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海兵
磨難
名言速記:逆境給人寶貴的磨煉機會。只有經(jīng)得起環(huán)境考驗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強者?!难?/p>
素材分析:
磨難猶如旅途上的障礙,障礙越大,背后的風景越是美好。因為促使你成熟、堅強,學會再接再厲、百折不撓,鞭策你不斷取得更大進步的,正是我們生活中所經(jīng)歷的磨難。
在自然界中有一種名叫“帝王蛾”的飛蛾,這種飛蛾之所以有這樣的名字,是因為它長著一對長達幾十厘米的翅膀,與身體完全不成比例。同其他飛蛾一樣,帝王蛾的幼蛾也要經(jīng)歷破繭的過程才能蛻化為成蟲。但是,“帝王蛾”幼蛾碩大的身軀在破繭時想要從狹小的洞口中鉆出來并不容易,在這個過程中,有無數(shù)的幼蛾在往外“沖殺”的時候力竭身亡,不幸成為“飛翔”這個詞的殉葬品。
于是,有人動了惻隱之心,企圖將幼蛾的生命通道修得更寬闊些。他們拿來剪刀把繭子的洞口剪大,這樣一來,繭中的幼蛾不必花費多大的力氣,就能輕易地從那個牢籠里鉆出來。然而,得到幫助的幼蛾卻無論如何也飛不起來,只能拖著喪失了飛翔功能的雙翅,在地上笨拙地爬行。
原來,那狹小的繭洞恰恰是幫助幼蛾兩翼成長的關鍵所在。它們在穿越繭洞的時候,通過用力擠壓,血液才能順利送達到蛾翼的組織中去,只有兩翼充血,帝王蛾才能振翅高飛。人為地將繭洞剪大,翼翅就失去了充血的機會,帝王蛾從此便永遠與飛翔絕緣。
常言道:只覺表面光鮮,誰知背后辛酸。在那看似華麗的成功背后,往往有著悲痛的苦難磨礪。法國大作家巴爾扎克曾經(jīng)說過:苦難是人生的一塊墊腳石。
古往今來,大凡成功者皆要經(jīng)歷一番磨難。14世紀初的蘇格蘭國王羅伯特·布魯斯為了爭取獨立,率領軍隊與英格蘭人多次交鋒,然而每次均以失敗告終,當?shù)?次失敗之后,他帶著殘兵敗將逃到一個山洞之中躲避英格蘭人的搜捕。正當布魯斯?jié)M懷失望和悲哀躲在洞里自怨自艾的時候,突然看見一只蜘蛛正在織網(wǎng),然而卻連續(xù)6次都失敗了,正當布魯斯以為這只蜘蛛無法成功織網(wǎng)之時,蜘蛛終于在第7次嘗試的時候成功了。布魯斯由此深受觸動,于是重新振作精神,召集部下卷土重來,最終成功地打敗英格蘭人,贏得了蘇格蘭的獨立。
成功之路從無坦途,只有經(jīng)歷痛苦的浸泡與磨礪,才能收獲成功的果實。在今天這樣一個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一時的挫折失敗或許難以避免,但是我們絕對不能因此而怨天尤人、垂頭喪氣,必須要學會直面現(xiàn)實,積極應對困難,勇于克服挫折,涵養(yǎng)堅強勇敢、樂觀向上的優(yōu)秀品質,把磨難當作人生的財富,努力把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變成自己通往成功階梯的“墊腳石”,從而讓自己的人生更加豐富精彩。
如果說出路是最終奮斗成功的歸宿,那么,這條道路的路基就是由失敗鋪墊起來的。
話題拓展:墊腳石;磨礪;痛苦;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