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修
(濟源市不動產(chǎn)登記中心 河南 濟源 459000)
優(yōu)質的林木壯苗,因其生長力、抗性、同雜草之間的競爭力都較強,造林后的成活率較高,可加快造林速度,顯著提升造林效果。
1.1 選種。在選擇種子時要盡量選擇與當?shù)貧夂颉⒆匀画h(huán)境條件相近的地區(qū)的林木種子。同時,要選擇生長健壯,材質優(yōu)良,樹干通直,無病蟲害,樹齡一般在20年以上的樹木做母樹。要掌握適當?shù)牟煞N時期,以便獲得成熟、飽滿的優(yōu)質種子;采種時期過早、過晚都不好。一般來說,楊、柳等的種實在春末成熟,杏、桑等的種實在初夏成熟,榆樹的種實在春末夏初成熟,而絕大多數(shù)樹種的果實在秋季成熟;另外,同一樹種在不同的地區(qū),成熟的時間也不相同,需要根據(jù)當?shù)氐膶嶋H情況而確定采種的時間。采集到的種子經(jīng)過脫粒、凈種去雜、適當干燥后,依據(jù)種實的特性,采取合適的貯藏方法,以保持種子優(yōu)良的品質。
1.2 種子處理。播種前,要對種子進行催芽。由于樹種不同,種子的性質不同,種子催芽方法也不相同。有些樹種種皮緊密、堅硬,水分不容易滲進去,這類種子可用水浸種。如馬尾松、杉木、油松、落葉松等種子,可用溫水浸3~5 d,每天換清水。刺槐、皂角等種子要用開水燙種,一邊把種子倒到開水里,一邊用木棒攪拌。有些樹種,如楓楊、白蠟等的種子需要經(jīng)過一定時間低溫埋藏處理,才能夠迅速發(fā)芽出土。種子催芽處理要和播種緊密配合,以免播種期未到種子已出芽,或者播種期已到種子還未萌動。
2.1 圃地選擇。選擇地勢平坦、開闊,交通、灌溉方便,土質疏松、深厚、肥沃的沙壤土、壤土或輕粘壤土。沙土、粘土、鹽堿土都不宜作苗圃地。地下水位不可過高,否則在濕潤年份易淹沒根系,造成根腐。育苗地要確保光照充足,空氣流通,低洼地、林地內(nèi)都不宜作苗圃地。另外,凡多年種植過馬鈴薯、白菜、茄子等農(nóng)作物的地塊不宜作為育苗圃地。
2.2 整地。育苗圃地需要深耕細作,結合深耕施足底肥,以改良土壤性質,提高土壤肥力,這是培育壯苗的基礎。圃地要整平,土塊要耙碎,撿凈草根、石塊等雜物。深耕可在秋季進行(深度30 cm左右),然后耙平,適當鎮(zhèn)壓,結合耕作施足基肥。當圃地整理好后,可根據(jù)所繁育苗木的特性和當?shù)氐臍夂?、土壤條件做床或起壟。為了預防病蟲害的發(fā)生,在播種或扦插前要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常用藥劑為福爾馬林液、波爾多液、多菌靈、代森銨等。
3.1 播種適期。早期播種不僅能使苗木有較長的生長期,并且能增強苗木抗旱、抗病能力,是培育壯苗、爭取苗木早期出圃的重要措施之一。華北地區(qū)一般在3~4月播種。各樹種的具體播種期,應根據(jù)種子發(fā)芽所需地溫和土壤水分條件而定。有些地方為避開春播干旱或多雨等不利因素,進行秋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秋播地要做好越冬管理。細致播種,能使幼苗出土迅速整齊,幼苗疏密均勻,生長發(fā)育好,產(chǎn)量高。還要精心播種,掌握合理的播種量、留苗量。
3.2 播種方式。小粒種子(松類、杉類、泡桐等)大多采用苗床育苗,大粒種子(如核桃、桃、杏等)大多采用大田育苗,即在已經(jīng)整好的土地上,直接開溝播種,或作壟播種。小粒種子常用撒播的方式,其它大多數(shù)樹種可用條播。采用大田育苗和條播方式育苗,便于機械化操作,中耕除草方便,苗木生長健壯。播種時要均勻,覆土厚度為種子的2~3倍。在干旱地區(qū)育苗,播種前要灌足底水,種子播下后鎮(zhèn)壓,使種子與土壤密接,然后再灌水、覆土、鎮(zhèn)壓。
在播種時,圃地可適當密播,尤其是在種子質量不好、圃地土質不好、當?shù)貧夂驐l件較差的情況下,更應加大播種量。當幼苗出齊后,要根據(jù)樹種的特性和對苗木質量的要求進行適當間苗,使苗木疏密均勻,促使它們生長健壯。間苗一般分2次進行,第1次是在大部分苗木出土后,第2次是在葉片相互重疊時,間苗不宜太遲,以免影響苗木生長。過于稀疏的地方需進行補苗,補苗可結合間苗進行,補苗宜早不宜遲,補苗要帶宿土,補后立即灌水。同時,在保證苗木達到一定規(guī)格的條件下,盡量多地留苗,以實現(xiàn)苗木豐產(chǎn),取得較高的經(jīng)濟效益。在苗木移栽過程中,也要根據(jù)苗木胸徑的大小,嚴格限制苗木的栽植密度,不能太密,也不能太稀,要選擇合適的種植密度,為培養(yǎng)優(yōu)質壯苗打好基礎。
5.1 施肥。肥料不僅能給苗木提供必需的養(yǎng)料,而且能改良土壤理化性質?;士山Y合整地施入,使肥料與土壤充分混合,充分發(fā)揮肥效。施肥應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在苗木生長旺盛期,施用氮肥,可促進苗木生長;在苗木生長末期,施磷、鉀肥,可促進苗木木質化。追肥要做到少施、勤施、點施補肥。追施常用液態(tài)澆灌法,需要嚴格掌握用量和濃度,一般來說,硫酸銨水溶液的濃度需控制在1.0%以內(nèi),尿素、硝酸銨水溶液的濃度需控制在0.5%以內(nèi)。追肥后要隨即灑水,把葉面洗凈。追肥時間不宜過晚,北方最遲不要過7月中下旬,以防苗木徒長,容易遭凍害。
5.2 清除雜草。對雜草要做到“除早、除小、除了”。在雨后天晴、土壤不干不濕時除草最適宜。整地時要把土壤中的草根清除。漚肥時也要注意除去草籽。加強圃地管理,采用人工、物理、化學等措施及時除草。
5.3 及時松土??山Y合除草、灌溉和雨后追肥等工作進行。松土要隨苗木生長、根系發(fā)育情況先淺后深。行間松土深度應達6 cm以上。
5.4 遮陰。在天氣干旱、降雨量少、日照強的地區(qū),更要采取適當?shù)恼陉幋胧?。同時,對于一些易受日灼危害的樹種,在幼苗期或生根期也需要采取遮陰措施。生產(chǎn)上常采用搭設遮陰棚、插遮陰枝或間種遮陰作物進行遮陰。
5.5 灌溉及排水。苗木需要充足的水分才能健壯生長。在進行灌溉時,應根據(jù)天氣、土壤和苗木生長情況,適時、適量灌溉。在苗木生長過程中,要隨時注意土壤墑情,及時灌透水。對耐旱樹種(如刺槐、白蠟、紫穗槐等)可適當少澆水。同時,圃地要注意排水,特別是在雨季降水量大的地區(qū),苗圃內(nèi)需修筑排水溝,避免出現(xiàn)積水現(xiàn)象,以利減免苗木病害。
5.6 病蟲害防治
5.6.1 立枯病防治方法。選擇地勢平緩、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壤地育苗。細致整地,施足底肥,精心選種、催芽,適時播種,輪作換茬,搞好圃地環(huán)境衛(wèi)生等,使苗木生長健壯,增強抵抗力。播前用硫酸亞鐵或多菌靈進行土壤消毒。若發(fā)現(xiàn)幼苗染病可噴施25%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00~500倍液,每隔10~15 d噴施1次,連噴2~3次。
5.6.2 白粉病防治方法??捎?%的波爾多液、0.3波美度石硫合劑或福美砷500~700倍液,每隔15 d左右噴1次,連噴2~3次。
5.6.3 螻蛄、蠐螬、地老虎、金針蟲等地下害蟲防治方法。用谷子、豆餅、鮮草等食料,加入敵百蟲藥劑,制成毒餌誘殺害蟲?;蛴?0%敵敵畏乳油1 500~2 000倍液噴灑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