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琪,吳春艷,李想,張亮,陳善峰,2,*
(1.山東理工大學農業(yè)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山東淄博255049;2.樂陵希森馬鈴薯產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山東樂陵253600)
馬鈴薯擠壓米,是以米粉、馬鈴薯粉為主原料,通過擠壓技術制備而成的米,又稱馬鈴薯擠壓重組米、馬鈴薯復配米[1]。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米的精細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導致稻谷在研磨過程中產生大量碎米,造成了大米資源的浪費,而碎米富含營養(yǎng)物質[2],卻通常用作飼料[3],故碎米再利用顯得尤為重要。據(jù)聯(lián)合國糧食和農業(yè)組織預測,到2050年世界人口將接近90億[4],而近兩年國際糧油問題也日益凸顯,所以,無論從發(fā)展中國家還是從發(fā)達國家的角度來看,全球人口都需要替代性食物來源[5],我國也就此提出了一項重要發(fā)展戰(zhàn)略——馬鈴薯主食產業(yè)化。自該戰(zhàn)略提出以來,不少學者開發(fā)出一系列諸如馬鈴薯饅頭[6]、面條[7]、米粉[8]等主糧和馬鈴薯餅干[9]、面包[10]、月餅[11]等副食食品,但對馬鈴薯擠壓米的研究卻為數(shù)不多,且多集中于方便米飯的開發(fā)工藝[12]和品質改良劑優(yōu)化[13],對于不同因素對擠壓米品質的影響,多偏向于蒸煮、感官等品評[1],物理性質相對較少。
本試驗通過考察螺桿轉速、機筒溫度、水分含量對馬鈴薯擠壓米質構、感官等品質特性的影響,以確定最佳工藝參數(shù),為馬鈴薯擠壓米的生產工藝提供參考依據(jù)。
馬鈴薯雪花全粉(水分7.13%,淀粉67.49%,直鏈淀粉16.41%):內蒙古希森馬鈴薯全粉醫(yī)療儀器有限公司;碎米(水分12.79%,淀粉74.10%,直鏈淀粉9.30%):淄博佩正糧行;單甘酯:山東優(yōu)索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101型電熱鼓風干燥箱、電熱恒溫水浴鍋:北京市永光明醫(yī)療儀器有限公司;DL-5-B離心機: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B15三功能攪拌機:廣東力豐機械制造有限公司;UVTE36-24雙螺桿擠壓機:長沙創(chuàng)享食品科技有限公司;ME204/02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儀器(上海)有限公司;YTDG-2100型多功能電熱鍋:淄博市周村宇泰電器廠;XA.XT plus質構儀:英國Stable Micro System公司。
1.2.1 馬鈴薯擠壓米生產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
工藝流程:馬鈴薯雪花全粉、碎米→粉碎過篩→加單甘酯→混勻→擠壓成形→干燥成品。
操作要點:1)馬鈴薯雪花全粉、碎米送淄博佩正糧行粉碎后過100目篩;2)將馬鈴薯全粉、碎米粉、單甘酯用攪拌機混合3 min,其中,馬鈴薯全粉與碎米粉質量比為3∶7(前期預試驗確定了馬鈴薯全粉最佳添加量為30%),單甘酯添加量為混合粉總質量的0.7%;3)擠壓過程中,固體喂料速度 15 kg/h,II、III、V、VI區(qū)溫度分別為60、90、70、70℃,模頭孔數(shù)為3,長徑比2.65,切刀轉速 1 800 r/min;4)在陰涼通風的室內(溫度30℃)干燥24 h至成品水分含量在14%以下,裝入自封袋,備用。
1.2.2 單因素試驗
設定螺桿轉速130 r/min、IV區(qū)溫度110℃、水分含量30%,固定固體喂料速度及 II、III、V、VI區(qū)溫度,考察螺桿轉速(110、120、130、140、150 r/min)、IV 區(qū)溫度(90、100、110、120、130 ℃)、水分含量(26%、28%、30%、32%、34%)對產品米湯固形物、質構品質、感官評分、吸水指數(shù)和水溶性指數(shù)的影響。
1.2.3 正交試驗
根據(jù)單因素試驗結果,選取螺桿轉速、IV區(qū)溫度、水分含量3個因素,分別取3個水平,進行L9(33)正交試驗,試驗設計如表1所示。
表1 正交試驗設計表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1.3.1 米湯固形物的測定[14]
稱取4 g馬鈴薯擠壓米于錐形瓶中,加入80 mL蒸餾水后,放于100℃水浴鍋中煮28 min。網篩過濾,棄去米粒,收集米湯,定容至100 mL,用移液槍取10 mL到已烘至恒重的鋁盒中,烘干稱重。平行測定3次,取平均值作為米湯固形物(solid substance of rice soup,SSRS)的最終結果。
式中:M2為米湯烘干后的質量,g;M1為馬鈴薯擠壓米的質量,g。
1.3.2 質構評分
多功能電熱鍋中倒入1 000 mL蒸餾水,開三檔預熱,稱取10 g馬鈴薯擠壓米放入鋁盒中,倒入10 mL蒸餾水,將鋁盒放在電熱鍋籠屜上蒸14 min。每個樣品取3粒米以環(huán)狀方式排列置于質構儀測試平臺上,選擇TPA模式,選用P/36R圓柱探頭,以測前速度1 mm/s、測中速度0.5 mm/s、側后速度10 mm/s、形變量90%、觸發(fā)力5.0 g為參數(shù)運行質構儀,每個樣品做5次平行測定,去掉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作為最終結果。質構評分(texture score,TES)參考王會然等[15]的方法并做適當修改:質構評分(100分)=硬度(50分)+黏聚性(50分)+彈性(50分)+咀嚼性(50分)。
1.3.3 感官評分
感官評分在光線較好的實驗室內進行,結合馬鈴薯擠壓米自身特點,參考GB/T 15682-2008《糧油檢驗稻谷、大米蒸煮食用品質感官評價方法》及熊小青等[16]的方法并稍作修改,感官評分標準如表2所示。邀請10位有經驗的評價員,稱取10 g米樣于已編號小碗中,按1.3.2中方式制備后,對米飯進行感官評分(sensory score,SES),去掉最高、最低分后,取平均值作為最終結果。
表2 感官評分標準Table 2 The quality scoring standards of extruded potato rice
1.3.4 吸水指數(shù)與水溶性指數(shù)的測定
參考Ranjbar等[17]的方法并稍作修改,粉碎成品米后過篩,取介于60目~80目的成品米粉2 g,倒入已知質量的離心管中,加入25 mL蒸餾水,于30℃回旋振蕩20 min后,4 000 r/min離心20 min。上清液轉入已烘至恒重的稱量瓶中,烘干稱重,同時測定沉淀質量,計算吸水指數(shù)(water absorption index,WAI)與水溶性指數(shù)(water solubility index,WSI)。
式中:W1為沉淀的質量,g;W2為上清液烘干后的質量,g;M 為樣品的質量,g。
用Excel2007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Origin2015作圖。
2.1.1 螺桿轉速對馬鈴薯擠壓米品質的影響
螺桿轉速對馬鈴薯擠壓米的米湯固形物、質構評分、感官評分的影響和對吸水指數(shù)、水溶性指數(shù)的影響分別如圖1、圖2所示。
圖1 螺桿轉速對馬鈴薯擠壓米SSRS、TES和SES的影響Fig.1 Effect of screw speed on SSRS,TES and SES of potato extruded rice
圖2 螺桿轉速對馬鈴薯擠壓米WAI和WSI的影響Fig.2 Effect of screw speed on WAI and WSI of potato extruded rice
圖1、圖2表明,馬鈴薯擠壓米的各品質隨螺桿轉速的增加,均呈現(xiàn)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并在140 r/min時達到最高點。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在IV區(qū)溫度、水分含量一定的條件下,低轉速致使擠壓物料在機筒內滯留時間過長,所受剪切作用較小[18],淀粉糊化程度偏低[19],黏聚性增加,馬鈴薯擠壓米咀嚼性增大,口感較差,評分較低。而高轉速時,物料在機筒內停留時間過短,不利于水分進入物料內部進行淀粉的水合作用[20],無法達到完全糊化,淀粉糊化交聯(lián)程度降低,米粒耐煮性差[21],米湯固形物含量降低,吸水指數(shù)相應下降[22];物料吸熱量不足,水分含量過高,米粒不易成形,剪切后米粒有黏連現(xiàn)象,外觀與普通米有些許差異,評分下降。所以,正交試驗中螺桿轉速應選擇135、140、145 r/min這 3個水平。
2.1.2 IV區(qū)溫度對馬鈴薯擠壓米品質的影響
IV區(qū)溫度對馬鈴薯擠壓米的米湯固形物、質構評分、感官評分的影響和對吸水指數(shù)、水溶性指數(shù)的影響分別如圖3、圖4所示。
圖3 IV區(qū)溫度對馬鈴薯擠壓米SSRS、TES和SES的影響Fig.3 Effect of IV area temperature on SSRS,TES and SES of potato extruded rice
圖4 IV區(qū)溫度對馬鈴薯擠壓米WAI和WSI的影響Fig.4 Effect of IV area temperature on WAI and WSI of potato extruded rice
在螺桿轉速、水分含量一定的條件下,較低的擠壓溫度無法促使物料中的水分子劇烈運動,雙螺桿擠壓機筒內的高溫、高壓、高剪切作用不易滲透到淀粉內部的空間結構,淀粉顆粒不易膨脹,導致可溶性營養(yǎng)物質外滲流入米湯中[23],米湯固形物較低;低溫下物料無法達到徹底糊化的效果,致使擠壓米水溶性指數(shù)較低[24],擠壓米米粒較干,略呈粉狀[25],口感不佳,導致感官、質構評分較低[16]。而過高的擠壓溫度使擠壓米膨化過度,易堵塞機器,切粒成形不夠理想[22],影響最終評分;高溫減少了可糊化淀粉含量,降低糊化程度[26],吸水指數(shù)、水溶性指數(shù)下降。因TES和WSI在110℃時達到最大值,而SSRS、SES和WAI在120℃時最佳,綜合考慮,溫度應控制在110℃到120℃之間,正交試驗中IV區(qū)溫度應選擇110、115、120℃這3個水平。
2.1.3 水分含量對馬鈴薯擠壓米品質的影響
水分含量對馬鈴薯擠壓米的米湯固形物、質構評分、感官評分的影響和對吸水指數(shù)、水溶性指數(shù)的影響分別如圖5、圖6所示。
圖5 水分含量對馬鈴薯擠壓米SSRS、TES和SES的影響Fig.5 Effect of water content on SSRS,TES and SES of potato extruded rice
圖6 水分含量對馬鈴薯擠壓米WAI和WSI的影響Fig.6 Effect of water content on WAI and WSI of potato extruded rice
吸水指數(shù)是糊化度的間接體現(xiàn),分子的降解程度用 WSI評價[27],二者均與糊化度呈正相關[22,28],且 WAI與WSI的變化與水分含量密切相關。由圖5、圖6可以看出,在螺桿轉速、IV區(qū)溫度一定的條件下,水分含量過高或過低都會對擠壓米品質產生較大影響。水分含量過低,使得原本不易溶于水的淀粉更難完成轉化,吸水指數(shù)急劇降低,淀粉的水合作用不完全,口感略粗糙,高濃度淀粉不利于糊化[20],致使感官、質構分數(shù)較低。而水分含量過高,降低了物料與螺桿、機筒內壁的摩擦力、剪切力[29],導致淀粉降解度降低,可溶性分子減小,固形物含量降低,無法達到完全糊化,米粒耐煮性下降[16],質構評分下降。因SSRS和SES在28%時最優(yōu),而TES、WAI和WSI在水分含量30%時最佳,綜合考慮,正交試驗中水分含量應選擇28%、29%、30%這3個水平。
正交試驗結果見表3。
表3 正交試驗結果Table 3 Result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由表3可以看出,最佳工藝參數(shù)為A2B2C2,即螺桿轉速140 r/min,IV區(qū)溫度115℃、水分含量29%。針對不同的考察目標,影響馬鈴薯擠壓米品質的因素主次各不相同。對米湯固形物而言,螺桿轉速是首要影響因素;IV區(qū)溫度是影響感官評分和質構品質的首要因素;而對吸水指數(shù)和水溶性指數(shù)來說,首要因素是水分含量。
采用正交試驗的最佳參數(shù)擠壓所得馬鈴薯米的米湯固形物、質構評分、感官評分、吸水指數(shù)和水溶性指數(shù)分別為 314.75 mg/g、79.31、86.98、5.99 g/g、2.05%,均高于正交9組值,驗證了正交試驗正確性。
馬鈴薯淀粉因含有較多磷酸基團,可使大米糊漿黏度升高,透明度增加[30]。馬鈴薯粉的添加增加了大米的營養(yǎng)和風味,擠壓過程中,糊化度的提高改善了馬鈴薯擠壓米的黏彈性[31]與嚼性的不足。馬鈴薯擠壓米的吸水性、水溶性高于普通米,與Wang Ning等[32]所得結果一致。本試驗得到馬鈴薯擠壓米的最佳工藝參數(shù)為:螺桿轉速140 r/min,IV區(qū)溫度115℃、水分含量29%,此條件下擠壓得出的馬鈴薯米口感醇香。但擠壓過程不可避免伴有營養(yǎng)的損失,還需日后更加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