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學家認為世界上最美妙的是數(shù)學。我認為世界上最美妙的是年齡。
兩百多年前提出的哥德巴赫猜想,通俗地講就是1加1需要被證明,數(shù)學家們一直證明到現(xiàn)在。應該說現(xiàn)在的現(xiàn)實意義更在于,以數(shù)學的玄妙思考,不斷沖擊并打開人類思想。像我這種數(shù)學一塌糊涂的人,最大的受惠就是敢于以哥德巴赫猜想來看待人的年齡,果然并不是如1加1等于2般簡單直白。這樣,年齡就很容易被自己忘記。這很好玩。
是人都怕老。老外會直接拒絕你問年齡,尤其是女人,年齡是絕對隱私,你不用問,她們都在18歲與88歲之間,這很好玩。國人比較隱晦,公開都會說“哎呀!我老了、我老了”,私底下一定說“我不老、我不老”。誰要公然說自己年輕,就是很不要臉;誰要私底下發(fā)現(xiàn)自己真顯老,死的心都有了。這么復雜糾結(jié)的文化,細細琢磨它的邏輯,也很好玩。
老外開宗明義把年齡列為個人隱私,然后就玩哥德巴赫猜想,模糊掉年齡。形成的社會效果,反而是大家都不在乎年齡。在我們看來吃青春飯的影視娛樂界,老外的紅星幾乎沒有小青年。英國幾代007,個個都是成熟男人。新拍的《神探夏洛克》,演員也都是成熟男女。這只能是一個哥德巴赫猜想了。
國人也開宗明義,公開都說自己不年輕了。你要夸她年輕,她跟你急,說“哪里啊,都這么老了,都30了”。形成的社會氛圍卻很怪異:都特別好嫩。影視娛樂演員,面部一個比一個光滑緊致,都像剛剛出窯的陶瓷。把個活生生的人,都叫成“小鮮肉”,估計還是豬肉。似乎只要鮮嫩得勾起食欲,演技都不重要了。
七八年前,我去修鞋。修鞋匠居然是個老太婆,雙目明亮,炯炯有神,也不戴老花鏡,穿針引線,干凈利索。我大驚,夸她年輕。老太婆自豪道:“哎呀!哪里年輕,快70了!”五六年前,我又去修鞋,這一次,她自豪地說:“哎呀!哪里年輕,快60了!”我高度懷疑再過幾年,她就該快50了!真叫我歡喜,真使我勵志。老太婆總在這里修鞋,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寒暑易節(jié),日曬風吹,她還是不戴老花鏡,還是膚色白皙,少有皺紋。我開始故意修鞋了。過一陣子,我就會拎一雙鞋去找她。我總是坐在她對面與她搭訕,暗暗證明這個美妙的哥德巴赫猜想。我猜:無論潮起潮落,世事喧嘩,你方唱罷我登場,數(shù)字手機換智能機,她都志不可奪。我證明了她年輕的秘密是:靜心、專注、自豪、單純、善良,缺一不可。難道不是嗎?試想你無論多么名利雙收,有權(quán)有勢,只要你虛偽、惡毒,怎么喬裝打扮,還是又老又丑,即便才18歲,同樣又老又丑。靈魂比我們想象的重要得多,一旦敗壞,整容也阻止不了丑惡浮出面容。
(摘自《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