只活了38個年頭。
4
在東非塔納湖的馬里島上,一座古老的教堂里,一個精美的中國明代青花瓷壇,成為埃塞爾比亞國家級的祭壇:它被16世紀后期埃塞爾比亞著名的萬王之王察丹格爾挑選為他百年之后的棲居地——他的心臟的安息之所。17世紀后期,法國國王路易十四通過法國商人在景德鎮(zhèn)做了他與夫人在一起的瓷器塑像。塑像里的國王夫婦,身穿中國絲綢織錦做成的中國式服裝,載歌載舞,其樂融融。他之所以這樣做,或許是因為,他認為只有中國絲綢、中國式服裝和中國的景德鎮(zhèn)瓷器,才適合體現(xiàn)他作為國王的威儀和他們夫妻的完美愛情。俄國彼得大帝曾經專門訂購過景德鎮(zhèn)生產的繪制俄國國徽的瓷器。英國女王瑪麗二世也是一個酷愛中國瓷器的王者,她在自己的王宮內專門設置了陳列包括景德鎮(zhèn)青花在內的中國瓷器的玻璃櫥柜,以此彰顯王宮的威嚴和高貴。波蘭王約翰和前面提到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四都有專門用來收藏中國瓷器的瓷宮?!爸袊巍笔翘K丹王宮里的一個專門收藏中國瓷器的建筑,它的建造當然得益于蘇丹王者的意志。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創(chuàng)造者塞拉格里奧的大廚房里,陳列著一萬多件中國瓷器,仿佛那些瓷器,也是塞拉格里奧款待貴賓的美食,仿佛瓷器上搖曳的青花之下,有著多汁的果實可供客人品嘗。
那么多外國的皇帝、王者狂烈地熱愛著中國的瓷器。他們爭先恐后地用專門的宮殿供養(yǎng)著那些生長在瓷壁上的青花植物,讓這些來自中國的藍色花朵盛開在自己掌控的國土之上。這一切據(jù)說是源于那個在中國待了17年的名叫馬可·波羅的意大利人的游記,給全世界帶來的蠱惑。在他那本風靡歐洲的著作中,他不惜使用許多美好的詞語來贊美中國: “(濟寧府城中的)河中的船舶往來如織,僅看這些運載著價值連城的商品的船舶的噸位與數(shù)量,就會令人驚訝不已。”“(黃河)離大海一英里的地方有一個碼頭可停泊船只一萬五千艘?!薄埃▽殤h居民)以工商業(yè)為主,盛產絲,并可制造各種金線織物?!薄埃暇┦。┕任镓S足,家畜遍地,鳥獸隨處都可獵到,老虎則更多?!薄埃ǔV莩牵┦且粋€美麗的大城,盛產生絲,并且可用它來制造各種花色的綢緞?!薄埃ê贾荩┚用竦淖≌窳寒嫍?,建筑華麗。……該城中各種大小橋梁的數(shù)目達一萬二千座?!ㄎ骱┱麄€湖面寬廣明秀,站在離岸不遠的船上,不僅可以觀賞全城的宏偉壯麗,還可以看到各處的宮殿、廟宇、寺觀,花園,以及長在水邊的參天大樹。”……這些不容置疑的語句引爆了整個歐洲對中國的迷戀,人們紛紛把遙遠的中國看著是童話里才有的國度,或者說是等同于他們宗教里描述的彼岸樂土。那與馬可·波羅筆下夢幻國土氣質一脈相承的青花瓷器,自然是歐洲上流社會崇尚的玩偶,也當然是適合皇帝們炫耀財力和品位的珍寶。
可沒有一個皇帝會比波蘭國王奧古斯都二世更加迷戀中國瓷器。他幾乎是耗盡一生來成就自己中國瓷器狂熱收藏家的身份。他的這一瘋狂的舉動,讓他在幾百年后,瓷器收藏家身份的影響甚至遠遠大于他皇帝的威名。
出生于1670年的奧古斯都二世,是17世紀歐洲聞名的浪蕩公子,他曾經很長時間沉迷于擊劍、戰(zhàn)術、騎馬等這些紈绔子弟引為時尚的事物之中,而對以他的身份應該精學的宗教、歷史和語言等科目,他并無多少興趣。20歲以前的一段時間,他到處東游西逛,法國、葡萄牙、意大利等國家都留有他的足跡。他很小時候就開始獵艷逐情,并為此流連忘返。他23歲那一年與德國北部勃蘭登堡——拜伊羅特的比他小一歲的克里斯蒂娜·埃波哈丁娜步入新婚禮堂,可事實上他已經有了5個情婦,并與她們生下了8個孩子,這真是讓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按理,他作為薩克森選帝侯約翰·格奧爾格三世的次子,并無承接父業(yè)統(tǒng)治薩克森世襲領地的機會,可是這位在歐洲人口碑中臭名昭著的王子,是一個命運好得讓人妒忌的人。1674年,他的哥哥,薩克森選帝侯約翰·格奧爾格四世死于天花,并且沒有子嗣,他理所當然地成為了薩克森新的王儲。三年后,波蘭—立陶宛國王死去,他又在德意志的支持下加冕為波蘭國王和立陶宛大公。
也許是從成為波蘭統(tǒng)治者起,奧古斯都二世就開始做了與他作為王者并不相稱的兩件大事:建筑與收藏。對他來說,那似乎是比開疆拓土和征服女人心更重要的事情。他的政權經營得一點都不順利,他的王位曾經幾次失而復得:他曾率領薩克斯軍隊參加1700年—1721年反對瑞典的北方戰(zhàn)爭,根據(jù)1704年與瑞典國王查理十二簽訂的和約,他一度被迫放棄波蘭王位,直到1709年,瑞典在波爾塔瓦戰(zhàn)役中失敗,在彼得一世的支持下他的王位才得以恢復。因為在位期間推行君主專制制度,他招致了大地主和小貴族的不滿,并引起彼得一世的不悅,后者派軍隊攻打和占領了波蘭,并迫使他簽訂了一項他的軍隊撤離波蘭,波蘭不得有任何貴族黨、國王雇傭軍的人數(shù)需限制在一定數(shù)量之內的讓他屈辱的協(xié)議。即使他不承認,但無法改變的現(xiàn)實是:他管理的國家,由于過多的戰(zhàn)爭和俄國、普魯士和奧地利的干涉,經濟狀況持續(xù)惡化,政治生活極端混亂。他對女人,也是常常缺少耐心。高興的時候,他會送給他喜歡的女人一座宮殿,可是那寵愛從來不會持久,那宮殿的統(tǒng)攝權很快就會被他剝奪。
只有不停地建造宮殿和收藏藝術品,才會讓這位十七八世紀全歐洲最著名的失敗的軍閥和女人眼中朝秦暮楚的負心漢找到持久的成就感。只有不斷讓眼前矗立起宏偉而華麗的宮殿,奧古斯都二世才會在不斷地受挫中獲得安慰。1701年,他主持修建德累斯頓王宮,1705年—1708年,他修建了土耳其宮(即今天的塔申貝格宮),1709年—1719年,他修建了浩大的茨溫格宮(后來成為德國巴洛克時代最大的慶典舞臺之一),1720年,他在德累斯頓易北河岸邊建造了用于避暑的“水上宮殿”,1721年又在水上宮殿的后面建起了與它一模一樣的山上宮殿。之后的十幾年里,他又先后主持修建了格羅斯賽德利茨花園及弗里德里希宮、皮爾尼茨宮的水上宮殿和山上宮殿,莫里茨堡狩獵宮和于畢高宮……
他給他的一座座宮殿裝飾以精美的寓意深刻的壁畫、雕塑、漆器、家具、珠寶以及瓷器。他用他的宮殿來收藏中國瓷器——天知道他是怎樣與中國瓷器結緣并且深陷其中的。從18世紀初期開始,奧古斯都二世不惜通過國庫巨大的開支廣泛搜羅、購買中國瓷器。為了得到自己心儀的瓷器,他不斷降低皇帝的身段,與許多經營瓷器的商人親密往來。他毫不客氣地接受大臣們的進貢,比如,薩克森大臣凱特· 拉格納斯卡就在旅居荷蘭的時候為奧古斯都二世購買了大量中國的瓷器。陸軍上將菲爾德馬歇爾和首相凱特·弗萊明更是將自己收藏多年的大部分中國瓷器割愛送給這位貪得無厭的君主。為了知曉中國瓷器的秘密,這個孩子一樣好奇的君主創(chuàng)建了歐洲第一家瓷廠——邁森瓷廠,命令著名的煉金術士德國人約翰·弗里德里?!げㄌ馗駹柗磸驮囼炓哉业脚浞?。當波特格爾宣稱自己造出了瓷器,為防配方泄露,奧古斯都二世不容分說立即囚禁了波特格爾,直到后者郁郁寡歡而死方才善罷甘休。他曾經在皮爾尼茨宮建造了一座亭子,取名為中國亭,其靈感分明來自那些中國瓷器上的亭臺圖案,而事實上,這一亭子不過是他心中的想象之物,與真正的中國亭的建造毫不相關。他干下的與中國瓷器有關的最為荒唐的一件事情,是將薩克森部隊約600名龍騎兵的一個兵團,送給北部普魯士攝政王威爾·漢姆,以換取后者手中收藏的152件造型獨特體型龐大的中國青花瓷器。如此瘋狂的舉止自然被后來的史學家視為奧古斯都二世荒淫無度的證明,人們紛紛把這些瓷器別有用心地稱為“龍騎兵血碗”?!@個頭頂皇冠的瘋子,這個全歐洲最有名的瓷器狂人,一輩子竟然收藏了24000件中國瓷器,其中60%為景德鎮(zhèn)青花瓷。這些青花瓷器因他的巧妙裝飾布滿了他的宮殿,在德累斯頓他的宮殿內,藍色焰火仿佛閃電一樣游走不息。
在現(xiàn)實中,經常像受氣的小媳婦一樣的奧古斯都二世,常常靜坐在他的瓷器宮殿里。在這個青花簇擁的世界里,他會感到,自己就是整個歐洲獨一無二的無須看任何人臉色的彼得大帝。只有在這里,他才會享有難得的無憂歡暢的時刻。除了全歐洲共同的對瓷器的追捧原因,這個精神上有幾分偏執(zhí)的不可理喻的人,是否會常常陷入自己前生是那個生產青花的、馬可·波羅游記里宣稱的、到處是香料的國度的富家公子的狂想之中,那些青花瓷器上的亭臺樓閣花鳥蟲魚曾經為他所真正擁有。而他所在的波蘭,不過是他今生不慎流落的異國他鄉(xiāng)?他收藏青花的瘋狂行為,多像一個可憐的游子在用不可救藥的方式緩解他的思鄉(xiāng)病!這個愛瓷如命的人,根本無法控制自己包括青花在內的中國瓷器的購買欲。在1726年5月22日給首相坎特·弗萊明的信中他坦率地承認:“我陷入了對荷蘭橘子樹和中國瓷器的狂熱追求中,正毫無節(jié)制、不諳世事地進行購買和收藏……”
5
“著照此瓶(嘉窯青花白地小瓶,作者注)做木樣一件,發(fā)往江西照樣燒造嘉窯款二件,其余燒造乾隆款,隨大運呈進。欽此。”(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四月初三日)
“照此木樣(青花白地嘉窯款瓶,作者注),準發(fā)往江西燒造。欽此。”(同年四月初十日)
“著江西照現(xiàn)燒造的觀世音菩薩,善財,龍女再燒造一分,得時在靜宜園供。欽此?!保ㄍ晁脑鲁跏眨?/p>
“著俱交江西(青花白地膽瓶、哥窯雙耳碗、宣窯雙管花插、官窯小瓶各一件,作者注),每樣燒造二件,有款照樣,無款不必落款。欽此?!保ㄍ晁脑率眨?/p>
“問燒造的觀音如何還不得。欽此。”(同年五月初一日)
“想是唐英不至誠,著他至至誠誠燒造。欽此?!保ㄍ晡逶鲁跻蝗眨?/p>
“祭器(壇廟祭器紙樣、地壇、祗谷壇、夕月壇木樣,作者注)內銅器交莊親王成做,瓷器交江西唐英燒造,編竹絲漆器交蘇州織造圖拉成做……俱趕祭祝各壇廟日期以前送到。欽此。”(同年五月初二日)
……
從1748年四月初三日,至五月初二日,一個月的時間,乾隆就下發(fā)了那么多道與景德鎮(zhèn)燒瓷有關的圣旨。一個掌管廣闊疆域的國家、整日需面對如山國事的皇帝,對景德鎮(zhèn)這樣一個只生產瓷器的小小區(qū)域竟然關注到如此事無巨細的程度,不禁讓人匪夷所思。
平心而論,出生于1711年的清朝第六位皇帝乾隆算是一名頗有政聲的皇帝。他從25歲開始登基掌管國家,每天都5點多起床,批閱奏章,裁定國事,可謂勤勉用心之極。他在執(zhí)政期間干過的事情還真不少:在政治上,他矯其祖寬父嚴之弊,實行“寬嚴相濟”之策,整頓吏治,厘定各項典章制度;優(yōu)待士人,安撫起復雍正朝受打擊之宗室。經濟上,他獎勵墾荒、興修水利、蠲免錢糧,促進了經濟的繁榮。軍事上,他統(tǒng)一西域、多次平定西部少數(shù)民族貴族的叛亂、反擊廓爾喀對西藏的入侵,加強了對邊疆地區(qū)的管轄,維護了國家的領土完整,奠定了近代中國東北到外興安嶺、庫頁島、鄂霍次克海,西北到巴爾喀什湖、蔥嶺,北到恰克圖(貝加爾湖以南,色愣格河以北),南到南沙群島的地理版圖。文化上,他組織編修了中國古代最大的官修書《四庫全書》,為后世保存了大量古典文獻。清代幾代帝王的苦心經營,乾隆個人的勤勉為政,諸多有利于國家發(fā)展的政策的實施,茶、瓷器、漆器、家具、地毯、生絲及絲織品等商品盛行于國際市場,為國家賺回了大量的外匯,使乾隆御宇的18世紀的中國,出現(xiàn)了和平與繁榮的景象。
然而,那不過是黃昏降臨前的輝煌。由于帝國體制設置上的漏洞,及其個人執(zhí)政時間過長(他從1736年即位到1795年十月退位,退位后當了三年太上皇,實際掌握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執(zhí)政時間最長、年壽最高的皇帝),在18世紀后期,帝國出現(xiàn)了一系列衰敗的征兆:白蓮教起義的烽火此起彼伏。大興文字獄造成全民思想的僵化和精神的奴役,對民族的未來有益的思想根本無法孕育,政治和經濟的改革就無從談起。官僚系統(tǒng)的行政效率越來越低下,吏治腐敗已經到了很嚴重的程度,乾隆的寵臣和珅的富可敵國就是明證。鴉片的大肆進入嚴重腐蝕了國人的體魄和精神,帝國的白銀像水一樣嘩嘩流出。大清帝國的命運已經埋下了多處隱患,變得疑竇叢生。
也許是年歲過高視力不濟,或許是臣子們的報喜不報憂,老年的乾隆對這些隱患視若不見。他熱衷于在自己的宮殿里搞中國皇帝的排行榜,迫不及待地給自己發(fā)光榮匾額。他洋洋得意地總結自己的一生,揚言自己建立了“十全武功”,毫不客氣地封自己為“十全老人”,以向世人暗示他的統(tǒng)治在中國歷史上無幾人能及。他還熱愛寫詩,幾乎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每天都要寫一首以上,其內容讓人不忍卒讀,充滿了大而無當?shù)那閼选?1863首的產量使他榮升為世界上產量最多的詩人,可是最終沒有一首傳世。這簡直是一個天大的笑話——文學的流傳不會因為他是皇帝就網開一面。沒有文學審美價值的文本,不管作者是皇帝還是權臣,其結果都是被遺忘。這遠不是他用皇帝威權可以辦到的事。
他不斷地向景德鎮(zhèn)頒布圣旨。在圣旨里,他不厭其煩地規(guī)定了具體瓷器花樣、器型和數(shù)量。仿佛他才是景德鎮(zhèn)的督陶官,而身在景德鎮(zhèn)的唐英不過是景德鎮(zhèn)一名普通的瓷匠。他會在圣旨里對唐英嚴加斥責,如乾隆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或許是他嫌瓷器燒造式樣老舊,他托太監(jiān)胡世杰傳旨申斥和處罰:“此次唐英呈進瓷器仍系舊樣,為何不照所發(fā)新樣燒造進呈。將這次呈進瓷器銀糧不準報銷,著伊賠補。欽此。”乾隆十五年七月十二日,他又下旨斥責并施罰:“唐英上年所進瓷器內,選出缺釉,毛邊,足破甚多,明系爾離任,將腳貨選入上色,希圖蒙混,將選出釉水不全等瓷器數(shù)目,不準報銷,著伊貼補。再傳與回子知道,以后選上色瓷器務要細心辦理,不可疏忽。欽此?!彼嫦袷且粋€極其啰唆、喜怒無常的老者,或者說是有著戀物癥候的精神病人。毋庸諱言,由于他親臨一線指揮,景德鎮(zhèn)的瓷器燒造的確迎來了歷史上最為輝煌的時期。各種體態(tài)精巧、構思新奇的瓷器大量出產,各種鏤雕技法廣泛使用,瓷器無論數(shù)量和品種上都登峰造極,質地的精良無與倫比……
可是當乾隆皇帝還在迷戀瓷器上的藍色花朵,日日思考怎樣在瓷器上燒制出他所謂的文治武功大國氣象,燒制出中國農耕文化里的詩意、傳統(tǒng)文化里的精致和高妙境界,還在為手工業(yè)創(chuàng)造的非凡物象所沾沾自喜的時候,因為清代自開國以來秉承閉關鎖國的政策,他并不知道,世界另一頭的歐洲,已經取得了以機器大工業(yè)代替以手工技術為基礎的工場手工業(yè)的工業(yè)革命的成功,開啟了現(xiàn)代國家的序幕。他們即將對他的國家造成巨大的威脅。他駕崩41年后,他們將以鴉片輸出為名,以540尊火炮擺在16艘船艦之上渡海而來,而他的國家的士兵,只能用過時的梭鏢與大刀,絕望地與之對抗。因為他的閉關自守錯失了步入現(xiàn)代國家的機遇,中華民族從此開始了長達一個多世紀的苦難……
鴉片戰(zhàn)爭的炮彈讓依然待在農耕文明和手工業(yè)文明的夢境里的中國傷痕累累。大清帝國仿佛一件畫著美妙吉祥的圖案卻脆弱無比的青花瓷器,輕輕一碰就轟然破碎。1840年鴉片戰(zhàn)爭那聲破碎的聲響,成為近代中國最為恥辱的標識。這一點,肯定讓一貫自以為是以圣君自詡的乾隆皇帝始料未及。
然而青花是無辜的。當鴉片戰(zhàn)爭后的中國大門洞開,青花便是那“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中的宮娥,便是那“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的山河與草木,便是那“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的笛聲和春色。雖然青花由皇家工廠制造,嚴格按照標準化的宮廷美學范式裝扮一新,可它從來沒有一副皇家慣有的威嚴刻板表情。它從來就是泥土和火焰的后裔,是中華大地如此多嬌的青山與綠水的縮影。
作者簡介:
江子,本名曾清生。中國作協(xié)會員,江西省作協(xié)駐會副主席。有散文、詩歌、文學評論作品發(fā)表于《人民文學》《中國作家》《散文》《天涯》《大家》《北京文學》《人民日報》等報刊,并入選數(shù)十個散文選本。出版散文集《田園將蕪——后鄉(xiāng)村時代紀事》《蒼山如?!畬酵隆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