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大腰圓的大漢手里捧著個海碗,吃著熱騰騰的羊肉泡饃,已經成為了西安的一個標志,西安“同盛祥”的羊肉泡饃制作技藝更是已成為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羊肉泡饃,不單單是一大碗羊肉濃湯中掰碎的發(fā)面餅,更是一種文化。相傳宋太祖趙匡胤落魄時,流落長安,正值寒冬,饑渴難耐,囊中只有一干餅,難以下咽。街邊一家賣羊肉湯的老板,見之不忍,給盛了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趙匡胤將餅掰碎泡入,吃完頓覺神清氣爽,頹廢心情一掃而光。登基以后,嘗遍世間美味,心中獨獨放不下記憶中的羊肉湯泡餅,傳令廚房仿制,近百廚師苦思冥想,才定下做法,就是現今的羊肉泡饃。
羊肉泡饃正宗的吃法叫“蠶食”,是貼著碗邊一小口一小口吃,這樣即使吃到最后一口,依然香噴噴熱騰騰。而且,面餅需要自己掰,先掰、后撕、再掐,最后放入羊肉湯。羊肉泡饃集菜、主食和湯于一碗,給我們提供了充足的肉類和谷類,如果配合含有豐富植物纖維的芹菜等蔬菜,這樣營養(yǎng)將更為均衡。
羊肉泡饃美味食譜:
選上好羊肉一塊,放入腌料把羊肉腌起來,最好是頭天晚上腌上放進冰箱冷藏室。次日,羊肉放入高壓鍋,加入的燉料有:姜、蒜、桂皮、八角、香葉、草果、山楂、花椒。注入清水大火煮開,開幾分鐘撇去浮沫后轉小火慢燉。燉至肉爛湯香濃后關火。燉肉的同時,面粉和適量酵母放入盆中加水揉成軟硬適度的面團,醒20分鐘(時間依室溫而訂,看面團發(fā)起來就行了)。將面團搟成餅,小火烙饃。鍋中盛入燉羊肉的原湯,放入粉絲、少量生抽、米醋、鹽調味,也可以加少量胡椒粉,芹菜切丁或著各種蔬菜只要你喜歡都可以放進去。自己掰餅,依口味配上辣椒醬、辣椒油、香菜、蔥末、糖蒜,吃吧。 (摘自《飲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