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國際組織落戶,不但可增加該國的國際事務話語權,還能促進所在區(qū)域的經濟發(fā)展和國際影響力。海南若可參考日本、布魯塞爾的經驗,有技巧地、靈活地更多吸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相關的國際組織落戶海南,不但可進一步推進海南自貿區(qū)建設,也能助力“一帶一路”向前發(fā)展。
日本是擁有最多的國際組織總部的亞洲國家。日本外務省數據顯示,落戶日本的政府國際組織已逾39 個,非政府組織更高達約400 家。日本之所以能吸引眾多國際組織落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制度保障。針對從事國際交流和國際援助的非政府組織,日本外務省1989年就制定了導入了“非政府組織(NGO)事業(yè)補助金制度”,1994年又設立了隸屬于經濟協力局的民間援助支援室、2002年度日本政府建立“日本非政府組織支援無償資金合作機制”,以完備的制度來吸引國際組織前來。
二是財政保障。落戶在日本的國際組織享有日本政府的財政支持和諸多優(yōu)惠政策。例如,日本為吸引聯合國大學的進駐,日本無償提供用地及設施,并承擔70%的運營費用。
三是基礎設施保障。日本高度重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通過《自然環(huán)境保全法》和《環(huán)境基本法》兩部法典,保障了日本在發(fā)展過程中的環(huán)境保護;通過東京奧運會前的大規(guī)模舊城改造,保證了城市規(guī)劃的先進性和科學性;通過公共交通電氣化改造、地鐵建設等一系列舉措,確保城市交通與城際交通的順暢和便捷。這一系列措施改善了日本的城市基礎設施,為落戶日本的國際組織提供一個更友好,更便利的工作、居住環(huán)境。
四是宣傳保障,日本政府注重擴大國際影響力,據日本政府觀光局(JNTO)數據顯示,2017年日本舉行的國際會議次數高達3 313 次,較上一年度增加6.2%,6年連創(chuàng)新高。作為日本的首都,東京更是通過舉辦奧運會和承辦國際會議,不斷提升城市的文化形象,提高對國際組織的吸引力。而在吸引眾多國際組織落戶后,日本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向外界發(fā)聲的渠道也相應增加了。同時,這些國際組織的落戶更為日本帶來了不菲的經濟收入和就業(yè)機會。
歐洲的布魯塞爾,更是國際組織總部集中之地,歐盟以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都選址于此。在布魯塞爾,平均一兩天就有一場國際會議,更不用說密集的交流活動,當地國際機場也成為歐洲最繁忙的口岸之一。各類機構常駐人員和家屬人員達數萬人,光是歐盟機構的翻譯部門就有數千名各語種議員,總數比紐約聯合國總部還多,為布魯塞爾帶來了客觀的收入和就業(yè),推動了當地的經濟發(fā)展。
作為先行先試的自貿區(qū)(港),海南若能吸引更多的國際組織落戶,尤其是與“一帶一路”相關的國際組織落戶,不僅僅是海南發(fā)展的需要,也是國際組織對海南的需要,更能促進“一帶一路”的建設。
這是因為,國際組織雖起源于西方,但西方國家已深陷接踵而來的金融風暴、債務危機泥沼,加上美國近年來的“退群”行動,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控制國際組織的能力和參與國際活動的積極性。國際社會尤其是眾多“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希望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可在國際事務中發(fā)揮應有的作用。但除了上合組織外,總部選擇在北京的僅有世界旅游城市聯合會,總部設立在中國的國際組織仍然相當有限,海南吸引國際組織落戶還有非常大的空間。
海南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jié)點,同時也是中國自貿區(qū)(港)的先行區(qū),不但是中國面向藍色海洋的發(fā)展基地和中國與國際合作的重要樞紐,同時也成為了國際社會尋找與中國合作的平臺。
海南要吸引更多“一帶一路”相關的國際組織落戶,需要在以下至少4 個方面著力。
一是完善相關制度。日本的經驗顯示,強有力的制度保障是吸引國際組織落戶的基礎。海南要吸引“一帶一路”相關的國際組織落戶海南,就要充分利用海南作為自貿區(qū)(港)的立法權限,在法律框架范圍內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保障和促進國際組織在落戶海南之后的發(fā)展,在法律法規(guī)和制度制定時,要充分考慮以人為本,保障國際組織工作人員及其家屬在海南的基本利益。
二是要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海南作為中國最年輕的省份,基礎設施建設還較為落后,如果要吸引國際組織落戶海南,必須大力發(fā)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做好配套保障工作。通過機場建設、開通更多國際航線和國內航線、完善島內高速公路田字形網絡、全力推動城市新能源公共交通線路等方式完善交通設施;通過吸引國際教育資源入駐、合理布局優(yōu)質教育資源等方式提高教育水平;通過發(fā)展博鰲樂城國際醫(yī)療先行試驗區(qū)、引進國際、國內優(yōu)質醫(yī)療資源、發(fā)展提高醫(yī)療水平。
三是,打造國際化人才培養(yǎng)計劃。海南引進人才的同時,也應該注重人才的培養(yǎng),以為國際組織儲備人才。目前日本有超過800 人在聯合國有關國際組織任職,而數據顯示中國僅有不到100 名在相關機構任職。因此,中國精英進入國際組織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海南應抓住機遇,制定人才培養(yǎng)計劃,為國際組織培養(yǎng)更多合適的人才,為國際組織落戶海南提供人才資源。
四是做好城市宣傳。城市形象是軟實力,通過自貿區(qū)(港)建設的獨特政策優(yōu)勢,以及“一帶一路”重要節(jié)點的區(qū)域優(yōu)勢,向國際傳播海南的國際化,與其他城市的差異化,以此提升城市形象,吸引國際組織前來。
簡而言之,吸引更多與“一帶一路”相關的國際組織落戶海南,不僅可助力海南自貿區(qū)(港)建設,也能有利于國際組織的發(fā)展壯大和更具代表性,同時還可以有利“一帶一路”的向前發(fā)展,營造多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