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教育機構組織6-10歲兒童進行“量子波動速讀”大賽及日常學習的視頻,在網絡上大肆熱傳。視頻中,一群孩子坐在一個大房間里,埋著頭快速“嘩嘩嘩”地翻書,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孩子們指尖生風。據宣傳資料介紹,學會了這種“量子波動速讀”技能的孩子,只要翻書1-5分鐘,就可以看完一本10萬字的書,并且還可以把書本內容復述出來。更不可思議的是,學會“量子波動速讀”還能閉著眼睛就和書本發(fā)生感應,即使戴上眼罩,也能知道作者傳達的情緒和內容。
時文選讀
【素材分析】
焦慮會拉低人的智商、影響人的判斷,而且焦慮系數越高,這些負面影響也就越大,而現在的教育市場,正是一個焦慮的放大器。市場條件下,需求引發(fā)供給,供給創(chuàng)造需求,這很正常,但像“量子速讀”這樣拙劣之極的騙局,有關監(jiān)管部門將如何處理,需要給出一個明確的說法。
【適用話題】
焦慮;心態(tài);騙局;教育;培訓;判斷
“量子速度”騙局上線,家長智商為何屢屢掉線
○佚名
在當前的社會大背景下,家長出現教育焦慮是一種正常現象。但不能因為焦慮就去“跳坑”,或者把孩子往坑里推,如今各類培訓騙局之所以能夠大行其道,與一些家長對孩子不切實際的期望有關。無論是“蒙眼識字”還是“量子波動速讀”,為了讓家長覺得錢花得值,一些機構必然使出各種欺騙手段,結果家長花了錢、孩子付出了精力,然而到了最后,孩子不僅知識、技能沒學到,反而學會了怎么蒙騙家長。
對于家長來說,什么是科學的教育理念?最基本的一條,恐怕就是在孩子的學習問題上,不要總想著走捷徑,試圖把孩子培養(yǎng)成“神童”,讓孩子掌握“超能力”。當然,那些層出不窮的培訓騙局也提醒了監(jiān)管部門,治理校外培訓亂象沒有完成時,一定不能任由這些違背基本常識、違背基本教育規(guī)律的騙局大肆橫行。
這些年,教育培訓市場十分火爆,整頓、規(guī)范也一直在進行。比如北京市海淀區(qū),早已啟動培訓行業(yè)的標準化建設,探索實現培訓機構辦學資質二維碼實時查詢,同時推進培訓機構星級評估,建立“黑白名單”制度,構建信用體系。
我們期待這種整頓和規(guī)范,能夠擴大開來、持續(xù)下去,能切實有效地防止此類騙局繼續(xù)出現,讓家長們的焦慮得到緩解,乃至消除。
話題拓展
“量子波動速讀”,為什么家長愿意“垂直入坑”
○胡欣紅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边@是科幻圈中廣為流傳的一句話,意思是有些科幻作品,一遇到解釋不清的科學問題,就喜歡用量子力學來蒙混過關。沒想到這種科學家都沒完全搞明白的問題,如今竟然堂而皇之地出現在了兒童培訓班中,而且收費動輒要三五萬塊,行情還十分火爆。
按下葫蘆浮起瓢,在“蒙眼識字”“腦立方”等逐漸退出“舞臺”之后,嶄新的“量子波動速讀”又粉墨登場。究竟是騙子太高明,還是家長太無知?實事求是地說,這種幾十年前就拿來騙人的老把戲,無論進行了怎樣的包裝和翻新,其騙術都談不上有多高明,關鍵就在于家長們被自己的功利心蒙蔽了雙眼。此類培訓機構正是緊緊抓住了當下學生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迫切需求,和拔苗助長、急功近利地塑造“神童”的心理,才讓眾多家長“垂直入坑”。
誠如媒體所分析,只要家長們的神童情結還在,這種騙局就算被揭露100次,也會第101次換上新的名頭卷土重來。因為那些渴望子女與眾不同的家長,會這樣想,不試試怎么知道結果,萬一是真的呢?
對于家長們來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當然沒錯,但這種交了“智商稅”又坑娃的事情,還是需要三思而后行。
量子波動速讀,孩子為何甘當騙子的配角
○葉克飛
有很多人嘲笑這些上當受騙的人,認為“父母的智商才是孩子成功路上的最大絆腳石”。難道每一個家長都是不清醒、不敬畏科學的嗎?當然不是,但焦慮往往會壓倒清醒。
很多父母都說最怕開家長會,因為會看到其他孩子成績好、會得多,而自家孩子卻明顯落后,在這種焦慮的氛圍下,大家只能將教育理解為速成,盡快出成績,盡快達到讓別人滿意而非讓孩子滿意的效果。
這種壓力巨大的教育焦慮反而加劇了教育速成觀念,也讓騙子們擁有了更多的施展空間,他們的騙術并不高明,但總有那些擔心自家孩子比不上別人家孩子的家長和長輩,對這類騙局趨之若鶩。
在這樣的騙局中,最讓人感慨的是,本是受害者的孩子們最終卻成了騙子的合謀者。正是他們認同了量子波動速讀的“成效”,才讓更多的家長在騙局中越陷越深。但錯不在孩子,面對家長和長輩的焦慮與督促,他們并沒有說“不”的權利,更不敢說自己什么也沒學到。
說到底,當父母和長輩們用揠苗助長的方式,賦予孩子遠超其自身年齡的期望時,孩子要么就走向反叛,要么就為了讓大人滿意而選擇欺騙。
【小編說】
教育焦慮不會消失,只會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顯現方式、顯現強度。作為家長,所要做的是適應越來越強大的焦慮,學會在強大的焦慮下做出理性判斷,認清孩子的成才之路無捷徑的事實,這樣,類似“量子波動速讀”的奇葩培訓才會失去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