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毅
曹文武,1973年1月生人,齋號抱冰軒、聽石齋。二級美術(shù)師。現(xiàn)為西泠印社社員、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黑龍江省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黑龍江省畫院研究員、黑龍江省篆刻委員會委員、黑龍江省收藏鑒評工作委員會委員、黑龍江海聯(lián)會文化交流委員會委員、哈爾濱市篆刻委員會秘書長。作品獲西泠印社第六屆篆刻藝術(shù)評展二等獎、西泠印社第五屆篆刻藝術(shù)評展優(yōu)秀獎、全國鐵路書法展一等獎、全國公安系統(tǒng)書法大賽二等獎、全國鐵路首屆篆刻展一等獎;入展全國第九屆書法篆刻展、全國第五屆篆刻展、全國第五屆中國書壇新人新作展覽、全國第七屆篆刻展、紀念建黨八十五周年全國書法大展、西泠印社首屆國際藝術(shù)節(jié)中國印大展、西泠印社第二屆國際篆刻書法作品大展、全國篆刻名家邀請展、全國第八屆篆刻展等展覽。
熟悉篆刻的人都知道,“西泠印社”在篆刻屆的分量,能加入該社對于一個從事篆刻藝術(shù)的人來說,這是莫大的榮譽,相當于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可謂“一經(jīng)品題,聲價十倍”,殆非虛言。
曹文武是西泠中人,是杰出的青年篆刻家,對于以往的成功,他只淡淡地說:“這大概要感謝命運的眷顧吧!”
筆者與曹文武交往有年,深知他的不易與堅持,個中滋味,實不足為外人道也!
文武家在巴彥,親友中并無從事篆刻之人,而他卻憑著興趣,只身來到哈爾濱,尋訪名師。那時,他在哈爾濱的鐵路部門供職,每月幾百塊的薪水,顯然難以維持他在藝術(shù)上的投入,但幸運的是,他遇到了一些良師,都曾給予他寶貴的藝術(shù)指導。從基本的奏刀技巧到理論研究,曹文武都悉心揣摩,一部《先秦古璽文匯編》幾乎被他翻爛。他從《王福庵印譜》入手,喜其清雅妍秀,而以先秦古璽為本,求新求變,可謂“妍秀古雅,一派生機!”
白石老人有詩云:“快劍斬蛟成死物,昆山截玉露泥痕。”此言篆刻應(yīng)注重節(jié)奏、線條、造型、氣韻之關(guān)系,能合于一者,即為上品。靜觀曹文武印作,其節(jié)奏舒緩,線條均勻流暢,造型奇巧,而復見古拙蒼茫之氣,殊非易事!
曹文武是一個有思考的篆刻家,筆者近來曾拜訪其“抱冰齋”,只見四壁圖書,滿目琳瑯。他的印稿都是用毛筆書寫,頗見“書寫性”,而這也是李剛田、王友誼等前輩一再強調(diào)的,篆刻為書法之延伸,如能將書入印,誠為佳作。筆者見其“業(yè)廣惟勤”印蛻,其造型取法于書,打破了傳統(tǒng)的印面構(gòu)圖,文字富于變化,頗見高妙!
作為篆刻家,曹文武也勤習書藝,其印屏題字往往親自書寫,與篆刻作品相得益彰,而他的“拓邊款”技藝也為他的篆刻作品錦上添花,時見其古茂淵懿也。
一代大家吳昌碩有云:“詩文書畫有真意,貴能深造求其通?!彼囆g(shù)雖有門類之分,但其主旨都是相通的,能為此者當卓然。
閑暇之余,我曾問及曹文武他的“抱冰齋”之得來。他淡淡一笑,說這是記錄了他探求藝術(shù)的艱苦經(jīng)歷。我深以為然。猛然想起《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有云:“足寒則漬之以水,冬常抱冰,夏還握火。愁心苦志,懸膽于戶,出入嘗之?!?/p>
我以為,這一段話,也可以說是真實地描述了曹文武往年的一些生活和創(chuàng)作狀態(tài)。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曹文武能夠成為“西泠印人”“北風五虎”之一,絕非偶然,而是他一步一步用心血走出來的!
齋號“抱冰”,心手雙清。藝高人美,文質(zhì)彬彬。社名“西泠”,百年嘉名。鳳舞龍騰,日月恒升?!熬湃纭毙奚?,不墜宗風。“徽、浙”同根,秦漢是承。古拙蒼茫,曼妙刀鋒。沖切并用,時見“鳥蟲”。鐵線玉箸,金石傳聲。六朝人文,氣象日新。與時俱進,筆墨為魂。千里陣云,萬里長風。長風破浪,揚帆遠航!
2019年7月14日于北國癡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