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美娜
(太原學院外語系,山西太原 030000)
在整個英語翻譯活動中,要確保翻譯活動實現應有價值,就應該順應跨文化交際環(huán)境下翻譯活動開展的基本要求,在確保文化交流實效性的同時,實現本質性傳遞與融合。在英語翻譯過程中,想要實現對翻譯內容的最佳傳遞,除了要從消除語言差異出發(fā),也要注重對翻譯內容的本質內涵與多種價值進行分析,結合實際交流情況,選擇合適的翻譯方法與技巧。特別是要結合具體語言交流與應用,真正推進英語翻譯創(chuàng)新。
茶文化是我國與世界開展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之一。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在開展文化交流過程中,茶文化不僅成為多元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和內容,更是文化傳遞與思維詮釋的重要平臺。通過對不同國家的茶文化形態(tài)進行對比、研究,從而為多元文化交流與傳遞提供重要素材和載體。中西方茶文化形成于不同歷史時期,加上中西方發(fā)展茶文化的基礎環(huán)境也存在諸多差異,這些復合型因素,都成為當前我們對比兩種茶文化的重要內容。
茶在我國先秦時期形成,并且在隋唐時期正式融入大眾社會生活之中,成為一種獨立、系統化的文化形態(tài)。在近代社會,尤其是“世界一體”之后,茶文化與“航海文明”一起傳入世界各地,從單一的中國文化元素升級為世界茶文化體系。特別是在英國,實現了茶文化的再塑造。但是在對中西方茶文化進行具體分析時,我們應該看到兩者存在層次化、系統化的差異性,這一差異從本質上看,源自不同的自然環(huán)境因素。其一,我國是茶葉的重要產地,西方多數國家并不生產茶葉,更多依賴茶葉的進口。因此,在大量茶葉貿易活動中,豐富了其本身對茶葉和茶文化的新認知與理解。但是我國更多是一種茶文化的原生態(tài)。其二,我國是以溫帶、亞熱帶氣候為主的地區(qū),溫度適宜,氣溫相對較高,這一自然環(huán)境,就更適合綠茶的飲用與品嘗,所以,我國的茶文化更多是以綠茶為主的文化。當然,也有部分紅茶、花茶等等。但是,西方國家較為寒冷,紅茶是其飲茶過程中的首要選擇。品味不同類型和不同風格的茶葉,其背后所形成的不同茶文化理解與認知,就存在實質性差異??傊?,正是因為中西方茶文化形成于不同的自然環(huán)境生態(tài)之中,從形式上,就決定了中西方茶文化之間所存在的客觀差異。
實際上,中西方茶文化雖然都與“茶”相關,但是兩種茶文化的表現方式和內涵理念都有著實質性差別。造成這一現狀的根源是多樣化的,在對該問題進行具體理解時,我們不妨從形成中西茶文化的社會背景出發(fā)。其一,中西方茶文化的差異在于形成于不同時代背景。作為一種綜合性文化,茶文化是從飲茶習慣出發(fā),融入具體環(huán)境所形成的文化體系。我國的茶文化是源自封建時期的文化形態(tài),此時社會生產力相對有限,加上生活以“清修”為主。而西方茶文化則主要形成于近代社會,尤其在工業(yè)革命之后,在資本積累極其豐富的時代環(huán)境下,西方茶文化的內容更加豐富,飲茶過程更加奢華,尤其是“下午茶(afternoon tea)”更是以內容豐富、奢華為主。其二,中西茶文化的差異在于該文化的傳播根源存在差異。我國茶文化雖然早期是在貴族生活中傳播,但是在唐朝以后,尤其是社會生產力不斷發(fā)展之后,實現了茶文化的大眾化發(fā)展,所以,我國茶文化是一種大眾性文化。茶葉在傳入西方之后,主要有貴族品嘗、享用,所以,該文化有著濃厚的貴族氣息。比如,在西方茶文化中,包含了豐富的社會禮儀與文化氣息。其三,中西方茶文化的差異表現為內容、內涵的差異性。我國茶文化是世界上茶文化體系最豐富的文化形態(tài),從淺層次的茶葉產品類型,再到與茶相關茶藝、茶畫和茶詩歌藝術,以及茶文化內涵等等,構成了完善的茶文化鏈條。但是西方茶文化則不同,作為一種傳入性文化,茶文化與原文化之間的融合程度相對較淺,即使形成了相關文化形態(tài),也僅僅在部分范圍內進行傳播,影響力相對有限。
為了更好地開展英語翻譯活動,可以選擇合適的翻譯材料作為研究切入點。研究英語翻譯過程中存在的中西方茶文化差異性,不僅加深了我們對翻譯實踐的理解與認知,同時也讓人們對語言應用形成了更全面的理解。
英語翻譯過程中中西方差異化表現是多層次的,除了基礎性詞匯、語法存在差異外,實際上,其語言習慣也存在多樣化差異。因此,在具體的英語翻譯過程中,要結合多種語系的差異性、表達方式的差異化等多種因素。在具體英語翻譯過程中,對其翻譯內容的內涵和本質內容進行全面描述,通過充分考慮大眾的語言應用習慣和常用的語言表達方式,進而讓英語翻譯實現最佳效果。在具體英語翻譯過程中,應該保證翻譯內容與目標之間呈現一致性,通過使用翻譯技巧和方法,真實再現翻譯內容,實現英語翻譯的綜合價值??陀^的看,中西方茶文化中,受到語言表達習慣的差異影響,往往對同一種茶文化詞匯或者內容,都有著不同的表達形式,比如在關于“紅茶”的名稱描述上,就存在多種表達方式。英語中關于“紅茶”的翻譯為“black tea”,并非直接英譯的“red tea”。這一現象的根源與大眾的語言習慣與表達方式差異,有著重要關聯。此外,在詞匯、語法和句子表達等多個方面,中西方茶文化表述中,都存在復雜性差異。
實際上,中西方茶文化的差異,源自文化內涵與實際應用上的差異。因此,在具體的英語翻譯過程中,應該根據中西方茶文化的內涵、實際翻譯需要等多種內容,來選擇最合理的翻譯方法,確保翻譯結果符合內容實際,并且能夠被大眾所理解和接受。在傳統的英語翻譯過程中,往往過多關注翻譯材料的表面意思,忽略了翻譯內容的文化內涵。在文化內涵詮釋與翻譯實際應用相結合方面,缺乏有效融合,尤其未能尋找到合理的融合點,影響了英語翻譯的實際效果。實際上,語言翻譯與交流應用的最終目標,并不在于簡單的消除語言差異,關鍵在于通過語言內容的合理轉化,從而實現理想的語言應用效果。中西茶文化之間的差異是一種本質文化上的差異,因此,聚焦內涵差異,融入實際應用需要,將是從本質上實現英語翻譯的最佳效果。
從中西方茶文化的具體對比中,可以看到語言翻譯與交流過程中,想要實現最佳效果,就需要充分注重以實際應用為基礎,選擇合適的翻譯方法,并且結合實際需要對翻譯活動進行補充,確保翻譯內容實現準確、等價傳遞,實現英語翻譯的最佳效果。
在英語翻譯過程中,從中西方茶文化視角出發(fā),需要注重使用現代化的翻譯技巧與交流理念,靈活傳遞翻譯材料內容。尤其要從文化的差異性對比出發(fā),通過構建科學完善的翻譯體系,發(fā)揮現代翻譯技巧的應用優(yōu)勢,靈活選擇翻譯方法,融入文化體系的綜合內涵,真正有效的傳遞翻譯內容。當然,在具體英語翻譯過程中,應該注重對翻譯材料的文化內涵進行全面剖析,杜絕機械翻譯,在不斷創(chuàng)新的基礎上,詮釋科學完善的翻譯機制,利用中西方茶文化的差異與對比,從而為英語翻譯提供有效支撐。
消除文化上的差異與不同,已經發(fā)展成為當前具體文化交流過程中,對翻譯活動的綜合需要。根據目前英語翻譯活動的表現狀況看,主要有直接翻譯、按照意思翻譯等多種類型的翻譯方法。因此,在英語翻譯過程中,我們需要在確保精準翻譯原內容的基礎上,綜合考慮文化交流活動的整體性訴求,確保原有內容的“等值傳遞”,發(fā)揮語言交流的優(yōu)勢,凸顯英語翻譯活動的多樣性交流需要。
在中西方茶文化交流過程中,與茶相關的術語相對常見,想要實現理想的翻譯效果,就必須注重對規(guī)范術語的普及與推廣。通過不斷完善翻譯體系,從而實現英語翻譯的最佳效果。在當前大眾對健康養(yǎng)生重視程度不斷提升的時代背景下,茶及茶文化的影響力不斷提升,中西方茶文化想要在多元文化環(huán)境下實現全面合理的交流與傳播,就需要統一翻譯規(guī)范與術語標準,從而為真正消除英語翻譯的差異,提供實質性幫助。
當前,在立足中西茶文化的對比性,具體開展英語翻譯過程中,要注重構建完善的英語翻譯體系。通過對中西方茶文化的差異性進行綜合對比,從而為英語翻譯活動尋找到全新視角,實現翻譯活動的規(guī)范化與內涵化地開展。同時,在英語翻譯時,要注重結合具體的翻譯內容,將中西方不同的語言習慣和語言交流機制相結合,增進翻譯內容的文化底蘊,實現理想的英語翻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