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去看牙科的很多人有這樣的困惑:看個牙這么貴?看個牙憑啥這么貴?
可見成本與隱形成本
牙科的成本支出主要在兩方面,可見的成本,以及隱形的成本??梢姷某杀竞芎美斫猓春牟?。一方面是一次性口腔耗材,比如牙科工具、材料、工廠加工費等。在口腔行業(yè),很多我們不太了解的填充材料,一克的價錢可能比黃金還貴。
成本高,但納入醫(yī)保的部分卻很少,比例低,報銷困難;并且價格偏高的口腔修復(fù)等并不屬于醫(yī)保范圍,患者自付比例太高。
看牙的隱形成本,即牙醫(yī)的勞動成本,他們的經(jīng)驗、技術(shù)、風(fēng)險、勞動服務(wù)付出等。
最省錢的辦法是重視牙齒
沒有哪顆牙一壞就是傷筋動骨的,都是“小洞不補,大洞吃苦”的后果。有牙科醫(yī)生總結(jié)了一顆牙齒從好到壞的步驟以及收費標(biāo)準。第一階段,20元就能搞定的日常護理,一支牙刷,一管牙膏,一卷牙線。第二階段,幾十塊能搞定的牙齒涂氟。第三階段,45元能搞定的窩溝封閉。第四階段,百元搞定的補牙。第五階段,幾百元到千元不等的嵌體。第六階段,千元及以上的根管治療。第七階段,大幾千甚至過萬的種植牙。一般到了第五第六階段,牙齒就到了“大洞吃苦”的階段,人受罪,錢也“受罪”。
要省錢的最好辦法是,改變觀念,“牙有問題也是病”,保護牙齒,做好牙齒保健。
(摘自《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