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奇優(yōu)良醇厚的家風一直為人稱頌,他在生活上始終保持著艱苦樸素的作風。
劉少奇一家十幾口人的生活開銷及接濟親戚等費用支出,全靠他和王光美每月的工資,經(jīng)常捉襟見肘。由于花銷大,他平時很注意節(jié)省。一日三餐都是粗茶淡飯,有時熱熱剩菜剩飯就算一頓。劉少奇衣著也很樸素,在家里穿的普通布衣和布鞋,有的都洗褪了顏色,襯衣總是穿到無法再補了才肯換新的。有一次,他的一件襯衣破了一道很長的口子,警衛(wèi)員勸他做件新的,他說:“不要緊,再縫一縫,還能穿些時候?!彼拇矄我挥镁褪鞘畮啄?,一條圍巾用了整整16年。他的上海牌手表,總是壞了就修,一直堅持用到逝世。他每天就是一壺茶,沒茶味了,就再續(xù)上點茶葉。
他對子女生活上要求極嚴,嚴禁孩子們生活奢侈。他總要求孩子“穿衣服不能脫離群眾,讓孩子嘗嘗吃不飽的滋味,有好處”。劉少奇的言傳身教,使子女們都養(yǎng)成了勤儉節(jié)約的良好生活習慣。
劉少奇十分重視子女世界觀的改造,經(jīng)常要求子女,“在任何時候、任何問題上都要首先考慮集體的利益,把集體利益擺在前面,把個人愿望、個人利益擺在服從的地位”。他在給兒子劉允若的信中就指出:“不要怕自己吃了一點虧,不要去占別人的便宜,要肯于為大家的事情吃一點虧?!?/p>
1951年,劉少奇的長子劉允斌被莫斯科大學錄取為化學系的研究生,并在四年后獲得了副博士學位。劉允斌深受父親的影響,他時刻不忘家風,在面臨人生抉擇時,總是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擺在第一位。劉允斌先是舍棄多年研究積累,從化學研究轉(zhuǎn)為國家急需的原子能研究。后來,他又收到父親的家書:“祖國和人民等待著你的歸來,我相信你一定能無條件地犧牲個人利益而服從黨和國家的利益?!痹诟赣H的鼓勵下,他背著簡單的行裝,毅然踏上了返回中國的列車。
劉愛琴是劉少奇的大女兒,在談到父親對子女的教育和培養(yǎng)時說:“不少人以為我們是國家主席的子女,肯定處處受照顧享福。殊不知父親對我們都是從嚴管教,有時甚至嚴厲到接受不了的程度。”
劉少奇對子女愛而有教,遇事商量,大事曉之以理,小事循循善誘。召開家庭會議,征求意見,是劉少奇教子的一個顯著特點。他的言傳身教和嚴格教育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子女們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