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9日,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落成,屹立在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南側。遺址之上,二里頭考古遺址公園及配套設施為世界游客開啟一扇了解“華夏之源”歷史的大門。二里頭遺址距今3800~3500年,1959年由史學家徐旭生發(fā)現(xiàn),是經考古學與歷史文獻學考證的中國最早王朝——夏朝中晚期的都城遺存。經過60年的科學考古發(fā)掘,二里頭遺址有多項重要發(fā)現(xiàn),青銅器、陶器、玉器、綠松石器、骨角牙器等2000余件藏品,集中展示了二里頭遺址作為“華夏第一王都”的豐富內涵。開館首日,博物館接待游客"/>
嚴君
時事引讀 >>
2019年10月19日,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落成,屹立在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南側。遺址之上,二里頭考古遺址公園及配套設施為世界游客開啟一扇了解“華夏之源”歷史的大門。二里頭遺址距今3800~3500年,1959年由史學家徐旭生發(fā)現(xiàn),是經考古學與歷史文獻學考證的中國最早王朝——夏朝中晚期的都城遺存。經過60年的科學考古發(fā)掘,二里頭遺址有多項重要發(fā)現(xiàn),青銅器、陶器、玉器、綠松石器、骨角牙器等2000余件藏品,集中展示了二里頭遺址作為“華夏第一王都”的豐富內涵。開館首日,博物館接待游客達3.8萬人次;由于觀眾的參觀熱情特別高,本應是閉館日的10月21日也正常開放。截至10月27日,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接待游客超過11萬人次。
素材鏈接 銅和夯土的使用與遺址內涵契合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最顯眼的建筑材料以紫銅和夯土居多。博物館的外墻底部為夯土,中上部包括整個屋面為做舊的紫銅,整個建筑像一座“破土”而出的宮殿。
二里頭遺址發(fā)現(xiàn)創(chuàng)下許多“中國之最”,其中一“最”就是發(fā)現(xiàn)了這里擁有中國最早的青銅器鑄造作坊,因此,在博物館建筑材料的選擇上,將整個建筑用古銅色的銅板覆蓋。此外,整個博物館的夯土墻面積有近4000立方米,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體夯土建筑。二里頭遺址是土遺址,遺址的宮城內外也先后發(fā)現(xiàn)多座大小不同的夯土建筑基址。
【適用話題】文明起源 文化遺產 文化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