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根外觀潔白、滑順的鵝毛,按同等角度排列在天然軟木上,構成了一個飛行優(yōu)良的羽毛球。而那一個又一個小小的羽毛球,則構成了專屬于我的羽球情。
接觸羽毛球,源于爸爸聽了別人有關打球有助于防止近視的說法。記得有一天下午,爸爸帶了一副羽毛球拍回家,天真的我立刻被它迷住了,趕緊拉著爸爸陪我去打。第一次,什么技巧也不懂,發(fā)球10個,有一半以上碰到拍框上,高球能接到的沒有兩三個。不過,這絲毫不影響我的激情,小小的羽毛球已經(jīng)徹底把我征服了。從此,每天最期待的就是傍晚時刻,早早寫好作業(yè),等爸爸下班回家,然后便迫不及待地在空曠的院子里拉上球網(wǎng)練習起來。日復一日,球技增長的同時,更增進了我和爸爸的父女之情。
也許是因為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愛吧,我的水平提高很快,爸爸早已經(jīng)不是我的對手了。參加了培訓班后,我更是殺遍小院無敵手,也因此成了小院的“孩子王”。
進入中學以后,我開始參加各種級別的正規(guī)比賽。印象最深的是高二那年,參加市的羽毛球錦標賽。8進4一戰(zhàn),雖不同于冠亞軍爭奪一般激烈,對于我們學校卻有著非凡的意義。贏得比賽,將創(chuàng)造進入四強的歷史。此戰(zhàn)的對手是一支傳統(tǒng)強隊,面對當時的情況,教練員采用了“出奇制勝”的戰(zhàn)術,巧妙地變化了出場名單,用我們的第二單打去碰對方能力較強的第一單打,然后集中力量突破對方的雙打和第二單打。
在輸?shù)舻谝粓鰡未蚝?,我方運動員絲毫不氣餒,反而在第二場雙打比賽中一鼓作氣,越戰(zhàn)越勇。由于雙方實力相當,比分膠著,戰(zhàn)至21比21時,對方一個回球失誤,我方先取得賽點。最關鍵的一分,場上的運動員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球開出后,雙方都不敢輕易下壓,均以過渡球為主,等待機會出擊。這一球來回幾十拍,對方一個小球被我方運動員抓到,網(wǎng)前撲球,不過球太貼網(wǎng),怕碰到網(wǎng),力道偏輕。對方將球挑了起來,我方再次封網(wǎng),對手一個勾對角,我方運動員跟上,舉起反拍作勢要放網(wǎng)前球。對方一看,立刻跨步上網(wǎng)準備救球。就在這時,我方運動員拇指一頂,球迅速越過對方運動員,直飛底線最深處。23比21,我們拿下了關鍵的一分。
第二單打上場時,對方已完全被我們的氣勢和精神所震懾,我們相當輕松地拿下了這一場。勝利的那一刻,我們所有隊員在場中相擁而泣,是勝利的喜悅,更是對過程的感動。創(chuàng)造了歷史,更創(chuàng)造了屬于我們每個人的美好回憶。
我為那小小的羽毛球灑下了數(shù)不清的汗水,而它也帶給了我數(shù)不清的快樂。揮拍、推、拉、搓、吊中,潔白的羽毛球如仙子般起舞;跳躍扣殺中,潔白的羽毛球如一支利箭射向前方。我更愿將羽毛球比作俠者的運動,兩人隔網(wǎng)過招,球拍似劍,不同的性格造就不同的球路:氣勢如虹、刁鉆古怪、溫柔細膩、粗獷豪放。球場上,要想取得勝利,不單單是技戰(zhàn)術的較量,更多的是心理素質的比拼。領先時,不驕傲;落后時,不氣餒。真正的勝者,有過硬的技術,更需要必勝的信念和頑強的斗志。
回想二十年羽球情,酸甜苦辣,點點滴滴,不論多少風雨,堅持并快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