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咸豐八年(1858年),單士厘出生于浙江蕭山一個文化教養(yǎng)程度很高的家庭,其母系遠(yuǎn)祖是康熙朝禮部尚書許汝霖,舅父許壬伯的著作多達(dá)10余種,父親單思溥在文化圈里也頗有名氣。單士厘幼年失怙,跟著舅舅讀書,得以在閨中涉獵子史、玩習(xí)文詞。可見她是一位出身書香門第,自幼受到良好詩文教育的女性。
單士厘晚婚,至29歲始成婚,丈夫是錢玄同的長兄——晚清外交家錢恂。錢恂游歷極廣,1890年,曾隨薛福成出使英國、法國、比利時等國家,回國后,為張之洞幫辦洋務(wù)。此后又于1897年首創(chuàng)留學(xué)日本之議,為魯迅等人提供了“習(xí)夷之長”的機會,在學(xué)術(shù)、思想和外交上均有成就,是維新派中的知名之士。1898年,錢恂赴日任湖北留日學(xué)生監(jiān)督。1905年,任赴海外考察憲政大臣參贊官,隨后先后出任清廷出使荷蘭與意大利的大臣。1909年,錢恂一家回國。
單士厘因婚配錢恂,于1899年以外交使節(jié)夫人的身份首次赴日,這時候,秋瑾、何香凝等都還沒有踏上日本的國土。此后,單士厘“無歲不行,或一航,或再航,往復(fù)既頻,寄居又久,視東國(日本)如鄉(xiāng)井”(《癸卯旅行記自序》)。后來,她又得以周歷歐洲列邦,這就使她成為了中國最早一批走向世界的女旅行家,而且是一生著述頗豐的卓越女性作家。
單士厘以外交使節(jié)夫人身份,隨同丈夫出國長達(dá)10年之久,游遍日本和歐洲各國,并將所見所聞,撰寫成《癸卯旅行記》和《歸潛記》。前者于1903年正式出版,分為三卷,上卷記述在日本東京、大阪等地,以及朝鮮的經(jīng)歷,中下卷記述海參崴、西伯利亞、彼得堡等地的所見,開中國女性撰寫出國旅行游記之先河?!稓w潛記》則記述的是單士厘夫婦遍歷英、法、德、荷、意等地的見聞,單士厘敏銳好學(xué),不但學(xué)會了日語,對歐洲主要的通用語言,也能夠通解,她在《歸潛記》中的《章華庭四室》和《育斯》兩篇,比較系統(tǒng)地梳理了古希臘、古羅馬神話。
這位晚清奇女子,一直活到了81歲,雖然名聲不著,但單士厘的所行之地、所著之文、所見識之風(fēng)景人文,在晚清也算獨一無二了。 (摘自《讀者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