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慧
(中國計量大學人文與外語學院,浙江杭州 310018)
茶文化中蘊含的哲學思想具有深刻的精神內涵,也是一種為人處世的態(tài)度,給人們提供了有意義的借鑒。哲學是一門抽象的學問,它是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社會科學。人生哲學是茶文化中的核心價值思想之一,表現(xiàn)出積極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和價值取向。若想深刻理解掌握茶文化中的人生哲學,需要人們全身心地進行感悟,與此同時也需要人們從傳統(tǒng)茶文化經典著作中進一步挖掘和探究。唐代的陸羽被后人尊稱為茶圣,他所寫的傳世經典《茶經》在我國茶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恫杞洝分胁粌H僅記載了全面的茶葉品種和茶藝藝術,另一方面也向后人展示了茶文化中所蘊含的人生哲學思想理念和一些重要的價值觀,這部著作也是我國古代茶文化發(fā)展成熟的一個重要標志。
陸羽創(chuàng)作茶經是具有特殊的社會背景的。眾所周知,中國的茶文化是一種大眾文化,茶葉飲品在中國社會中非常普及,古代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可以輕易地獲取茶葉制品,社會大眾都可以享受到茶文化所帶來的福利和愉悅。這跟西方茶文化是有著巨大的差異的,茶文化在西方社會中屬于一種小眾文化,茶葉在西方人眼中是一種非常奢侈的產品,往往只有社會上層人士才有條件享用。西方茶文化也被視為一種高貴的文化,其受眾面往往只是限制在社會上層,遠遠沒有向中國這樣普及到全社會。我國從陸羽所創(chuàng)作的茶經可以看出,其本人對茶文化有著深刻的理解和認知,尤其對中國茶文化的發(fā)展脈絡和歷史演化進程更是了如指掌。茶經中不但體現(xiàn)出了中國茶文化中所包含的哲學思想,而且還體現(xiàn)出了作者本人對茶文化的獨特見解和思維模式,這對于我國進一步深刻研究茶文化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和樣本。
《茶經》是一種以茶文化為依托的著作,這部作品集中向世人展示了中國茶文化的獨特魅力,很多外國友人正是閱讀了這部茶文化作品后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甚至有人遠渡重洋來到中國,親身領略和學習包括茶文化在內的中國文化。絲綢之路打開了中國和西方世界貿易來往的通道,中國的瓷器、絲綢和茶葉制品等通過這條古老的通道遠銷海外,讓西方人驚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茶文化作為中國文化的典型代表,在西方世界中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恫杞洝穯柺酪郧埃袊牟栉幕胁]有一部能夠體系化論述的著作,很多重要的茶文化思想都是支離破碎的,沒有形成體系化和規(guī)范化,但是陸羽創(chuàng)作的《茶經》改變了這一局面,《茶經》中不僅僅包含著茶文化中的核心思想,也借鑒和吸收了中國傳統(tǒng)儒家思想和佛家思想以及道教思想等等,形成了更深層次的茶文化理論和體系。
這些思想理論并不是空洞的,而是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實踐性。例如,儒家思想強調的和諧思想,主張人與人之間要和諧相處,盡量避免矛盾和沖突,凡是多為別人著想,懷有家國思想,不但要關心個人利益,更要關心國家利益,甚至為國家和民族犧牲個人利益。這與西方社會的價值觀也存在著一定的差別。西方人由于在歷史發(fā)展、社會背景、文化理念等方面與中國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其文化理念和價值取向跟中國也有一定區(qū)別,西方人重視個人利益,主張私有權利神圣不可侵犯。因此,在面對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發(fā)生沖突時,西方人往往不會選擇犧牲自身利益而保全大局。但是在中國,一旦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產生沖突,一般都會義不容辭地選擇維護國家利益。《茶經》中蘊含著為人處世的相關原則和理念,中國人更加傾向于味道清單的茶葉,例如綠茶等,這跟中國人的性格特征具有重要關系,中國傳統(tǒng)儒家思想提倡中庸之道,強調平時為人處世要保持謙和禮讓,不要咄咄逼人,否則就是遭到其他人或者社會群體的反對。正所謂“槍打出頭鳥”,講的也就是這個道理。《茶經》認為,人們在飲茶過程中要保持心態(tài)平和穩(wěn)定,摒棄浮躁不安的情緒,唯有如此才能領會到茶文化中的魅力。
《茶經》中體現(xiàn)出來的哲學思想更多的是一種為人處世的態(tài)度和行為規(guī)則以及相關的價值觀念,對于我們的工作、學習、生活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喜歡茶文化的人往往內心平靜、道德高尚、舉止優(yōu)雅,這與他們的人生態(tài)度和價值取向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做到心平氣和才能在飲茶過程中更加深入地思考人生、感悟人生,從而進一步得到人生境界的升華。
茶文化經歷千年而經久不衰正是因為其有著深刻的價值內涵和廣闊的文化外延,并且還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使得一代代飲茶人能夠從中得到啟迪和感悟,并理論聯(lián)系實際,利用這些哲理指導自己的行為舉止,收獲成功的人生,這也是茶文化的重要價值所在。一種文化必須具有實際指導意義才能夠得到長久的發(fā)展和演化,否則必將被后人所摒棄和遺忘,只有做到符合時代的發(fā)展要求,才能在新時代中煥發(fā)出生機和活力?!恫杞洝敷w現(xiàn)出的為人處世哲學具有很強的指導價值,主張人生要學會坦然和豁達,不要為小事而斤斤計較。人生要有格局,目標要長遠,要學會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不能因為一時沖動而輸了大局。這些就體現(xiàn)出了一種人生態(tài)度,成大事者,必然不拘小節(jié)、心胸寬廣,并擁有很大的人生格局。當然,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必然存在著種種缺點。但是,即使擁有不完美的人生,也要堅定信心。蘇武牧羊,背井離鄉(xiāng),在一個十分荒蕪的地方放牧,顛沛流離。但是,這種人生的逆境并沒有摧毀他的信心,反而堅定了他的信念一定要堅強地活下去。正是因為他內心的信念,才支撐他一路艱難地走下去。這跟《茶經》中的哲學思想也是相契合的,提倡我們不能輕易被困難和挫折擊敗,而是要樹立強大的信心,堅定理想信念,迎難而上,百折不撓,只要堅持就一定能夠獲取最后的成功,獲得滿意的人生。
中國茶文化是歷經漫長的發(fā)展歷史而形成的一個較為獨立的文化體系,茶文化體系是以物質元素即茶葉為載體的,并在其中融入了很多哲學思想理念以及其他中國文化元素。若要深刻理解和領會中國茶文化思想中的哲學價值觀,務必要站在整個中國文化體系的角度,只有這樣才能以一個宏觀的視角領略中國茶文化的獨特魅力。中國的茶文化雖然在狹義上來說是自成體系的,但是必將茶文化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重要一環(huán),茶文化中也同樣包含著其他很多文化思想元素,也就是說,中國茶文化的外延是十分廣闊的,這與西方茶文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由此可見,中國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是具有特定的歷史文化背景的,即中國茶文化是建立在幾千年歷史文化的底蘊基礎之上的,這也是中國茶文化經久不衰的關鍵所在。
從客觀角度來看,中國古典茶文化中所蘊含的哲學思想是在長期的發(fā)展過程中沉淀下來的精華,是經歷漫長時間的考驗的,猶如千錘百煉后的金子,彌足珍貴。因此,茶文化中的這些哲學思想對我們來說具有很強的指導價值,如果能夠充分研究并利用其指導實踐,一定能夠發(fā)揮出重要的價值。任何理論和思想一旦脫離了實踐都不會具有生機和活力,其生命力也會逐步衰弱。以《茶經》為代表的中國茶文化歷久彌新,就是因為它的指導意義,能夠讓我們充分感受到包括茶文化在內的整個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和歷史悠久。茶文化中的哲學思想與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交相輝映。在茶文化中,飲茶人要做到內心平靜,行為舉止優(yōu)雅。當與其他人一起飲茶時,則要做到互相謙讓、禮貌待人、以理服人。中國的茶文化是一種大眾文化,不論社會上層還是社會底層都對茶葉情有獨鐘,而且都非常重視茶文化的理解和運用,茶葉已經成為中國人日常不可或缺的重要飲品。在茶文化形成的過程中,各種文人雅士對茶文化的傳承作用顯得尤為重要。文人雅士本身具有比較高的素養(yǎng),在飲茶過程中更能夠充分理解茶文化的魅力和內涵,傾向于創(chuàng)作與茶有關或者與心情有關的詩詞歌賦。有些文人墨客同時也分屬于不同的思想門派,在飲茶過程中可以充分思考感悟,將茶文化與自身文化深入結合起來,推動茶文化的縱深發(fā)展。
《茶經》中不但蘊含著為人處世的原則,還包含了豐富的法制思想,同樣也為人們提供了一定的指導借鑒意義。古代法家思想在中國茶文化中也有特定的體現(xiàn)。茶文化中主張“和為貴”,鼓勵人們要與世無爭、和平相處。這其實是與法制思想中的“和”理念是不謀而合的。在司法理論中,“和”也是法制思想的重要方面,司法是為了定紛止爭而設計的,其目的就是維護社會的正常秩序,保護人們的合法權益。但是,在實踐中司法資源是十分有限的。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各種民事商事活動日益頻繁,在這種情況下,民事糾紛、經濟糾紛等必將越來越多,司法資源不足的矛盾也會逐步凸顯出來,形成了越來越尖銳的社會矛盾。中國的司法體系中,和解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制度設計,和解在中國民事司法領域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梢哉f,正是因為有了和解制度,才能使得司法資源短缺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叭f事和為貴”,在中國人的價值理念中,“和”是為人處世的重要標準,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更好地融入中國社會,才能獲得融洽的社會關系。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和中國法制進程的不斷推進,訴訟越來越多地被社會公眾所接受,但是即便在這種背景下,和解仍然會在中國的民事司法領域中繼續(xù)發(fā)揮不可替代的作用,這跟中國人的傳統(tǒng)價值觀念是密不可分的。
同時,《茶經》中的茶藝是茶文化中的精髓所在。茶藝是一門行為藝術,這門藝術具有非常強的程序性,即茶藝的表演過程要遵循一套完善的規(guī)章程序,一旦失去了茶藝程序,茶藝也將失去其原有的魅力。由此可見,程序意識在茶文化中占據有重要地位。注重程序也是法制思想的核心,在法制理論中,實體正義和程序正義具有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共同構建其法制公平正義。沒有程序正義的實體正義是不存在的。同樣,沒有實體正義的程序正義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在司法實踐中,設置有一審、二審、再審等環(huán)節(jié),就是為了將司法權力關在司法制度的框架內,讓司法公權力嚴格按照規(guī)定的程序運行,最大限度地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這也是程序正義的重要體現(xiàn),表明了茶文化中的程序性和法制思想中的程序正義的本質內涵是相同的。
通過分析《茶經》中體現(xiàn)出來的哲學思想可以領略到中國茶文化中的哲學思想的魅力,并且能夠給人更多的啟示和感悟。在當今這個時代中,茶文化中所蘊含的這些哲學思想顯得更加彌足珍貴,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決人們普遍存在的浮躁心理。通過研習《茶經》以及其他古典茶文化著作,可以使得人們的內心變得平靜,更多地思考和感悟出人生真諦,更加重視和追求人的價值。因此,陸羽所著的《茶經》在當代也具有很強的實踐指導意義,依然是中國茶文化中的寶貴精神財富。為了中國茶文化在當代能夠得到進一步的傳承和發(fā)展,應當充分研習和掌握茶文化中的精髓思想,努力推廣和傳播,并且積極為其注入時代內容,使其在新時代中繼續(xù)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煥發(fā)出新的時代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