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山西省臨汾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對山西省呂梁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長張中生受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案一審公開宣判,對被告人張中生以受賄罪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以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年,決定執(zhí)行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法院同時判決,對張中生受賄所得財物和來源不明財產及其孳息予以追繳,上繳國庫,不足部分,繼續(xù)追繳。同案被告人李蘭俊、劉年生因犯洗錢罪亦被判處相應刑罰。
為何被判死刑
經審理查明,1997年至2013年,被告人張中生利用擔任山西省中陽縣縣長、中共中陽縣委書記、山西省呂梁地區(qū)行署副專員、中共呂梁市委常委、副市長等職務便利,為他人在煤炭資源整合、項目審批等事項上提供幫助,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財物,折合人民幣共計10.4億余元。張中生家庭財產、支出明顯超過合法收入,其對折合人民幣共計1.3億余元的財產不能說明來源。
反腐敗形勢依然嚴峻,不殺不足以懲治貪腐。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名譽院長高銘暄表示,根據一審判決公布的事實,一審法院之所以對該案被告人判處死刑立即執(zhí)行,既不是只考慮了其受賄數額,而是綜合考慮了受賄數額、犯罪情節(jié)、社會影響以及給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的損失等諸多因素。具體而言,這包括四個方面:一是受賄數額特別巨大,達到了前所未有的10億余元,且單起數額在億元以上的有兩起,數額千萬元以上的有八起,數額百萬元以上的有七起,其中最為嚴重的一起數額高達人民幣4.6億余元;二是犯罪情節(jié)特別惡劣,主動向他人索賄的數額即高達8868萬余元,其中僅向一人索賄的數額即高達6085萬余元;三是社會影響特別惡劣,被告人長期瘋狂索取、收受賄賂,在黨的十八大以后高壓反腐的形勢下仍不收斂、不收手、其受賄行為不僅嚴重侵害了國家工作人員職務行為的廉潔性也嚴重敗壞了國家工作人員的聲譽,在山西乃至全國造成了特別惡劣的社會影響;四是給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了特別重大的損失,被告人長期插手煤炭資源整合、煤礦收購兼并、煤礦復產驗收、工程承攬等領域工作,嚴重影響了當地經濟健康發(fā)展。
據了解,本案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貪腐犯罪適用死刑的第一案。
6個“嚴重”、兩個“特別”
早在2014年5月29日,張中生就已經被紀檢部門宣布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并接受組織調查。
張中生被當地人稱之為“呂梁教父”,顯示其在當地官場特殊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影響力。論官階,張中生在呂梁并非一把手,但是,坊間卻盛傳,張中生在呂梁的權力實際上是一手遮天,即使是市委書記也得讓他三分,他通過權謀,將市委書記、市長輕松架空,在呂梁地區(qū)翻手為云覆手為雨。梳理多家媒體的報道發(fā)現,在山西落馬的7名“老虎”中,3人與張中生在工作上有交集,分別是山西省委原常委、原副省長杜善學,山西省委原常委、原省委秘書長聶春玉,山西省委原常委、統(tǒng)戰(zhàn)部原部長白云。
山西省紀委通報張中生的問題時,采用了6個“嚴重”、兩個“特別”?!皬堉猩頌辄h員領導干部,目無黨紀、心無敬畏,嚴重違反黨的紀律,性質特別惡劣、情節(jié)特別嚴重”;嚴重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為掩蓋違紀事實,勾結不法商人,偽造證據,訂立攻守同盟,對抗組織審查;嚴重違反組織紀律,未經組織批準,擅離職守,數十次私自出境;嚴重違反廉潔紀律,收受禮金,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在企業(yè)經營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索取、收受巨額財物;嚴重違反工作紀律,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和影響力,長期與不法商人相互勾結,為不法商人及所屬企業(yè)充當保護傘;嚴重違反生活紀律。
退休一年被調查
張中生現年66歲,公開履歷顯示,其仕途起點為中陽縣糧食局保管員,在中陽縣工作了34年,官至中陽縣委書記。在中陽,張中生為官霸道成性,私仇必報,扶持親信亦不遺余力,完全左右官員“上下”。張中生妻子由普通職工調為縣政協副主席,其家庭醫(yī)生做了縣醫(yī)院院長,家庭教師升任縣長助理。該教師被指于1998年幫助張中生的兒子高考作弊,以縣文科狀元身份進入北京一所大學。接近張中生的人士稱,其子在入學復試時險遭除名,張中生在京逗留8天為之周旋。其還調用公安民警為其看家護院,后將相關人士擢升為縣公安局領導。此外,其“心腹”商人承攬了諸多中陽市政工程。
與其來往過密的商人包括大土河公司賈廷亮、中陽鋼鐵有限公司袁玉珠等,前不久,賈廷亮、袁玉珠均因涉單位行賄,被檢方批捕。一位曾在中陽鋼鐵辦公室工作的老員工稱,“袁玉珠每行一步,都靠張中生參謀?!睋淞私?,袁玉珠原是中陽縣城關鎮(zhèn)農機站的一名電焊工,上世紀80年代與張中生任經理的中陽食品公司聯營辦鐵廠,賺得第一桶金,中陽鋼鐵廠成立壯大過程中也不乏張中生的身影。張中生在任分管財貿的副縣長期間,即開始將扶貧款等各種專項資金撥給袁玉珠的中陽鋼鐵。這一說法為中陽多位退休干部所認可。曾長期在中陽縣財貿系統(tǒng)工作的退休干部稱,中陽鋼鐵近年每年欠稅上億元,由于與縣委縣政府關系密切,部分以教育等公益事業(yè)投資方式代替。據其了解,上世紀 90年代末,縣國稅局曾要去中陽鋼鐵查稅,被時任縣委書記張中生叫停,其還通過呂梁地委領導直接向地區(qū)國稅局稽查局打招呼。僅其了解的1999到2000年的情況,政府公開開了口子,每年按煤炭產量和銷售價核定征稅時,兩項數字都下壓了1/3左右,保守估計每年漏稅1億元。
2003年,張中生升任呂梁行署副專員、呂梁市副市長,分管煤炭工業(yè),2009年,進入呂梁市委領導班子,成為呂梁市委常委、副市長。2013年3月,到點退休。
張中生擔任呂梁市副市長的10年間,恰逢“煤炭黃金十年”,其在呂梁一度“一句話就能決定煤礦開閉或兼并”。一些呂梁商人行賄時,甚至送他大額承兌匯票。一位熟悉中陽煤炭行業(yè)的在職中陽縣局領導稱,中陽有40多座煤礦,張中生控制的大約有八成,而當地稍有勢力不為其所控制的煤礦主,逢年過節(jié)送個幾百萬給他也是常有之事。
2014年5月29日,退休已一年的張中生被調查。就在退休的這一年多內,張中生被曝修了兩處別墅,兩處別墅相隔不遠,均由風水先生選址,暗合“兩山夾一溝,輩輩出高官”。
此外多位知情人士還透露,張中生在呂梁、太原、北京、上海、珠海等地均有房產,包養(yǎng)情婦數人,其積累財富過10億,“級別是蒼蠅,但問題比老虎還大”。
(綜合新華社訊、《法制日報》《新京報》《法制晚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