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河勇│文
浙江義烏市后宅街道下金村,322 008
影響蜂產品收入的主要因素是:蜜源、天氣、群勢這三大要素。天氣是否適宜蜜蜂采集,純屬碰運氣,誰也無法左右;蜜源尚有選擇余地,但轉場費用多,尤其遇到農作物大面積噴農藥、氣象性災害等,臨時避災性轉場,難度也較大;最便于蜂農調控的是自己蜂場的蜜蜂群勢。無論中蜂、西蜂,一旦產生強烈的分蜂熱,初始階段則出現大量的雄蜂脾,使原本投入采集和釀造的工蜂轉而筑造雄蜂脾、哺育雄蜂。從養(yǎng)蜂效益上來講,造成了很大的哺育浪費,后期會出現出勤懈怠。盡管繁花似錦,也造成蜜粉歉收。最后出現雄蜂出游,分蜂露頭,則造成“一分為二”,甚至一分多群。
雖然說,很難杜絕分蜂,但熟練掌握分蜂特性后,可延緩分蜂的發(fā)生,達到預期的強群采集、增產豐收目的。可以一直拖延蜜源將盡的尾期再分蜂。既豐收了蜜粉,又增加了群數,兩不誤。
眾所周知,大量的雄蜂出房也是引發(fā)分蜂熱的主要因素。如果能因勢利導,適時割除雄蜂脾,對延緩分蜂熱十分明顯。那么,是蜂王剛產上雄蜂卵就開始割除,還是等卵孵化成幼蟲,封蓋后再割除,或是到雄蜂出房時再驅殺呢?如果于雄蜂卵期就割除,那么蜂群由于分蜂“心切”,工蜂晚上就“加班加點”筑造出薄薄的雄蜂脾,次日就可見蜂王又已產上雄蜂卵了。這樣,反復多次而過早地剔除雄蜂脾,雖然能延緩分蜂,但是付出的人力相當可觀,尤其是大型蜂場,投入勞力更大。這種過早反復割除的另一個更為嚴重的后果是,由于割脾干擾蜂群的次數過頻,不僅耽誤了工蜂的巢內外工作,更麻煩的是,蜂群產生了極大的恐慌和抵觸情緒。開箱查看蜂況時,巢內秩序很亂,兇猛追蜇周邊的人畜,擾民,還會出現防不勝防的突然分群現象,即蜂王剛在王臺基上產下卵,就自然分群出逃。正常情況下,應該是處女王即將出房,至少是王臺即將封蓋后,才會發(fā)生自然分蜂。所以說,何時剔除雄蜂脾,是大有講究的。
據筆者多年的實踐嘗試認為,最為適宜的割除時機是在第一批雄蜂蛹即將出房時。因為雄蜂從卵開始至出房所需24日,比工蜂多幾天。蜂群開始筑造雄蜂脾期間,出勤還是很勤的,也就是近20天的時間內,留下雄蜂蛹,可安撫蜂群情緒。避免多次過早地割除雄蜂脾,屢割屢造的浪費。由于割脾間隔時間長,雖然割除脾面數量會大些,但割除次數少,不會激怒蜂群,極大地維護了蜂巢內秩序。同時割除雄蜂房的巢脾,可與其他無分蜂情緒的蜂群的巢脾(無雄蜂房巢脾)調換一下。因別群中無割痕空缺的全工蜂房巢脾,調入本群后,工蜂雖然有筑造雄蜂房的意圖,但其改造難度相對較大,尤其是陳年老舊巢脾,房孔內繭衣層次多,堅韌難改,更大程度地避免了雄蜂房的筑造數量,通常只能在巢脾下兩邊角和最下端加造一小層。對調巢脾的前提是雙方必須都是健康無病的蜂群,否則極易引發(fā)交叉感染,得不償失。調進本群的子脾最好還是卵蟲脾,調出的則是封蓋子脾為好,這樣能更好地互補,即調入卵蟲脾會給本群增加哺育強度,有利于抑制分蜂情緒,而調出的老熟子脾,新蜂很快會出房,以增強別群的群勢。
當然,若是等雄蜂出房后再驅除,損失更大,更耗時耗蜜,因為雄蜂食量比工蜂大得多。大量的雄蜂情緒興奮、進出活躍,巢門擁擠、巢溫增高,會促進分蜂。因此,適時剔除雄蜂脾,對抑制和延緩分蜂是最為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