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岡石窟是中國早期佛教雕刻藝術開始的地方,石窟內存有大量的具有鮮卑特色的雕塑石刻,代表了北魏皇家洞窟造像的藝術水平。然而,石窟里有百余件造像已流失海外。
7月13日,流失海外近一個世紀的云岡石窟第7窟鮮卑裝人物頭像,由美籍華人王純杰夫婦護送回國,并捐贈給了山西博物院。此次捐贈的石雕天王頭像保存基本完好,高26.5厘米,寬12厘米,厚17厘米,屬于山西大同云岡石窟第7窟主室西壁左側天王。云岡石窟研究院科研辦主任、副研究員趙昆雨說,“此像的被盜時間大致在1925年前后?!?/p>
早在2016年,王純杰夫婦就將云岡第19窟被盜菩薩頭像捐贈給了山西博物院?!芭c其說我找到了石像,不如說是石像找到了我,然后讓我來完成護送它們回國的使命!”今年已經70歲的王純杰先生早在1980年移民到了美國,從事書法創(chuàng)作和研究的他就職于美國佛利爾賽克勒美術館,并且在某拍賣行擔任顧問,他先后捐贈的2件云岡石窟的造像,都是收藏家們送到拍賣行的拍品,被他一眼認了出來。
“2007年左右,有位收藏家的后人就把一尊菩薩頭像的石刻送到拍賣行,介紹書中清晰地寫著,這尊佛像可能來自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17窟。正好我手頭有一本早期云岡石窟造像圖錄,就按圖索驥,發(fā)現這尊造像和石窟上的有些造像很類似,應該屬于同時期的,所以就建議拍賣行的老板趕緊收下這尊菩薩頭像?!蓖跫兘苷f,還來不及等他探究,拍賣行就把這尊菩薩頭像當成了主要拍品。王純杰知道這則消息后內心非常緊張,“一推向市場,你不知道會被誰拍走,別人拿走的話,你也沒辦法探究它是否出自山西,是否出自云岡石窟?!迸馁u前夜,王純杰做出大膽的決定,請夫人出馬,代他拍下這尊造像。拍賣當天,王純杰和夫人的壓力非常大,直至這尊頭像的價格被抬到很高的時候,還有一位藏家在拼命地搶拍。王純杰夫婦咬緊牙關不放棄,成為了這尊頭像的贏家。
多年前,王純杰在美國認識了時任山西博物院院長石金鳴。二人談起了這尊菩薩頭像,把相關圖片傳至云岡石窟,最終確定它確實是該石窟內流失的石窟造像,并且確定了它的位置——在19窟右壁上,那里有一尊菩薩造像,卻唯獨缺了頭部。2016年,王純杰先生帶著這尊菩薩頭像,來到中國,把它捐給了山西博物院,完成了多年來自己的心愿。
誰也沒想到僅僅時隔2年,他又帶著另一尊高達26cm的鮮卑裝人物頭像不遠萬里而來。這尊頭像,大有來頭,它曾為美國奧斯本舊藏,維克多·豪格遞藏,還可能參與了1978年在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紐約日本房屋博物館與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舉辦的巡回展覽。7月11日,王純杰先生和夫人回國后,首先到了云岡石窟,并且專門參觀了第7窟,找到了這尊頭像的軀體。
(摘自《廈門日報》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