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差異化階段護理模式在嚴重骨盆骨折患者護理中的效果。方法:隨機選取我院于2016年8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76例嚴重骨盆骨折患者參與本次實驗,按照隨機雙盲法將其均分為兩組,將采取差異化階段護理模式的38例患者設為分析組,將采取常規(guī)護理模式的38例患者設為對照組,對兩種護理模式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比較。結果:分析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4.7%)較對照組(73.7%)更高,分析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5.3%)較對照組(39.5%)更低,組間對比P<0.05。結論:對嚴重骨盆骨折患者實施差異化階段護理利于提升治療效果,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值得推廣。
關鍵詞:骨盆骨折;差異化階段護理模式;并發(fā)癥
骨盆骨折是一類嚴重的骨科疾病,患者多伴有多系統(tǒng)損傷,可引起諸多并發(fā)癥,會嚴重威脅患者身心健康[1]?;颊咄∏閲乐?、進展快、致殘和致死率高,對護理服務質量的要求極高,需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高效的護理服務。在長期臨床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嚴重骨盆骨折患者在不同的救治階段存在差異化護理需求,因此需要針對這種需求提供與差異化特征相匹配的護理干預措施,以達到提高護理質量的效果。本次實驗選取我院于2016年8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76例嚴重骨盆骨折患者為實驗對象,就差異化階段護理模式與常規(guī)護理模式在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對比,現(xiàn)作如下總結。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于2016年8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76例嚴重骨盆骨折患者參與本次實驗,按照隨機雙盲法將其分為分析組(38例)與對照組(38例)。分析組中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齡36—65歲,平均(52.3±3.3)歲。對照組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齡38—66歲,平均(52.7±3.5)歲。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分析組、對照組患者上述基線資料的差異不顯著,P>0.05,實驗可行。
1.2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術前加強病房巡視,囑咐患者不得過多活動以免影響骨折的穩(wěn)定,術后加強病情監(jiān)測,給予營養(yǎng)支持,并注意預防各類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1)分析組行差異化階段護理,具體措施如下:(1)以“損傷控制骨科”原則為基礎制定護理方案,對嚴重骨盆骨折患者的不同治療階段差異化的護理需求進行評估,并根據(jù)評估結果提供匹配的針對性護理措施,制定出具體的護理方案。(2)簡化手術階段:出血是引起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在簡化手術階段需注意控制致命性大出血,開展簡化手術,其護理要點為加強病情監(jiān)護,密切配合醫(yī)生對患者實行生命支持。采用外固定支架進行臨時固定是避免骨盆環(huán)不穩(wěn)定者出現(xiàn)繼發(fā)損傷的一個重要措施,護理人員要密切觀察外固定支架有無松動、針眼有無滲血等,并對針眼每日進行消毒處理,避免發(fā)生針道感染情況。(3)復蘇治療階段。對于低溫、酸中毒、凝血?。ㄖ滤廊?lián)征)進行針對性護理,給予綜合性治療糾正措施。其護理要點為加強生命體征監(jiān)測,防止因創(chuàng)傷引起生理功能紊亂,加強與患者溝通,配合醫(yī)生做好相關手術準備。
1.3評價標準
1.3.1比分,肌力較分析組、對照組患者治療效果。顯效:患者各項生命體征恢復正常,關節(jié)活動度評分>80分,肌力在3級以上;有效:患者各項生命體征有所改善,關節(jié)活動度評分>60分,肌力在2級以上;無效:患者各項生命體征未見改善或者惡化,關節(jié)活動度評分低于60分,肌力在1級以上。治療總有效率為顯效率、有效率之和。
1.4統(tǒng)計學方法
對分析組、對照組患者的實驗資料采取SPSS19.0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和計數(shù)資料分別使用標準差( )和百分率(%)表示,并實施t值和X2檢驗,若P<0.05則組間差異具有顯著性。
2,結果
2.1分析組、對照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分析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4.7%,相比于對照組的73.7%更高,組間比較P<0.05,詳見表1。
3,討論
嚴重骨盆骨折患者大多病情危重,且并發(fā)多種并發(fā)癥,其中失血性休克是對患者生命安全威脅最大的一類并發(fā)癥,因此其搶救關鍵在于把握搶救時機,給予針對性的抗休克治療[2]。諸多研究發(fā)現(xiàn),在骨折早期實行長時間、擴大的骨科手術可引起不良結局,主張臨床中根據(jù)骨科損傷控制原則對患者開展分階段的治療、護理。實行分階段護理必須遵循個性化原則,把握患者的個體差異,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3]。
差異化階段護理能根據(jù)患者不同階段的護理需求采取具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使患者得到精心護理,利于減輕其病痛,改善負面情緒,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升護理效果,使其樹立治療信心,改善預后[4]。這一護理模式與傳統(tǒng)的護理方式相比更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復,利于改善其生活質量,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護理工作與臨床治療是相輔相成的,在嚴重骨盆骨折患者的治療中需高度重視護理干預的作用。本次實驗表明,對嚴重骨盆骨折患者實施差異化階段護理能有效提升其治療效果,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4.7%,肺部感染、下肢靜脈血栓、泌尿系統(tǒng)感染等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僅為5.3%,上述指標均優(yōu)于采取常規(guī)護理的患者,組間比較P<0.05,本次實驗結果與陳小文、韋秀藝[5]的實驗結果類似。
可見,差異化階段護理模式在嚴重骨盆骨折患者護理中具有積極的應用效果,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劉鳳花. 差異化階段護理在嚴重骨盆骨折患者中應用價值分析[J]. 臨床研究,2016,24(10):1-2.
[2]胡祖芳. 基于分階段差別化護理需求評估的干預模式在嚴重骨盆骨折患者中的應用[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7):75-77.
[3]于進燕,辛海霞. 嚴重骨盆骨折患者分階段護理干預的效果[J]. 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9(22):43-45.
[4]廖春妍. 嚴重骨盆骨折患者的護理對策[J]. 中國醫(yī)藥科學,2012,02(6):124-124.
[5]陳小文,韋秀藝. 差異化階段護理模式在嚴重骨盆骨折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J]. 中國臨床護理,2015,7(2):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