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海霞(哈爾濱師范大學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隨著科學的發(fā)展,雖然我國社會體育事業(yè)在不斷進步,但是與發(fā)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大學生體育人口是衡量高校體育的一個重要指標,也是大學生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內容。體育人口的數量和質量不但是衡量體育發(fā)展水平的一個重要標準,同時也是國家、民族或城市繁榮強大的一個重要的指標之一。體育人口可以映射出一個國家社會體育的發(fā)展狀況以及人們對體育的熱愛度和參與度。而目前對于體育人口的概念,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統(tǒng)計條件,許多從事有關體育這方面的工作人員如今在對體育人口概念及相關方面進行了多次的研究討論,并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有:王曉東和李強等。
王曉東指出:我國現如今關于體育人口的斷定標準為:每次參加身體鍛煉活動的時間要達到三十分鐘以上;每次參與身體活動的強度要保持在中等強度以上;并且每周參與身體活動的頻率要在3次以上。若要計算體育人口需要共同滿足以上三個條件才可以。本次研究就以這個標準進行計算體育人口。
對于影響高校大學生體育人口發(fā)展因素的考察。姜威 在關于大學生體育人口的調查現狀及教育對策研究中,對大學生進行的體育運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調查。結果表明:場地器材不完善、體育意識缺乏及組織管理不到位這三者在眾多原因中均位列前茅,其中關于體育意識的比例最大。由于這些因素的影響,進而直接導致了整個體育人口的發(fā)展。
與其他單位或組織相比,高校有很多器材及場地,體育老師的整體水平也較高,但高校大學生體育人口比例卻達不到國家要求。張健等 也提出了大學生現在的體育人口比例較低的狀況令人擔心,高校體育教學中“重課內、輕課外”問題嚴重,直接導致大學生團體進行體育鍛煉得不到專業(yè)的指導,嚴重致使大學生沒有適合自身的體育鍛煉方法。
研究對象的選取主要采用隨機選取的方式,在淄博職業(yè)學院、淄博師范高等??茖W校和山東理工大學三所學校中隨機抽取大三、大四的500名學生,其中女生人數為270名,男生人數為230名。
經過對大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態(tài)度進行研究分析,會發(fā)現大部分大學生是較喜歡加入體育活動的隊伍的,情況看起來較為樂觀。調查顯示較多數的學生還是較為喜歡參與體育鍛煉的,其中在男生中所占比例更大,喜歡或非常喜歡參與體育鍛煉的男生占調查總數的一半以上,僅有極少數的大學生不喜歡參與體育鍛煉,而女生相對于男生來說態(tài)度稍微會差一些。僅有一部分學生的態(tài)度表現是模糊,有待進一步的教育和引導。
其次,學生對自我的體能、身體健康狀況和大學生認為體育對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影響都有清晰的認識,可以看出絕大多數的同學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是非常樂觀的。對于個別學生來說教師在日常教課中多引導他們自覺參與各種鍛煉活動的做法是非常重要的。
經訪問得出,大部分大學生愿意參加體育鍛煉,喜歡抽出時間鍛煉,其中最主要的還是為了調節(jié)自我的不好情緒、緩解學習的壓力,通過體育活動來達到愉悅身心的效果還是不錯的選擇,同時也反映出他們自我調節(jié)的方式是比較科學的。同樣,這也可以很好的反映出體育鍛煉的無限魅力所在。
根據體育人口標準的三個關鍵點進行調查,首先是時間方面,數據表明:每天參加體育鍛煉時間在30分鐘以下的女大學生占總人數的大多數,僅有極少數女大學生鍛煉時間超過一個小時,可以看出女大學生鍛煉指數偏低;男大學生多數集中在30-60分鐘,鍛煉時間超過60分鐘的比例遠大于女生。但能夠清晰的看出男、女生的鍛煉時間達到1小時以上的人數均較少,約占總人數的11.09%。在我國高校大學中大一和大二年級學生都有專門的體育課,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自我鍛煉的很少。而大三和大四年級的大學生沒有體育與健康課程,但也不愿意利用課余時間參加體育鍛煉。??茖W校也是如此,自覺參加鍛煉寥寥無幾。若學校不重視體育課,體育課被其他課占用等情況將大范圍出現。本次調查對象設為不參加體育課的大三和大四的學生,以體育人口的標準,對淄博市三所高校符合條件的學生進行調查分析。當前大學生主動進行體育鍛煉的意識偏低,不知道利用課余時間參加體育鍛煉,對進行體育鍛煉的優(yōu)點認識不到位。長久以往,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受到極大影響。
體育人口的劃分還應考慮人們參加體育活動的頻率。頻度能夠相對精確的折射出一所學校體育工作開展的情況。調查數據顯示,每周堅持參與鍛煉活動次數在5次以上的人數僅占總人數10.8%;每周參加鍛煉活動次數在3-4次占總數31.8%;每周參加鍛煉活動次數1-2次占總數17.1%;但從不參加鍛煉的占總數的40.3%。由此可以看出男生參與鍛煉的頻度相對于女生來說會高。
最后就是關于鍛煉強度方面,淄博市各高校的大學生有59.43%的男生會選擇中等或中等以上的強度參與鍛煉;而女生多選擇低等強度的鍛煉,數據顯示,有75.4%的女生會選擇低等強度的鍛煉方式。但從總的調查結果看,只有40.65%的學生選擇中等及中等以上的強度參加鍛煉。這個結果應引起我們的注意,指導學生多參與中等強度以上的鍛煉,已達到更好的鍛煉效果。
綜合以上三個方面的調查,如表1所示,淄博市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活動頻度達到3次以上的人數雖有225人,占總人數的48.91%,但活動強度中等及以上的比例僅占40.65%,參加體育活動時間達到要求的人數也較少,以至于同時符合體育人口標準的僅有153,僅占總人數的33.26%,這說明同時達到體育人口的3個條件的人數并不多。所以這個數據并不樂觀,只有加強鍛煉的時間、加強鍛煉頻度、加強鍛煉強度,才能保證體育人口數量的總體提升,從而減小單個條件對最終結果的影響。
表1 淄博市大學生體育人口的大體情況
通過調查數據可以清晰看出,關于男女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項目從高到低的選擇順序。男生為:跑步、球類、其他、跳繩、體操(健美操)、武術、游泳;女生為:跑步、體操(健美操)、球類、跳繩、其他、游泳、武術。由數據可以看出跑步項目深受大家喜愛,跑步項目在男生中有67.92%的學生選擇,女生有61.69%的學生選擇跑步項目。在眾多項目中多數男生把球類項目放在選擇的前幾位,這表明球類項目因其特點而深受大家喜愛,女生則會選擇體操(健美操)項目以達到鍛煉目的,游泳和武術項目在鍛煉項目選擇中一般不被大家考慮,所以在選擇上所占比例較小。
表2 大學生參加體育與健康課活動項目的選擇情況(可多選)
調查研究表明,大學生的體育人口,除因個人自身因素外,還與老師的指導、學校體育場地設施等有重要的關系。像之前的調查數據,影響我國體育人口發(fā)展的主要影響因素就是場地設施不完善或時間不充足等。
表3 影響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因素
從表中多項影響因素可以清晰的看出:55%學生表示缺少鍛煉伙伴、41.09%學生認為時間不充足學習壓力大、33.04%認為缺乏運動指導、28.91%認為學校器材設施不完善。可見大學生在大學期間喜歡和朋友一起,不愿自己單獨活動,若有同學陪伴,他們應該還是樂意參加體育鍛煉的。學??梢越M織多組織一些體育活動,來幫助學生在繁忙的學習之余鍛煉身體、緩解學習壓力。調查結果顯示因身體虛弱擔心運動時受傷的同學所占比例最少,僅占10.22%。由此可以看出,影響大學生體育鍛煉的條件缺少鍛煉伙伴,學習壓力大,缺乏指導,器材設施不完善等。
調查顯示,淄博市高校大學生依然有一大部分的學生達不到體育人口的標準,相對于體育人口的三個條件(鍛煉時間、鍛煉強度和鍛煉頻度),他們總是不能同時達到要求。大學生喜歡參與體育活動,鍛煉動機較積極,他們了解參加體育鍛煉的益處,但因各方面原因未能進行體育鍛煉,以至于大學生體育人口的人數較少。在鍛煉項目的選擇上,大學生的選取的結果比較單一,個別項目還受客觀條件的制約。由調查結果可以得出,影響大學生成為體育人口的主要因素有缺少鍛煉伙伴、時間不充足學習壓力大、缺乏運動指導、學校器材設施等。
參加體育鍛煉保持良好的體育意識是十分必要的,有好的意識可以促使人們成為體育人口。因此教師在日常的工作、組織訓練或輔導鍛煉中,即要注重體育鍛煉方法,也要引導和鼓勵所有學生在平時生活中要自覺參加體育鍛煉,還要讓不樂意參與體育活動的學生也深刻認識到參加體育鍛煉的好處,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的發(fā)展。體育教師可以先從自己的課堂進行改革,使課堂內容更豐富、多樣,增加學生的體育興趣。此外,應該充分調動學校各個組織,通過學校社團或協(xié)會的積極配合,為需要的學生提供專業(yè)的指導,幫助他們養(yǎng)成積極的生活習性。
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在大學里的生活是最絢麗多彩的,我們應該以愉悅的身心度過美好的大學時光。在大學期間,與學生最密切的是校園環(huán)境,而賞心悅目的校園環(huán)境可以促進學生學習,讓學生健康成長。因此,創(chuàng)意十足的體育活動應被提倡,如此大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鍛煉身體,長期以往必定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達到一舉兩得的效果。
一個學校若擁有完善的器材設及體育場地就可以很好的為學生提供參與體育鍛煉的基礎。相反的話,不能提供完善的條件,就更難保證學生能夠定期參與體育鍛煉。所以在盡可能的情況下要加大器材設施的資金投入,也可以引進社會資金進行完善。學校要善于利用已有的資源,做到花錢少,而效果好。
在大學生運動項目選擇問題上,應多考慮大學生自身的具體情況,因人而異給出適宜的選擇項目。運動項目要盡可能的多樣化,并富有樂趣,這樣一來可以很好的吸引大學生,豐富運動項目,養(yǎng)成鍛煉習慣。讓學生自己可以長時間的堅持參與某一項目的鍛煉,最后形成終身鍛煉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