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吳傳毅
領導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需要良好的精神狀況,而良好的精神狀況首先源于其健康心態(tài)。當前一些領導干部因為心理健康問題不僅給黨和國家的事業(yè)帶來不利影響,也給個人和家庭帶來不幸。領導干部是社會精英、執(zhí)政骨干,領導干部心理健康是為官從政的必備條件,涵養(yǎng)內心格局,積極塑造健康心態(tài)也是領導干部的必修課。
健康心態(tài)有著陽光心態(tài)和積極心態(tài)的雙重內涵,包括做人做事兩個方面。陽光心態(tài)指的是把領導和同事的批評建議、善意提醒、甚至嚴厲指責看成善意,看成關愛和幫助,以感恩和學習心態(tài),虛心聽、虛心接受、積極反省,從中汲取教訓,從中汲取有利于自己進步成長的營養(yǎng),促進自己健康發(fā)展。積極心態(tài)是指面對工作、問題、困難、挫折、挑戰(zhàn)和責任,從正向層面想,從積極層面想,從成功層面想,積極采取行動,努力去做。積極心態(tài)思維是積極思維、肯定思維,消極心態(tài)思維是消極思維、否定思維。領導干部的消極心態(tài)思維等非健康和亞健康心態(tài)對個人和事業(yè)工作都會造成多方面危害。
危害身體健康?,F(xiàn)代醫(yī)學研究表明:人體76%的疾病都屬于情緒性疾病。不良情緒會引起人體各個系統(tǒng)的功能紊亂,從而產生一系列的心身疾病。現(xiàn)代社會情緒性疾病的多發(fā)給我們敲響了警鐘,那就是要強化精神衛(wèi)生意識,主動進行心理調適,積極開展體育鍛煉,保持情緒穩(wěn)定,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狀況。
破壞人際和諧。健康心態(tài)傳遞的是正能量,充滿正能量的團隊能夠讓成員找到存在感和歸屬感,能夠形成共識、凝聚力量,有助于團隊工作的推進。相反,非健康心態(tài)或亞健康心態(tài)傳遞的是負能量,不利于形成共識,不利于凝聚力量,不利于團隊工作的推進。領導干部擁有健康心態(tài)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普通黨員甚至黨員群體心態(tài)。就正常人際關系而言,同事之間傳遞的不是正能量,人際關系就很難和諧。黨員領導干部不能有效傳遞正能量,團隊就會缺失凝聚力戰(zhàn)斗力。
影響事業(yè)發(fā)展?,F(xiàn)代社會個人事業(yè)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團隊的力量。對領導干部而言,能夠凝聚人、團結人,就能成為團隊的核心,就會擁有組織動員能力。心態(tài)不健康的人總習慣看到別人不足,習慣從壞處想,無論對人對事都是如此。這類人通常表現(xiàn)為一邊固守現(xiàn)狀一邊抱怨生活,不愿意接受改變,缺失開拓進取精神,顯然會影響事業(yè)發(fā)展,更不適合做領導干部。
格局是一個人追求目標的高度、眼界的廣度、思維的深度以及身上體現(xiàn)的從容大度。一個人的格局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人的起點和終點、上限和下限。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是視野和格局的差異。內心格局大,視野就會很開闊,就能看到長遠的風物,就能看到光明的未來,做人做事也會有定力;內心格局小,視野就很狹窄,只能看到眼前的世界,看不到未來,通常沒有定力。因此,內心格局強大是領導干部必須具備的心理素質。
(一)堅定人生方向。內心格局大,人生不會迷茫。作為高素質領導干部,內心格局大,心里裝的是國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而不是眼前利益,不會只算小賬不算大賬,不會固守狹小的利益藩籬,不會瞻前顧后、患得患失;作為高素質領導干部,內心格局大,就會樹立崇高理想。崇高理想照亮人生、成就偉業(yè)、創(chuàng)造輝煌。堅定信念塑造品格、提升境界、鑄就忠誠。崇高而堅定的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指路明燈、精神支柱和不竭動力。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就能始終對黨充滿忠誠、對人民充滿感情、對事業(yè)充滿熱忱,就能始終經受考驗、拒腐防變、保持本色;作為高素質領導干部,內心格局大,人生就有目標,有目標就有動力。有了目標和動力,就可以保持積極進取。
(二)視挫折為人生磨礪。內心格局大,能夠抗挫折。內心格局大的人通常會把人生的挫折視為一劑良藥,抑或認為是一種磨礪。內心格局大,人生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挫折、變故、遇到不稱心的人和不如意的事,會認為是生活中的常態(tài),可以泰然處之。內心格局大,不會因為擔心未來而憂心忡忡、庸人自擾,而只會去考慮力所能及的事情。力所能及則盡力,力所不及則任其然。但是,挫折往往讓人成熟,挫折是人生有益的經驗。當遭遇失敗時,會看到失敗與成功之間的辯證關系;有人用詩樣的語言道出了人生應有的基調:“當被巨石擋道后,會視巨石為奮進的階梯;當冬天來臨后,會看到冬天之后的春天;人生的道路并不一帆風順,只有經歷過風雨,才能見到彩虹。風雪過后,就會是天水一色;走出荊棘,就會是鋪滿鮮花的大道;登上山頂,眼前便會有無限風光?!彼?,內心格局大,對生活就會抱有一種積極、樂觀、向上的態(tài)度,當遭遇挫折、不幸、變故時,會勇敢地去面對,積極地去解決。
(三)保持樂觀主義精神。內心格局大,能夠保持樂觀。樂觀是指作為一種世界觀、歷史觀和人生觀,認為理想終將成為現(xiàn)實,善終將戰(zhàn)勝惡,正義終將戰(zhàn)勝非正義。樂觀主義者相信自己有足夠的能力來承受和減弱原有負向價值對自己的不良影響,能夠使原有正向價值發(fā)揮更大積極效應,因此樂觀主義者關心事物的正向價值,而不是負向價值,他們把最大正向價值作為行為方案的選擇標準,他們能夠看到事物好的一面,能夠辯證地看到事物壞的一面。樂觀主義者常常有超出常人的眼力:“因為相信而看見,而不是因為看見而相信?!眱刃母窬执?,無論奮斗過程中遭到何種挫折,都不會被困難嚇倒,都會笑對生活。一代偉人毛澤東心有大我,心里裝的是國家、民族和人民的命運,在艱難困苦的過程中,他始終沒有退卻,始終對中國革命懷抱必勝的信念,始終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始終保持高昂的斗爭精神,在斗爭中享受精神的樂趣,把國家獨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當作人生奮進的動力。領導干部只有內心格局大,才能對人生有堅定信仰,對革命滿懷激情,對勝利滿懷自信。
(一)學習老一輩革命家大愛情懷。老一輩革命家,很多都有橫溢的才華、優(yōu)裕的條件,原本可以過一份安逸的生活。但是為了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和老百姓的利益,他們寧可經歷重重磨難,經受戰(zhàn)火中生與死的考驗,只源于他們心中有大愛情懷,胸懷民族大義、國家危亡的大擔當,擁有極大的內心格局。毛澤東在《湘江評論》創(chuàng)刊詞中寫道:“天下者,我們的天下;國家者,我們的國家;社會者,我們的社會,我們不說,誰說?我們不干,誰干?”老一輩革命家獻身民族解放、國家獨立、人民幸福的偉大事業(yè),與他們寄情于國家、民族、人民,寄情于歷史、江山、家鄉(xiāng)分不開。以毛澤東為代表的老一輩革命家,從苦難民族和國家危亡中磨煉成長,夢寐以求的理想就是爭取中國人民的獨立解放和富裕幸福,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拔覀冎腥A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zhàn)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這既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老一輩革命家向人類社會宣示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革命精神和理想追求,也是他們砥礪奮進、涵養(yǎng)人格、激發(fā)志氣的感情基礎。毛澤東之所以能夠改變歷史、影響歷史,根本之處就在于他把人民深深地烙進了歷史。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一生以人民的需要作為立足點,身系天下民眾之安危。所以,才能保持豪邁激情,保持斗爭精神,保持健康心態(tài)。學習老一輩革命家的大愛情懷,能夠涵養(yǎng)人生大格局。
(二)從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養(yǎng)料。中華傳統(tǒng)文化生生不息、源遠流長,原因在于其優(yōu)秀的內在品質。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其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guī)范,構成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涵,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養(yǎng)料。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注重修身養(yǎng)性,強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理想人格,涵養(yǎng)了中華民族的脊梁,涵養(yǎng)了老一輩革命家的浩然正氣,涵養(yǎng)了時代楷模的內心格局。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國共產黨人巨大的精神寶藏,中國共產黨人可以從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養(yǎng)料。仁是儒家思想體系中的最高范疇和核心理念,包括對己和對人兩方面內容,所謂“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對己主要是克己,嚴格要求自己,加強道德修養(yǎng),以求達到仁的境界;對人主要是愛人,泛愛眾而親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儒家經典《大學》寫道:“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薄懊髅鞯隆保褪呛霌P光明正大的品德;“親民”包括“愛民”,也包括“新民”?!皭勖瘛笔且驗槿嗣袢罕娛且率掣改福嗣袢罕娮羁蓯?、最可敬,人民群眾最有智慧,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了歷史?!靶旅瘛奔唇倘巳簭纳啤壟f圖新。古人說,“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就是這個意思。人民群眾也有一個教育過程。由個人、家庭而國家與天下,由愛親人、愛他人到愛國家與天下,將家庭、社會和國家融為一體,天下情懷與愛國主義并行不悖、相得益彰。從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養(yǎng)料,有助于成就人生大格局。
(三)深入基層深入實踐深入群眾?;鶎庸ぷ骱芸?,實踐工作很復雜,群眾生活不易。與人民群眾打成一片,就會對人民群眾產生感情,心里就會裝下人民群眾,內心格局就會滋長。習近平總書記在陜北插隊七年,對人民群眾有了真感情,心里裝下了人民群眾,涵養(yǎng)了內心的大格局。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樹牢了宗旨意識,心里裝下了人民群眾,內心格局大了,個人利益不那么重要了,心里就充滿了陽光。內在格局大了,對待個人的升遷就不會看得很重。官職不只是一份職業(yè),而是為人民謀幸福的平臺,把為人民謀幸福當作事業(yè)來追求,從而超越叔本華的“鐘擺理論”,就能給自己帶來幸福。心里牽掛人民群眾,為人民群眾排了憂、解了難,看到人民群眾生活好起來了,從中能夠享受到人生的快樂。基層是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的第一線,是群眾最集中的地方,是矛盾和問題容易出現(xiàn)的地方,因而也是鍛煉和培養(yǎng)干部的沃土。深入基層深入實踐深入群眾,方得滋養(yǎng)人生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