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年底,越南當局與鄰國柬埔寨發(fā)生重大糾紛,并在中越邊境陳兵進行武裝活動,中國被迫實施自衛(wèi)還擊作戰(zhàn)。1979年2月17日凌晨,中國邊防部隊從廣西和云南兩個方向開始出擊。許世友負責指揮廣西方向的作戰(zhàn)。
部隊出其不意,兵分兩路,直插越南的高平,一舉突破越軍基地,潰逃之敵紛紛被消滅。號稱“英雄團”的越軍12團幾乎全團覆沒。
攻克同登后,廣西邊防部隊人不卸甲,馬不停蹄,兵分數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撲諒山。僅僅幾天時間,諒山就被攻克,越軍“王牌師”第3師遭到毀滅性打擊。諒山被攻克,通往河內的大門被打開,河內陷入一片混亂。
3月5日,新華社奉中國政府之命,發(fā)表聲明,宣布從即日起,中國邊防部隊開始全部撤回中國境內。然而,就在撤軍之前,許世友命令部隊打過奇窮河,向河內方向推進了5公里,這馬上造成威逼越南首都的態(tài)勢。越南最高當局急令其第1軍區(qū)的前方指揮所后撤,河內城防司令部在市內要道口挖工事,準備進行“城市防御作戰(zhàn)”,各國外交使團也紛紛向市外轉移。
聽到這一消息,許世友得意地笑了:“他們膽子就這么小啊,其實一場虛驚,我根本就沒想打到河內去?!?/p>
第二日,中國軍隊全部撤回國內,總共打了28天。
對于此戰(zhàn),許世友于1981年說:“自衛(wèi)反擊戰(zhàn),我指揮了7個軍,占了越南兩個省,占了高平,還有諒山。越軍傷亡恐怕在10萬人以上。那個仗,在我看來是最難打的仗。那個地形復雜,只有爬到山垴上才看到一點。山下都是霧和水,河溝多,坑道多,叢林多。還有那個戰(zhàn)區(qū)的氣候太熱,溫度經常在38℃以上,天天下雨,悶熱,部隊作戰(zhàn)比較艱苦。打這樣的仗,還是第一次,指揮員要特別動腦子。越軍學了毛主席的十大軍事原則,來了個‘徒弟打師父’。他們民兵多,男女都有。還有越軍幾乎所有的干部都有作戰(zhàn)經驗,這一點他們比我們強。我們這次作戰(zhàn)中的領導同志,多數都是在北方打過仗的,沒有在南方打過仗。這次是‘抹布洗臉,頭一回’,還是打了勝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