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厐思純
上世紀70年代末,時值“傷痕文學(xué)”獨步一時之際,流風(fēng)所及,遍及城鄉(xiāng)。劉心武的《班主任》、從維熙的《大墻下的紅玉蘭》、馮驥才的《鋪花的歧路》、周克芹的《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等小說,猶如一股股強勁的旋風(fēng),猛烈地沖擊著中國讀者的視覺與神經(jīng)。
時任貴陽第二十二中學(xué)語文教師的我對文學(xué)有著深厚的感情,早年曾有過當(dāng)作家的夢想,在我的心目中,美國作家杰克·倫敦筆下的馬丁·伊登是我學(xué)習(xí)的榜樣。我十分欣賞馬丁·伊登堅毅剛強、百折不撓的男子漢氣概,對他在短短的生命中孜孜以求、努力奮斗、遭受挫折、最終獲得了成功而懷著敬意。我相信自己具有馬丁·伊登的意志和決心,為了理想和改變命運,可以忍饑挨餓,遭受打擊,可以苦讀著述,遭人白眼。我認為:只要我不氣餒,不沮喪,頑強拼搏,最終會成為一個文學(xué)強人。
然而家父對我寫小說卻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小說家重在刻畫人物,講述他們的悲喜人生,這不僅要求作者了解社會各階層的生活,而且對社會矛盾有深刻的認識。而我雖然在社會中滾打多年,但對許多社會現(xiàn)象缺乏認識,若想在這方面有所作為,難度極大。雖然家父是民國貴州著名報人,有著豐富的寫作經(jīng)驗和人生閱歷,但畢竟文學(xué)與新聞不是一回事。對此,我不以為然,倔強地認定:
“我有人生體驗,有別人沒有的經(jīng)歷,我深信,憑著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在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上干出一些成績來?!?/p>
父親見我如此固執(zhí),亦不再堅持。生活有了方向,精神有了寄托,我不再彷徨,不再顧盼,全身心地投入寫作之中,辛勤地筆耕起來……
然而我把小說和電影劇本創(chuàng)作看得太簡單了,認為只要我傾注了精力,花了功夫,我一定在這方面有所收獲。殊不知我忽略了寫小說是門學(xué)問,謀篇布局、時代背景、風(fēng)俗人情、人物刻畫、情節(jié)鋪排、文字表述均十分講究,不是傾注精力,花了功夫就能隨心駕馭的。也不是“力雖不逮,心向往之”就能成功的。加之小說家必須有才情、有學(xué)識,有豐富的閱歷,還需有講述故事的天分,詳略得當(dāng)?shù)谋硎?。至于電影劇本的?chuàng)作就更加困難,不僅需要作者具備以上素質(zhì),還需懂得如何運用鏡頭、聯(lián)接情節(jié)、轉(zhuǎn)換時空和人物對話。這些是業(yè)余愛好者難以企及的。
我憑著一股熱情在學(xué)校的宿舍寫啊寫啊,然后將寫好的文稿寄往全國各地的文學(xué)雜志和電影制片廠。隨著一份份退稿單寄回,我滿口苦澀,無可奈何。但我不甘心,像屢敗屢戰(zhàn)的馬丁·伊登那樣,一旦確定自己的人生理想,就不顧一切地奔向目標(biāo)……
在此期間,我創(chuàng)作了《商品女性》等多篇短篇小說。前者訴說了一位把自己作為商品的女性,以美色為本錢,釣上了一位“造反英雄”,最終幻夢破滅。這個故事,語言辛辣,情節(jié)曲折,具有一定的時代批判性。
在一些朋友的鼓勵下,我將《商品女性》和另一篇《萬大爺》的文稿寄給了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文學(xué)所所長沙汀先生,希望得到他中肯的評價。
◎沙汀
沙汀先生是被魯迅先生譽為“最優(yōu)秀的左翼作家之一”,是當(dāng)代小說大家,亦是我欽仰的老作家。我在中學(xué)時讀過他的《在其香居茶館里》,小說大起大落的故事情節(jié),詼諧生動的人物語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半月后,終于有了回信。原以為沙汀先生會指出我作品的許多不足,哪知道展信一閱,沒想到他對《商品女性》予以極高的評價。其信恭錄如下:
思純先生:
昨日剛復(fù)一信,今天我所在單位,將尊稿清查出來了。 原來在我養(yǎng)病期間,許多外來函件都堆在那里,很少送我,這是為了讓我養(yǎng)病。
《商品女性》一篇已拜讀了,《萬大爺》還未看。我解放前常寫諷刺小說,但已多年未使用這項藝術(shù),所以讀起來感到新鮮、痛快。這主要當(dāng)然由于您筆鋒犀利,明快尖銳地揭露了“四人幫”作祟時出現(xiàn)的新生資產(chǎn)階級分子。當(dāng)代為轉(zhuǎn)給文學(xué)期刊。
幸釋錦注 ,敬禮!
沙汀
九月卄五日
可能是我的厄運還沒有到頭,也可能是這篇文章過于超前,《人民文學(xué)》《上海文藝》在不提任何退稿意見的情況下,就將稿子退回了我處。盡管這兩篇稿子落選了,但我感謝沙汀先生,感謝這位對中華文化有著高度責(zé)任感的老前輩,對我這位名不見經(jīng)傳的窮教師的關(guān)愛與提攜!
《商品女性》與《萬大爺》被人拒之門外后,我并不因為這次挫折而泄氣。這時,“瞎子阿炳”的故事引起了我的關(guān)注。
阿炳是民國年間無錫的民間音樂家,其命運的坎坷,傳奇的人生,十分動人;其《二泉映月》《聽松》等二胡佳作,膾炙人口,名揚于世。我想:如果以阿炳的經(jīng)歷和遭遇寫一個電影劇本,想來會有轟動效應(yīng)?經(jīng)過深思熟慮,我決定創(chuàng)作一個名曰《阿炳》的電影劇本
經(jīng)過數(shù)月的努力,《阿炳》的劇本終于完稿。至于劇本的質(zhì)量怎樣,是否符合拍攝要求,我心中無底。這時我腦中突然想起了一位電影界的名人,我早年心儀的偶像——珠江電影制片廠的陶金先生。
陶金先生是我欽仰的表演藝術(shù)家和編導(dǎo),是中國聞名遐邇的電影明星。我曾看過他與女明星白楊主演的《一江春水向東流》和《八千里路云和月》。其高超的演技,逼真而使人感動的形象,曾被美國同行和觀眾譽為“中國四十年代風(fēng)靡一時的影星”。我至今腦中還留存著《八千里路云和月》中的一個畫面,那就是音樂家高禮彬(陶金飾)在小閣樓拉小提琴的情景,感人至深,令人難忘。我想:陶金先生是資深的電影人,演過音樂家,不用說,他對我們的劇本的優(yōu)劣最有發(fā)言權(quán)。
次年三月,陶金先生給我回信了。他在回信中這么寫道:
厐思純先生:
你的《阿炳》劇本已收到多日,因為忙,遲至今日才寫信,抱歉!
一、這個劇本有意境,有感情。通過阿炳不幸的遭遇,反映出舊社會我國藝術(shù)家坎坷的命運。
二、人物比較集中,事件單純,阿炳周圍的幾個朋友也都樸實可愛。
下面提一點個人的看法:
一、情節(jié)的選擇與鋪排,流于一般平鋪直敘,重輕不分,缺乏節(jié)奏,應(yīng)該突出的地方與應(yīng)該略過的地方都平分秋色了。這就會造成結(jié)構(gòu)松散,故事拖沓。
要抓住幾個主要情節(jié),代表阿炳性格的愛與恨的,代表阿炳生活中(包括創(chuàng)作)的苦與樂的,要去著重的鋪排渲染,大力鏤刻,重墨濃彩,一般過場則應(yīng)點到為止一筆帶過。
阿炳的一生是悲慘的一生,在劇本的基礎(chǔ)上,我認為眼瞎、阿香死(阿炳情人)、阿炳死,這三個主要情節(jié)是戲的骨架,舊社會的種種壓迫是背景,用三點連成一線便是阿炳的一生,這三點是重點的重點,要全力以赴。
二、要通過音樂形象展示出阿炳的憧憬、理想和追求來,否則就不是寫音樂家了。
三、朱耀宗(反派人物)應(yīng)是個三朝元老的不倒翁,變色龍,用他貫穿反動力量,阿炳的死對頭。
四、楊云光(進步人士)的一條線可適當(dāng)壓縮。
五、阿炳的眼病要有伏筆,失明的原因要明確是受了朱耀宗的壓迫,阿炳沒有出路,心火到了眼里,因而失明。
六、阿炳、阿芳自小就有感情,阿炳眼瞎,阿芳堅決要跟阿炳成婚。阿炳因為愛阿芳之深,堅決拒絕阿芳,甚至為了阿芳的幸福,阿炳驅(qū)趕阿芳于門外,不許再來。
阿炳在悲殘的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在關(guān)心阿芳,常從朋友中打聽到有關(guān)阿芳的片言只語,心中祝禱阿芳幸福。
阿芳的死可以改在晚些時候,在解放前一二年,朱耀宗搖身一變而為接受大員,強迫阿芳為妾。阿芳投湖而死,這對阿炳是極為沉重的打擊。
解放后,阿炳通過琴聲奏出他的喜悅,想像中的出現(xiàn)了他心中深深愛著的阿芳,他們的相會,他們的歡樂,就在阿炳情感激動得達到頂點時,他的飽受舊社會的摧殘的一點點生命的火焰熄滅了。
我想通過這兩個人的愛情、命運、性格的描繪,去完成主題就比較清楚了。
以上幾點意見,供你參考。存疑難之處,可寫信來交換。盼你再接再厲,盼看到你的修改稿。
匆祝
教安!
陶金
二月二十一日
又及:
我的通訊處:
廣州延安一路132號東門304室
一位在國內(nèi)外享有盛譽的表演藝術(shù)家、編導(dǎo),竟然如此的平易近人,如此的誨人不倦,那么的令我敬重,備感溫馨!
按照陶金先生的教誨,我沉下心來,重新調(diào)整思路,力求改好劇本。正當(dāng)我興致盎然地修改劇本時,一位同事拿著一份報紙急匆匆地走進了我的寢室,見到我的第一句話就是:
“八一電影制片廠正在趕拍《二泉印月》,你的《阿炳》又撞車了!”
我又與別人的作品撞了車,數(shù)月的辛勞又成了泡影,我感到老天又給我開了一個玩笑。我再次遭到挫折,心中有些凄然。為了不讓別人看到我失望是神情,我強裝笑臉,平靜地說道:
“唐僧西天取經(jīng),歷經(jīng)十萬八千里,遭遇八十一難,何況我等世俗之輩!”
我嘴里雖然這么說,但是明白自己的功夫還沒有到火候,寫作的路上坎坷曲折,不是意想中的那么容易。今后惟有努力和持之以恒,我才有出頭之日……
如今我已韶華已逝,人生的滄桑已經(jīng)歷。對我而言,雖然一生沒能富貴顯達,功成名就,但也出版了幾本書,并忝為“文史學(xué)者”。然而每當(dāng)憶及往事,懷想早年奮斗時曾得到沙汀、陶金兩位前輩長者的提攜之恩,我不禁有所感思,難以忘懷!為了銘記這段難忘的情誼,特訴之成文,昭示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