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曉琳 郭 倩 同煥玲/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應用電子學研究所
2007年,國際檔案理事會將每年的6月9日確定為國際檔案日。2013年,國家檔案局決定將每年的國際檔案日作為各級檔案部門的集中活動日。目前“6·9國際檔案日”已成為全世界檔案界最為盛大的節(jié)日,我國各級檔案部門也在檔案日期間策劃實施了各具特色的檔案宣傳活動,營造了濃厚的檔案宣傳氛圍。本文通過文獻調研的方法,以“國際檔案日”為關鍵詞,對中國知網(CNKI)收錄的200余篇論文及公開的網頁報道進行統(tǒng)計分析,概括近年來我國檔案部門在國際檔案日開展活動的情況及活動特點,并參照國外經驗提出優(yōu)化我國國際檔案日活動的建議。
廣場、社區(qū)、學校具有受眾面廣、公眾年齡跨度大等特點,檔案活動進廣場、進社區(qū)、進校園,能夠有效地擴大受眾面、提升檔案工作社會影響力;此外在這些場合開展活動,可采取多樣化的形式。2019年,臨海市檔案館在臨海市崇和門廣場舉辦檔案日系列活動,包括懸掛檔案橫幅、舉辦檔案文化展覽、現(xiàn)場講解檔案知識、發(fā)放檔案館宣傳冊、派送環(huán)保袋等。2018年,甘肅省檔案局舉辦“6·9國際檔案日”宣傳活動,組織蘭州財經大學學生觀看《蘭州空戰(zhàn)》《檔案里的玉門》等檔案類影視作品。較為新穎的是,2019年,無錫市檔案史志館開展了檔案宣傳進校園活動,征集全市青少年的“夢想檔案”共2000份,寄存到檔案館,待10年后再開啟?;顒觽鞑チ藱n案知識,并引導青少年學生自覺將“中國夢”與“我的夢”相結合。
檔案專題講座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邀請業(yè)界專家學者,針對檔案專兼職人員,圍繞具體的工作實踐舉辦的專題講座,可圍繞檔案信息資源開發(fā)、檔案法規(guī)宣傳等主題舉辦講座,如2013年南京市檔案局舉辦了“史料開發(fā)與檔案文化傳播”專題講座[1]、2017年國家檔案局舉辦了“從檔案史料看北京城市結構調整”專題講座等。部分有條件的省市檔案部門還邀請了國外檔案專家前來做檔案工作專題報告,如2018年北京市檔案館邀請了德國、瑞士、西班牙等國檔案館的館長作學術報告,此舉開拓了檔案工作者的眼界。另一類是檔案部門面向社會公眾舉辦的檔案工作普及講座,內容包括家庭檔案建檔、照片檔案保存及修復等,如2016年唐山市檔案局在社區(qū)舉辦了家庭檔案建檔培訓講座[2];2017年煙臺市檔案局在魯東大學舉辦了“檔案,照亮回家的路”講座,向大學生普及學籍檔案的組成、檔案的作用等知識。
舉辦檔案專題展覽已成為檔案館在國際檔案日期間的必備活動,檔案館基于館藏特色,深入挖掘檔案資源,舉辦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檔案專題展覽,如2013年鎮(zhèn)江市檔案局舉辦了“城市記憶、千年鎮(zhèn)江”珍貴歷史照片展覽。檔案部門還可以聯(lián)合其他部門,就某一主題舉辦展覽,如2016年河北省檔案局與河北省委黨史研究室聯(lián)合舉辦了“輝煌燕趙黨旗飄揚”河北黨史圖片檔案文獻展、2019年北京市城建檔案館聯(lián)合北京市方志館舉辦了“古都新韻——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北京街巷胡同風貌展”等。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檔案展覽已不再局限于“線下”,很多“線上”展覽應運而生,如2018年北京首旅集團、北京市建筑設計院等單位就利用集團網站平臺和集團微信公眾號舉辦了網上檔案展覽,點擊量逾萬[3]。
為擴大受眾范圍,檔案部門越來越注重利用電視、報刊、微博、微信等平臺開展檔案宣傳,打造全方位、立體式的宣傳格局,如2013年常州市檔案局在城市戶外顯示屏上宣傳國際檔案日;2016年河北省檔案局在國際檔案日期間正式推出“河北檔案”官方微信公眾號,并進行檔案宣傳;2017年青島市檔案局開發(fā)了“青島歷史知識庫”微信小程序,并拍攝制作了檔案微電影《跨越時空的對話》;2018年瀘州市檔案局與瀘州電視臺合作,制作專題電視片,講述瀘州機場的前世今生。
邀請普通民眾參觀檔案館,能夠讓公眾深入了解檔案館功能,現(xiàn)場體驗現(xiàn)代化的檔案管理,拉近公眾與檔案的距離。如2019年淄博市檔案館將查檔服務大廳、檔案庫房、特藏室等向社會公眾開放,市民可憑身份證等有效證件參觀[4]。檔案館還安排了互動性、體驗性較強的活動,如2017年北京市檔案館組織開展了檔案修裱展示、查檔咨詢與體驗、檔案編研成果展示等活動。
國際檔案日是檔案人的特有節(jié)日,也是宣傳檔案人的最好契機。2013年常熟市檔案學會制作了《我們的節(jié)日》,宣傳常熟檔案人樂于奉獻、奮發(fā)向上的精神風貌;2015年山東省檔案局開展了“齊魯最美檔案人”評選活動;2018年北京市平谷區(qū)檔案局制作了《我是擔當?shù)臋n案人》主題宣傳片等。這些活動增進了普通民眾對檔案人的了解,也提升了檔案人的職業(yè)認同感及自豪感。
國際檔案日期間可圍繞檔案學、檔案法律法規(guī)、檔案業(yè)務工作等內容,組織檔案知識競賽活動,活動形式不必拘泥于傳統(tǒng)的紙質答題,可借助電視等媒體開展,如2015年湖南省岳陽市開展的全市檔案法律法規(guī)知識電視競賽;還可借助微信答題小程序開展,使活動更具趣味性、互動性,也更符合年輕人的習慣。舉辦有獎競猜也是一個比較好的辦法,能極大提高群眾的參與熱情,如2017年北京市檔案局推出的“老照片,你來猜”有獎競猜活動[5]、2018年五糧液集團開展的“見證五糧液公司30年‘依法治檔’發(fā)展歷程”有獎答題活動,就是有獎競猜活動。獎品可以是獎金,也可以是別具特色的檔案編研成果、檔案紀念品等。
多地檔案部門創(chuàng)新檔案法律法規(guī)的宣貫形式,在國際檔案日期間利用漫畫、動畫的形式宣貫,如2015年長沙市檔案局監(jiān)制了《漫畫解讀〈檔案管理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規(guī)定〉》、2017年北京市檔案局發(fā)布了《檔案連著你和我》動漫視頻等。也可利用國際檔案日這一契機發(fā)布或宣傳地方性檔案條例,如2013年無錫市檔案局宣傳《無錫市檔案管理條例實施辦法》、蘇州市檔案局發(fā)放最新修訂的《蘇州市區(qū)便民查檔手冊》等。還可以公開檔案目錄,如每年國際檔案日期間北京市檔案館都會集中開放一批檔案,并公開部分檔案文件級目錄及全文。
可關注國外檔案部門在國際檔案日期間開展活動的情況,借鑒其經驗,使我國檔案日活動的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如英國舉辦“探索你的檔案周”(Explore Your Archive Week)主題活動,邀請知名人士擔任活動的形象大使,提升公眾的關注度;檔案人員錄制視頻,介紹他們對檔案的看法、分享檔案工作經歷;進行跨界合作,檔案館聯(lián)合博物館、美術館、企業(yè)、大學和有關協(xié)會,開展線上和線下活動,活動類型多,公眾參與熱情高[6]。一些國家非常注重營造節(jié)日的氛圍,如將檔案元素噴繪在公交車車身上、檔案館工作人員身著印有國際檔案日元素的服飾、制作國際檔案日蛋糕等[7]。
相較于圖書界的世界讀書日、文博界的國際博物館日,國際檔案日的年限還很短,知名度也相對較低。因此可以關注國際博物館日、世界讀書日在主題設置、吸引受眾方面的經驗。國際博物館日始于1977年,在主題設置方面經驗豐富,如2012年其主題為“處于變革世界中的博物館:新挑戰(zhàn)、新啟示”,因此檔案界可以在國際檔案日期間展示檔案領域的新變化、新發(fā)展,讓公眾了解檔案工作與以往有什么不同、檔案工作的現(xiàn)在及未來發(fā)展方向等,打破公眾對于檔案的固有印象。世界讀書日始于1996年,在吸引受眾方面有很多先進做法,如舉辦圖書漂流、全民讀書薦書、書店圖書館讀者聯(lián)動等活動,還有一些游戲闖關活動,集游戲形式、檢索技能和圖書館知識于一體,讓參與者在游戲中掌握檢索知識、了解圖書館功能,寓教于樂,公眾參與感與體驗感都很好。這些活動模式值得檔案界學習。
要打造國際檔案日品牌活動,不斷推進品牌建設。上海市檔案館的做法值得借鑒,它將檔案館日系列宣傳活動做成了品牌,活動已成為上海檔案部門傳承上海記憶、宣傳檔案工作、傳播檔案文化的綜合性品牌項目,成為上海文化事業(yè)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要做好前期調研,通過各種途徑掌握公眾的需求,讓檔案日活動選題更有意義,提升公眾的參與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