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是著名女作家諶容的一部中篇小說,寫于20世紀80年代前后,作品真實地反映了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的現(xiàn)狀和命運,由此引發(fā)出全國性的大討論。1981年,孫羽和王啟民聯(lián)手開始籌拍電影《人到中年》,孰料,影片的拍攝過程卻是一波三折。
影片主要外景地選在北京著名的“積水潭醫(yī)院”。劇中女主角陸文婷的扮演者,挑選的是中央實驗話劇院的一位在話劇界以主演《文成公主》而聞名的中年女演員鄭振瑤。北影廠的蘇云廠長審查后表了態(tài):“一些很出名的老演員,由于老年去扮演年輕的角色,給觀眾和演員本人帶來出力不討好的感覺。”
于是,孫羽又挑選上了八一廠的青年女演員黃梅瑩。黃梅瑩曾參演頗為轟動的《苦戀》,此片因“資產階級自由化”的罪名被禁映。當孫羽到八一廠借人時,又因為《苦戀》的問題,黃梅瑩與角色失之交臂。最后經宋江波副導演推薦,認為在長影拍《杜十娘》的峨影演員潘虹可以一試,由此才最終定奪了女主角。
影片的結尾,孫羽和王啟民的處理,并非小說原著和現(xiàn)在公映的電影里陸文婷蹣跚出院的情節(jié)。孫羽設想讓陸文婷躺在病床上,吃力又細心地用顫抖的雙手為丈夫傅家杰系上上衣的扣子,雙眼噙滿淚水的傅家杰與妻子深情對視,然后傅家杰強忍悲痛,轉身站起離開病床,推開窗戶,鏡頭便隨著窗外滿目紅葉的畫面拉開而結束,給觀眾留下陸文婷生死未卜的懸念。但時任電影局領導指出影片要忠于原著,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還有孫羽處理的一場陸文婷在病危中的一幕“幻覺”:北戴河外景地,烏云翻滾,海浪咆哮,遠方傳來了陸文婷一對子女的聲聲呼喚,然后用母親與子女隔海相望,反映出陸文婷熱愛生活、渴望生命的人生態(tài)度和慈母情懷。但是,在樣片送審的時候,卻遭到主管電影的有關領導的批評,說是與影片的藝術風格不相符合而被迫刪剪。遭此不幸的鏡頭還有姜亞芬、劉廷堯夫婦離京時,用飛機俯沖的特寫鏡頭和沖擊波所產生出來的強大噪聲,同陸文婷躺在病床上生命奄奄一息的靜感,形成極大反差的寓意。所以現(xiàn)在看來,這些鏡頭的失卻,確實在很大的程度上削減了影片的藝術感染力。
即便如此,《人到中年》作為一部影片,在《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26頁被偉人提及:“我們現(xiàn)在一方面是知識分子太少,另一方面有些地方的中年知識分子很難起到作用,落實知識分子政策,包括改善他們的生活待遇問題,要下決心解決。《人到中年》這部電影,值得一看,主要是教育我們這些老同志的,看看,對我們這些人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