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館藏180多萬件文物,其中有3萬多件來自民間捐贈。自1939年故宮博物院接收外國人文納的第一筆捐贈至今,已有近800人給故宮捐贈了文物。在故宮文物捐獻榜單上,朱家溍、孫瀛洲、章乃器等收藏界如雷貫耳的名字,悉數(shù)在列。
蕭山朱家
朱家溍(1914-2003年),浙江蕭山人,朱熹第25代世孫。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文物專家、歷史學家。
故宮博物院成立之初,朱家溍的父親朱文鈞(1882-1937年)被聘為專門委員會委員,負責鑒定故宮所藏古代書法、繪畫、碑帖及其他古器物。
朱文鈞早就有捐獻碑帖給故宮的愿望。馬衡任故宮博物院院長時,曾向朱文鈞建議:“您所收藏的碑帖,是一份系統(tǒng)完整、拓工最古的拓本,這是公認的。而故宮這方面的藏品是弱項。我想申請一批???,由故宮收購這一份碑帖,十萬元您看怎么樣?”
朱文鈞回答:“十萬銀元,按說是不少,不過我還在繼續(xù)研究碑帖,沒有出售的打算。我想將來會捐贈給故宮的,也是這份東西最好的歸宿。”
朱文鈞去世后,朱家分三次向國家捐贈文物。首次捐贈是在1953年。當時,朱文鈞已去世十余年,朱家溍的母親把捐贈事宜提上議程,她對朱家溍兄弟四人說:“你父親曾經(jīng)有這個諾言,我看現(xiàn)在已經(jīng)到時候了。就用你們弟兄四人的名義,辦理捐贈手續(xù)吧!”朱家兄弟四人同意母親的提議,將家藏漢唐碑帖700余種捐獻給故宮博物院。
1976年,朱家第二次捐贈文物。當時,朱家溍的母親和大哥都已經(jīng)去世。在朱家溍的提議下,朱家溍的二哥朱家濂、三哥朱家源也都同意的情況下,朱家再次將明代紫檀、黃花梨木器和清代乾隆紫檀大型木器數(shù)十件,以及明代名硯、宣德爐等多種古器物,無償捐贈給承德避暑山莊博物館。
1994年,朱家把家里的最后一批文物無償捐贈給浙江省博物館,其中包括唐代朱澄《觀瀑圖》、北宋李成《歸牧圖》、南宋夏圭《秋山蕭寺圖》、無款宋人畫山水、南宋王安道硯、明代潞王府制琴,以及明成國公朱府紫檀螭紋大畫案,等等。
孫瀛洲
孫瀛洲(1893-1966年),河北冀縣人。早年在古玩店當學徒,后開辦古玩店,為古董商、陶瓷鑒定大家,被譽為“宣德大王”。他集收藏、鑒賞、鑒定、學術研究于一身,為故宮和陶瓷界培養(yǎng)了一批陶瓷鑒定家。
故宮博物院前院長鄭欣淼評價道:“孫瀛洲先生的道路,是他同時代的一批人共同歷程的縮影。從學徒到經(jīng)營者,從經(jīng)營者到收藏家,從收藏家再到文物鑒定專家,從文物鑒定專家再成為文物捐贈大家,這是一條自學成才的道路,也是由小我到大公的升華過程?!?/p>
1949年后,孫瀛洲將家藏3000多件各類文物捐贈給故宮博物院,包括陶瓷、青銅、琺瑯、漆木、雕塑等。其中陶瓷有2000多件,包括晉、唐、宋、元、明、清各代名窯珍品。如宋代官窯盤、官窯葵瓣口洗、哥窯弦紋瓶、哥窯雙耳三足爐、汝窯洗、定窯白釉劃花葵瓣洗,元代紅釉印花云龍紋高足碗,明代永樂青花折枝菊紋折沿盤、宣德青花折枝花紋執(zhí)壺、成化斗彩三秋杯,清代康熙釉里紅加彩折枝花紋水丞、康熙斗彩雉雞牡丹紋碗、雍正仿成化斗彩洞石花蝶紋蓋罐、乾隆粉彩嬰戲紋碗、乾隆爐鈞釉弦紋瓶等稀世珍品。其中有25件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章乃器
章乃器(1897-1977年),浙江青田人。愛國民主人士、經(jīng)濟學家、文物收藏家、救國會“七君子”之一。章乃器愛好文物考古,1948年在香港時曾資助史學家翦伯贊在船寮地區(qū)的考古發(fā)掘,并親率自己創(chuàng)辦之南方學院的學生參加。
上世紀50年代初,章乃器住在北京東城區(qū)燈草胡同30號院。整座院落不大,絕大部分都是硬木古典家具,室內(nèi)陳列著章乃器收藏的青銅器、瓷器和字畫,收藏最多時約有五六千件。在章乃器的藏品中,文物居多,書畫較少。
章乃器曾謙虛地說過:“我沒有張伯駒那種眼力,因此才以搜集青銅、瓷、玉和雜項為主?!睋?jù)章乃器之子章立凡回憶,經(jīng)常為章乃器“掌眼”的,是北京有名的古玩界前輩孫瀛洲,以及遜清內(nèi)務府大臣之后趙振京。近鄰的葉公綽有時也參與鑒賞。
章乃器曾在1952年寫信給當時的國家文物局長鄭振鐸,提出捐獻文物的想法。鄭振鐸從故宮派了6位專家來接收文物,在章乃器敞開的所有櫥柜中,精心篩選了一個月,共選走藏品1100余件。
其中,故宮博物院接收的1193件章乃器個人收藏文物中,上起新石器時代下至民國。包括瓷器343件、銅器648件、石器9件、陶器22件……其他牙骨器、玉器等雜項不等。其中就包括如今故宮館藏的青銅器商代毓祖丁卣、春秋越王劍、清代竹雕饕餮紋鼎,以及邢窯白釉瓶、龍泉窯青釉五孔蓋瓶等珍貴精品。
時任糧食部部長的章乃器曾對糧食部的同事幽默地說道:“我在工作上是百分之百屬于公的。我在欣賞古董上,現(xiàn)在只能做到以公為主以私為輔,還有點個人的考慮。我已經(jīng)向國家文物局和保衛(wèi)世界和平大會捐獻了千件以上的古董,但我總得留一部分,去見馬克思時再全部捐獻給國家?!?/p>
上世紀80年代,章乃器的家屬根據(jù)他生前的遺愿,又將一批文物捐獻給了國家博物館。(摘自《三聯(lián)生活周刊》 傅婷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