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鄒絳:淡泊寧靜“畫”詩人

        2018-12-29 05:29:20段從學
        星星·散文詩 2018年20期

        段從學

        鄒絳在哪里

        讀詩、寫詩、譯詩、編詩……先生一輩子沒離開詩。

        他的房間,從地板到天花板,重重疊疊,塞滿了書。椅子上,堆滿了書。吃飯的桌子上,也會攤放著稿件,紙張,擠滿了書。書籍和稿件,大多是詩,或與詩有關。原本就不很寬敞的居所,因此而顯得更加狹窄了。在重慶多霧的冬天,還有一點昏暗、壓抑。

        鄒絳先生就在詩書包圍中,讀詩、寫詩、譯詩、編詩……自得其樂。或者,有點忙亂,但卻從容自若地,將堆在椅子上的書籍挪開,讓我們坐下。幾句閑話過后,就開始談詩,談我們的讀書情況。中間會站起來,返回書房,或者搬來小凳子,站上去,從挨近天花板的書架頂端,輕車熟路取來需要的書籍,推開飯桌上的雜物,把書攤開在我們面前,把相關內(nèi)容指給我們讀、看。

        這就是鄒絳先生晚年的情形:被詩環(huán)繞著,包圍著。偶爾,推開周圍的詩書,和從外邊進來的我們閑談一陣,應對必要的生活。接著,又回到那屬于他的世界,繼續(xù)沉浸在詩書的環(huán)繞和包圍中。

        先生的房間是狹小的,昏暗的。但他自己的世界,卻那樣地寬闊,光彩流溢,生機勃勃。直到晚年,仍然響徹著《春天的樂章》:

        春風吹來了,生命復蘇了,

        一重重新綠掀起了波浪。

        向山崗涌去,向山谷涌去,

        它正在譜寫春天的樂章。

        春風吹來了,生命復蘇了,

        澎湃的新綠誰能夠阻擋?

        向田野涌去,向街道涌去,

        它正在歡呼春天的太陽!

        鄒絳先生不是沒有離開,而是一輩子都在“詩”里,在“詩”的包圍和環(huán)繞中。而后,才是讀詩,寫詩,譯詩,編詩,研究詩……

        旁觀者看來,先生的作品,數(shù)量不多。“文學史”意義,自然也就有限。與他早年的創(chuàng)作起點和成就,大不相稱。但他從“詩”中獲得的寧靜、明澈和幸福,卻是旁觀者和“文學史”永遠不能理解,不能估量的。那是一片無邊的海洋,一個永遠無法窮盡而誘人的謎團……

        又從何說起

        中學時代的鄒絳師,曾為臧克家“那些描寫勞動人民苦難生活和社會不公正現(xiàn)象的詩”所打動,喜歡過田間的充滿戰(zhàn)鼓節(jié)奏的短小有力的詩行,“以后又沉浸在艾青那些優(yōu)美而略帶憂傷的詩句中?!贝藭r的先生,與普通“新詩讀者”和“新詩愛好者”并沒有什么區(qū)別,關注的是“新詩的內(nèi)容”。這個“新詩的內(nèi)容”,自從胡適提倡“詩體大解放”以來,就成了新詩之為新詩的最高價值尺度。形式意義上的“詩體”,反而成為了手段。

        但這個“新詩的傳統(tǒng)”,很快就被中止了。在《我的詩路歷程》中,他回憶說:

        在讀大學二年級時,聽了朱光潛先生的英詩課,他講授的那些英國詩人的作品都很講究音步和韻式。1942年暑假期間,我從英文《國際文學》上轉(zhuǎn)譯了萊蒙托夫的一首長詩,詩的內(nèi)容非常激動人心。但我在翻譯時只注意到它的韻式。后來讀到徐遲《美文集》中一篇文章,介紹孫大雨如何采用音組(現(xiàn)在一般叫音頓)的辦法解決了翻譯莎士比亞詩劇《璃琊王》的問題。這篇文章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音組這種辦法,不僅可以用來翻譯外國的詩劇和格律詩,也可以用來寫中國的新詩。那兩年,武大“文談社”的不少同學都喜歡讀卞之琳的《十年詩草》和馮至的《十四行集》,也喜歡寫點詩,特別是十四行詩。我還逐步摸索到一種嚴整的建行方式:用三個二字音組和兩個三字音組組成每一詩行,稱之為“三二、二三”原則。我也實驗過每行五個音組而末尾不押韻的素體詩。[1]

        從此,鄒絳師的詩學重心,從“新詩的內(nèi)容”,轉(zhuǎn)向了“新詩的形式”。——雖然“詩的內(nèi)容非常激動人心。但我在翻譯時只注意到它的韻式”,就是確證。五十余年的“詩路歷程”,充滿了先鋒的“實驗性”,也發(fā)生過所謂“歷史的變化”,但注重“新詩的形式”,堅持寫各種形式的格律詩,卻構(gòu)成了他終生不渝的追求。

        胡適的“新詩”,出發(fā)點是“現(xiàn)實生活”對“詩”的支配關系。他堅決要求“新詩”打破“形式的束縛”,以捕捉和傳達新鮮活潑的“現(xiàn)實生活”。“因為有了這一層詩體的解放,所以豐富的材料,精密的觀察,高深的理想,復雜的感情,方才能跑到詩里去。”[2]

        而外語系的教育背景和翻譯實踐,卻讓鄒絳師始終在“詩”與“詩”——具體而言就是“外語詩”與“漢語詩”——的關系維度上來理解“新詩”,把“新詩”與整個世界性的“詩文學”傳統(tǒng)聯(lián)系在了一起。簡化到極點,這兩種“新詩”之間的區(qū)別,可以歸納為:前者首先要求的是“現(xiàn)實生活”,為此不惜犧牲“詩”;鄒絳先生的現(xiàn)代格律詩,則把“詩”放在第一位,拒絕為“現(xiàn)實生活”犧牲“詩”,破壞“詩文學”的藝術(shù)規(guī)范。

        而對整個現(xiàn)代文學奉為最高價值尺度的“現(xiàn)實生活”,先生也有自己的態(tài)度。他親手編訂的《現(xiàn)代格律詩選》,開篇之作是一首題為《破碎的城市》的“破體”十四行:

        趁著傍晚我攀上這城頭上面的

        樓閣,但對著這云霧低漫的宇宙,

        我卻無法唱出我悅意的歌。

        破碎的城市冷寂地躺在我腳下,

        就像是古代湮沒了的龐貝城一樣,

        而那黑色的喑啞的河流也在

        她的身邊幾乎停止了搏動……

        濃重的云霧壓著對河的山,

        壓著沒有鐘聲的廟宇,壓著

        蟄伏在每一個屋脊下的灰暗

        而噤住了喉舌的生物……

        我想唱歌,

        我想唱一曲充沛著熱力與光明的

        歌,但對著這云霧低漫的宇宙,

        我卻無法調(diào)整我自己的音律。

        在我看來,有意的安排也好,無意的巧合也罷,“1942年于樂山龍神祠”寫下的這首詩,可以看作是鄒絳師的“詩學宣言”,他的“元詩”。他的詩,并非寫給眼前這“破碎的城市”,為眼前這“云霧低漫的宇宙”而作。用詩的形式,先生委婉,但卻毫不含糊地,拒絕了眼前這座“破碎的城市”,拒絕了這個死寂的宇宙。他要寫的,是“另一種新詩”,一種從“另一個世界”中生長出來的“新詩”。

        “就像古代湮沒了的龐貝城一樣”之“像”,昭示了這“另一個世界”的蹤跡。面對“破碎的城市”,他并沒有“看見”觸手可及的“現(xiàn)實世界”,而是看見了遙遠的“古代被湮沒了的龐貝城”。這意味著他的出發(fā)點并非通常意義上的“現(xiàn)實世界”,而是先生根據(jù)自己的閱讀經(jīng)驗和詩學想象而建構(gòu)出來的“符號世界”。一個由既往的“文學文本”保存下來的“符號世界”。除了《破碎的城市》之外,《星夜之歌》也不是從現(xiàn)代文學中生發(fā)出的“現(xiàn)實世界”,而是從個人閱讀經(jīng)驗,從“符號世界”中生發(fā)出來的。他向萊蒙托夫、普希金、雪萊、拜倫四位浪漫主義詩人致敬的十四行詩《給繆斯眷顧的人們》,同樣表明:從世界性的“詩文學”傳統(tǒng)中生長出來的“符號世界”, 才是他寫作和運思的“原點”。

        對鄒絳師來說,這個“符號世界”才是他可以酣暢淋漓自由馳騁的“大世界”,一個超越了眼前有限“現(xiàn)實世界”的詩歌“理想國”。他在《祖先和孫子》中,熱情洋溢地歌唱這個“大世界”說:

        我行走在書與書之間,我看見

        我們的祖先自由地奔走在原野上

        用弓箭和石器,捕獲空中的飛鳥

        地上的走獸和水里的各種生命

        黑夜的火光前享受他們的盛筵

        赤熱的紅焰驚視著黝黑的裸體

        口渴了,伏在溪邊喝一通涼水

        倦了,爬上枝葉茂密的樹干……

        從“現(xiàn)實生活”的角度看,這個“書與書之間”的“大世界”是不真實,虛幻的。在全民抗戰(zhàn)的大時代里,描繪和書寫這樣一個詩的“理想國”,似乎還有些“脫離現(xiàn)實”。而事實上,正是這個超越了個體生命有限性的“符號世界”,才讓人類掙脫了動物的直接性,擁有了自己的生活世界?!懊恳粋€人都居住在這個世界之內(nèi),但這個世界本身卻注定要超越他們所有人而長久地存在。”[3]作為單獨的個體生命,人過去是,現(xiàn)在是,將來仍然是動物。一個有誕生,有死亡的動物。是正在他到來之前就已經(jīng)存在,他離開之后還將繼續(xù)存在的“符號世界”,讓他超越了動物直接性,成為了人。

        生者與死者,過去和未來,有限的個人和無限的宇宙交織在一起,循環(huán)著,流動著,構(gòu)成了人類生存的“大世界”。它充盈著光,充盈著熱,充盈著濃烈的青春和親密的友誼,和無窮的生命之流,如《一顆星》所昭示的那樣:

        無限的時間在我眼前游過去

        哦風,哦雨,哦太陽月亮和星星

        而且我還看見了眾多的你們

        我的親愛的姊妹,親愛的兄弟

        像在一條時光泛濫的河流里

        競賽,血液在循環(huán),天體在運行

        看呵!一顆星剛才劃亮了眼睛

        隨即消失在無底黑暗的空際

        讓我們且喝一杯青春的濃酒

        讓我們祝福那些光榮的生命

        他們已經(jīng)彩繪了他們的生命

        讓我們且喝一口青春的濃酒

        我的親愛的兄弟,親愛的姊妹

        時光在我們的眼前沒有停留

        在這個“大世界”里,才有了個人最內(nèi)在的血液循環(huán)和宇宙運行聯(lián)結(jié)在一起,個人的生命軌跡和星星、月亮的運轉(zhuǎn)聯(lián)結(jié)在一起的整體性生存感。也只有在這個“大世界”里,個體生命才獲得了不是“像”,而直接就“是”豐盈充實的宇宙里“一顆星”,閃耀在浩瀚無垠的整體性存在里。而宇宙,也才從冷冰冰的物理學世界,變成了流溢著生命的歡愉,時時刻刻與人的生命熱流親密交織在一起的人類生活世界。

        在我看來,只有聯(lián)系這種獨特的生命意識,才能更好地理解朱光潛、孫大雨等人譯介的英語詩學傳統(tǒng)何以會對先生的現(xiàn)代格律詩寫作形成了終生不渝的影響?,F(xiàn)代格律詩的形式根基,乃是這種生活在“大世界”里的生命意識。始終在“詩”的包圍和環(huán)繞中的鄒絳,從來就不覺得“詩”是追問、反思的知識對象。生活在“大世界”里的鄒絳,也不覺得“現(xiàn)實生活”是什么需要經(jīng)過“精密的觀察”、“認真的思考”,乃至徹底的“思想改造”,才能被捕捉到的東西。泳者不操心水之所在,呼吸正常的人不會追問空氣在哪里。對先生而言,“現(xiàn)實生活”乃是無需操心的自然事實。自然而然地,它就“在那里”。像詩書環(huán)繞著,包圍著他一樣,“現(xiàn)實生活”環(huán)繞著,包圍著他。而他,也自然而然地,本身就是“現(xiàn)實”的一部分。

        只有從“現(xiàn)實生活”中被拋了出來,才會有如何發(fā)現(xiàn)、捕捉和反映“現(xiàn)實”的問題。不是說以發(fā)現(xiàn)、捕捉和反映“現(xiàn)實”而“寫詩”的現(xiàn)代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存在;而是說,雖然是“現(xiàn)實生活”的一部分,但現(xiàn)代人卻沒有活在“世界之中”的充實感。借用舍勒的說法,鄒絳師屬于那種“充分地、無條件地信賴存在和生活”的“自然人”[4],一個詩與生活的“赤子”。

        不是寫,而是“畫詩”

        飛鳥不覺得天是空虛,游魚不覺得水是空虛?;钤凇按笫澜纭崩锏泥u絳,從來不覺得需要經(jīng)過有意識的尋找和自覺的提煉,才能把握“現(xiàn)實”,發(fā)現(xiàn)“詩意”。對他來說,“現(xiàn)實生活”一直就“在那里”,像空氣一樣,透明,但又實實在在地,包圍著我們,環(huán)繞著我們。寫詩,因而不是一個發(fā)現(xiàn)、捕捉并描寫“現(xiàn)實世界”的線性時間過程,而是一個從不同的角度來刻畫靜靜地“在那里”的事物。

        對“現(xiàn)代新詩”而言,現(xiàn)代格律詩是另一種“新詩”。對“現(xiàn)代人”而言,鄒絳師是“自然人”。“現(xiàn)代人”寫詩,寫“現(xiàn)代新詩”。而鄒絳師,則是“畫詩”。寧靜安詳?shù)兀爱嫛弊约旱摹靶略姟?。他不是用現(xiàn)代人的線性時間結(jié)構(gòu),而是循著古代性的空間結(jié)構(gòu)方式,以“靜物寫意”的方式,從不同的角度切近一直就“在那里”的存在,反復渲染,耐心地描摹他心目中的“詩意”。

        我一直認為,“1957年于重慶村”寫成的素體詩《林蔭大道》,最能引導我們接近鄒絳先生那種活在豐盈充實的“大世界”里的生存感覺。這是一幅流光溢彩、生意盎然的水彩畫,是他在眾所周知的1957年“畫”出來的個人生存“小世界”,一扇通向生機勃勃而光明開闊的“大世界”的窗口。這個“小世界”,只屬于他,屬于極少數(shù)像他那樣的“自然人”。他的詩在這里,生存世界也在這里:

        雨云還在西邊天空飛馳著,

        昨夜的雨水也還在地面閃亮,

        然而路旁的樹木搖動著嫩葉,

        就像搖動著千萬只綠色的手掌,

        一齊迎接著光彩奪目的太陽。

        另外一首,是他晚年的《縉云山之歌》。像是對著多年朝夕相伴的老友,先生向一直就“在那里”的縉云山輕輕地發(fā)出自己溫熱的問候。雖然以疑問句的形式出現(xiàn),但這種疑問,恰恰不是指向懷疑,而是再一次讓他回到對世界、對生活無條件的信賴上來,流露了他天真而嫵媚的“赤子”面目。

        霧季又悄悄地來到,

        你總是被白云擁抱……

        樹葉還碧綠如玉嗎,

        可還有一陣陣松濤?

        秋天又悄悄地來到,

        你常常被夜雨籠罩……

        黛湖還明亮如鏡嗎,

        可還有一聲聲鳥叫?

        我曾經(jīng)有幸見到過鄒絳師正在“畫詩”,修改自己的詩。

        他對我們這些“新詩愛好者”最看重的“主題的深刻”、“思想的復雜”、“意義的含混”之類,并不太在意。在觸及印象式的“詩意”之后,他的焦點,完全轉(zhuǎn)向了如何選用精當?shù)脑~語,怎樣調(diào)整詞語的位置,音韻的高低如何搭配等格律形式的追求上。偶爾,也會試著把幾種不同的表達念出來,讓我們聽一聽,看哪一種表達的效果更好些。

        那時(1994—1996)的我們,滿腦子晃蕩著時尚的“詩知識”,自然不可能對他的“畫詩”有所體會。反過來,倒是他向我們解釋某個詞語為何要放在這里,而不是按照流俗的表達習慣放在“正?!蔽恢蒙?,談論如何利用漢語的特性,在不影響意義的前提下,顛倒詞語的字序增強表達效果……等等,讓我們觸摸到了漢語言的美,告訴了我們“詩”究竟在哪里。

        經(jīng)過多年的摸索,我才漸漸意識到:生活在超越了個體生命的有限性和直接性的“大世界”里,先生關于“詩”的理解,也不是根據(jù)個人的有限性和直接性所能把握到的“現(xiàn)實”,而是根據(jù)世界性的“詩文學”來確定的?,F(xiàn)代人把“詩”變成了個人的內(nèi)心體驗,寫詩也就變成了如何抓住個人所能體驗、所能傳達出來的有限經(jīng)驗的過程。自由詩的形式其實只有單一的“無形式”,現(xiàn)代人關于“詩”的理解,實際上也只有“我”的一種可能。而現(xiàn)代格律詩,表面上受到了限制,但實際上卻是“各種各樣”的。每個人,都可以把自己創(chuàng)造的“新形式”固定下來,成為可公度的“詩文學”成規(guī),豐富人類對“詩”的理解,豐富世界性的“詩文學”。個人所能體驗、所能傳達的有限經(jīng)驗,必然隨著個人而消散?!拔膶W史權(quán)力”,正是可公度的“詩文學”成規(guī)解體的產(chǎn)物。

        先生內(nèi)心始終存著無形的“詩文學”成規(guī),一個由一代又一代詩人的創(chuàng)造建構(gòu)起來的“詩”標準。反復吟哦,反復琢磨,反復推敲形式與表達效果的過程,就是以這個雖然無形,但卻因“詩道自在人心”而又可公度的“詩文學”成規(guī)為標準,不斷提升自己以切近“詩”本身的過程。對他來說,重要的不是有限的、一次性的個人經(jīng)驗,而是超個人的“詩文學”成規(guī)。自由多樣,又有規(guī)則的現(xiàn)代格律詩,意味著寫詩不僅僅是一個按照個人內(nèi)心情感隨心所欲地展開的線性時間過程,更是遵奉超個人的“詩文學”成規(guī),向著某種更高、更完美的方向整飭自己,升華自己的空間過程。

        在“文學史權(quán)力”獲得了壓倒性勝利的地方,我們已經(jīng)不能想象單憑“詩文學”就能衡量作品的優(yōu)劣,判定一首詩的好壞了。相反,我們必須借助于這樣那樣的“詩”理論,這樣那樣的“詩知識”。我們已經(jīng)遠離了“詩”,把“詩知識”錯誤地當作了“詩”本身。

        幸運的是,在遠離“詩”的途中,我以面對面擦身而過的方式,遇到了鄒絳師。一位懂得“詩”是什么,以自己的方式守護著“詩”,能夠把“詩”直接呈現(xiàn)出來的“自然人”。

        鄒絳是一首“人詩”

        先生身上,不存在“詩”與“人”之間的“與”。他和“詩”沒有分離過,也就沒有從分離中重新找回來的“與”。

        先生對“詩”本身,有著本能的特殊敏感。七月派老詩人朱健,回憶他與鄒絳“因詩結(jié)緣”的情形說:

        我最初知道鄒絳的名字,是1943年在陜南小鎮(zhèn)廟臺子?;纳缴罟?,窮困孤寂,偶然得到一本桂林出刊的《詩創(chuàng)作》,有他翻譯的萊蒙托夫長詩《童僧》。也許因為內(nèi)容與我當時的心境相近,譯者名字印象特深。1944年冬天,我到川南樂山所屬五通橋附近一個工廠謀生,與當時內(nèi)遷于樂山的武漢大學一批大學生多有交往。他們多半喜歡文學,喜歡詩。鄒絳就是其中一位。開初如何結(jié)識,已不記得。記憶鮮明的是,他曾著一襲藍布長衫,徒步數(shù)十里,趕到我的住處,僅僅是為了讀我數(shù)量不多的詩稿。挑燈夜話,抵足而眠,二十出頭的小青年,一見傾心,片言訂交,我們共有過多么美好的長夜和夢想。我有一首詩,最末兩行,原稿一行即做一節(jié)??l(fā)時,編排成兩行一節(jié)。鄒絳讀到這里,沉吟良久,終于說:“這兩行,應當是兩節(jié)。中間有一個大的停頓?!蔽掖笙策^望,拿出原稿給他看。鄒絳比較內(nèi)向,訥訥于言,這時卻拍案而起,放聲大笑。心有靈犀一點通,大概即此情景。這正是“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我曾多次舉此為例,對同好者說:“鄒絳是真正懂得詩的,能從字句,讀出心聲。”[5]

        在先生身上,“詩”有一種雖然不能清晰、準確地說出來,但“自己人”卻心領神會的成規(guī)。他的“懂得詩”,不是浪漫主義個人性質(zhì)的“懂得”,而是根據(jù)這個彼此默會于心的成規(guī),不斷地精益求精,向著“詩”本身提升自己的過程。他不是把“詩”貶低為個人修養(yǎng)和能力水準意義上的“詩之一種”,而是兢兢業(yè)業(yè)想要把自己偶然遭遇到的“詩之一種”,升華到“詩”本身的高度。

        “懂得詩”的背后,是長期的、大量的精心推敲,反復打磨。翻譯萊蒙托夫《一個不做法事的和尚》,是他走上現(xiàn)代格律詩創(chuàng)作之路的重要起點,也是他日后成長為國內(nèi)著名翻譯家的最初契機。但據(jù)我所知,在以后漫長的歲月里,先生并沒有登岸舍筏,遺忘這個起點。限于當時的條件,偏處樂山的他只能通過前蘇聯(lián)的《國際文學》,從英譯本轉(zhuǎn)譯。精通俄語,成為一名優(yōu)秀俄語文學翻譯家后,他一直想找機會,從俄文原文直接翻譯這首長詩,把握“原詩”的精髓。他搜集了國內(nèi)所有漢譯本,和他當時所能找到的英譯本作為參考,花費了大量時間反復修改,精心打磨,力求完美地呈現(xiàn)“原詩”化境。這種不惜代價打造杰作的嚴謹、精細、自我苛求的工匠精神,讓先生成為了國內(nèi)第一流的著名翻譯家,但也留下了最后的遺憾。重譯《一個不做法事的和尚》,改名為《童僧》,抄錄在一疊厚厚的稿紙上,放在離他的椅子最近的書架頂端,稿紙的邊緣已經(jīng)微微泛黃,但最終還是未能完成。隨著他的不幸病逝,萊氏“原詩”的此中真意,永遠地,變成了只屬于他一個人的無盡財富……

        先生訥訥于言。記憶中,他從來都是低聲說話。簡簡單單,三五句話之后,往往就是沉默。看我們還不能理解,干脆就站起身,直接從書架上拿出書,翻開,指出相關段落,代替自己的陳述。

        先生教《中英詩歌比較》,也是直接把“詩”拿出來,呈在面前。他精選了二十來首英語詩歌,復印好,訂成薄薄一冊,發(fā)給我們。每一次課,帶著我們讀一首詩。他自己先讀,反復幾遍,提醒我們注意音韻的高低變化、語氣的頓挫,等等。然后我們讀,他聽。耐心地,反復糾正偏差,提醒我們注意音韻的高低變化、語氣的頓挫。時間差不多了,就翻開預先準備好的書籍,讓我們讀不同的漢譯本,逐行、逐字比較不同譯本之間的優(yōu)劣。滿意的譯本,他會一邊朗讀原文,一邊朗讀漢譯本,提醒我們對照兩者在格律、音韻效果方面的“神似”之處。

        那時正是中西比較文學研究熱鬧而又喧囂的季節(jié)。我們的研究方向是“中西詩歌比較”,腦子里塞滿了“詩知識”,對他的教授方法,自然有些微辭。其他師門同人的感覺,不得而知。但我自己,確確實實要承認:當時的我,期待著的是一個學期下來,就能夠滿口“中國文化如何如何”、“西方文化如何如何”、“浪漫主義文學如何如何”、“現(xiàn)代主義詩歌如何如何”,宏篇大論,一覽眾山小。有一次,終于忍不住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對此,他只是輕輕地說了句:“朱光潛先生當時就是這么教我們的?!?/p>

        鄒絳師肯定不會想到要用這種方式,表明自己師承正宗,來頭很大。以先生的修養(yǎng),也不會用這種方式來表達對我們的失望。在我看來,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據(jù)我所知,‘詩’就是這樣教的。”

        錯誤的道路不止一條。正確的,卻總是不可復制。隨著見識和閱歷的增長,學會了把“詩”和“詩知識”區(qū)分開來,接觸和了解傳統(tǒng)吟誦調(diào)等“詩教”方法后,我最終意識到:確實,“詩”就是這樣教的。如果可以的話,我還想畫蛇添足,補充一句:“而且,只能這樣教?!?/p>

        當時的中國新詩研究所,學風與詩風并盛。方敬、鄒絳自不必說。呂進先生,也是興致勃勃的詩人,只是他理論家的聲名更高,以至于遮蔽了他的本色。流風所及,我的另一位導師陳本益,也寫過不少的十四行詩。研究生中,大多也都不止于“愛好”,而是富于才情的“新詩寫作者”,江弱水、義海等,都是“以詩名”的特出之士。只有我,一直止步于“新詩愛好者”的業(yè)余地位。臨淵羨魚之情有之,退而結(jié)網(wǎng)的想法,也有過。但最終,還是“君子動口不動手”,紙上空談“詩知識”,未能窺見“詩”之堂奧所在。

        在“詩知識”泛濫成災的時代里,鄒絳師以最恰當?shù)姆绞?,把自己毫無保留地袒露出來,把“詩”直接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先生是“懂得詩”。我從他那里學到的,則是:“我懂得自己不懂詩”。這是先生給我的最好“詩教”。這是終生的遺憾。也是最大的幸運:我以迎面擦身而過的方式,和鄒絳先生相逢;他以消逝著的方式,向我昭示了“詩”之所在,讓我在今天還能夠以不斷回溯的方式,向著他的世界,向著“詩”的方向回頭眺望,領受他詩意的恩澤。

        鄒絳師從不談論自己??鬃臃Q許人不知而不慍,鄒絳師身上,則連被“知”的想法,也看不出來。他少負詩名,很早就在《詩創(chuàng)作》《大公報》等重要報刊發(fā)表作品,隨后又創(chuàng)辦詩歌刊物,與當時的大后方青年詩人建立了密切聯(lián)系。但只是在談論老詩人揚禾時,他才順便談到“九葉派”詩人在上海創(chuàng)辦《中國新詩》集刊,曾因為在《大公報》上看過他的詩,覺得風格相近,寫信向他約稿的事。“九葉派”正在成為學術(shù)界“研究熱點”的事實,并沒有讓他覺得這是什么值得談論的重要“詩歌史”話題。先生談論朱光潛先生,談論自己翻譯《一個不做法事的和尚》,也只是為了表達感激,說明自己對“詩”的理解。明乎此,我們就不難理解《我的詩路歷程》為什么會忘了記下“萊蒙托夫一首長詩”的名字,以至于老詩人朱健把他晚年重譯時擬定的《童僧》,當作了當年的題目。

        發(fā)表在《詩創(chuàng)作》第14期上《一個不做法事的和尚》,在大后方青年詩人中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他曾在幾乎沒有什么“社會讀者”的內(nèi)部資料集《回憶文談社》中,回憶相關情形說:“這件事不僅鼓舞了我繼續(xù)翻譯優(yōu)秀外國詩歌,而且使我越來越深地體會到翻譯外國優(yōu)秀詩歌對讀者精神上所起的作用。解放后認識的一些詩友向我談起他們當時讀到這首長詩的感受,使我驚奇的是臺灣青年詩人莫渝在幾年前搜集資料編寫《現(xiàn)代譯詩名家鳥瞰》一書時曾來信說,他還保留著這一期《詩創(chuàng)作》?!盵6]言語之間,流露的仍然是“詩”得到了知己的欣慰,絲毫沒有自我抑揚之意。

        鄒絳師欣賞的“知”,不是指向他自己,而是指向“詩”本身。先生逝世后,從大量回憶和悼念性文字中,我們才知道他五十余年間以“詩”為媒,通過翻譯、創(chuàng)作和編輯活動,曾經(jīng)建立了怎樣一個廣泛而又充滿感情的“詩世界”。他晚年的詩,絕大多數(shù)都發(fā)表在詩人萬龍生主持的《重慶日報》副刊上。以世俗眼光來看,這個“地方性”的副刊,顯然限制了他的“社會影響”。但熟人們都知道,當時的中年詩人,如今的老詩人萬龍生,一直是現(xiàn)代格律詩最認真的寫作者、倡導者和守護者。這種以共通的“詩”觀為紐帶的“知”,絕非“社會影響”所能替代。后者的量變,決不能導致,更不能取代前者的本質(zhì)性存在。先生是一首“人詩”,他的知己,是“詩”的知己,是真正“懂得詩”的人。

        先生的經(jīng)歷并不復雜。但他以“詩”為紐帶的生活世界,卻那樣開闊。編選一本《中國現(xiàn)代格律詩選(1919—1984)》,耗費了他兩年多的時間。計劃中的《外國名家詩選》第五冊、第六冊,因為他一絲不茍的精益求精,直到去世也未能完成,變成了現(xiàn)代漢語詩歌永遠的遺憾:大概再也不會有像他那樣一個人,會為一個滿意的譯本而一等再等,整個地沉浸在“詩”的世界里,全然忘了——注意,是“忘了”,而非“不計”——時間成本、出版周期、“學術(shù)價值”之類的現(xiàn)實因素。

        他向內(nèi)收斂自己,為環(huán)繞著、包圍著他的“詩”讓出空間。像一顆晶瑩珍珠,以自己的絢爛,映射出“詩”的存在。他越是內(nèi)斂,越是臻于純粹,他“詩”的世界也就越開闊,越是豐富得不可窮盡。他離得越遠,我們也就越能清晰地感受到他,感受到他 “詩”的存在……

        這一切,已經(jīng)永遠地,與先生無關了。但我相信,只要與“詩”有關,在他,就足夠了。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乱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激情| 国产特级全黄一级毛片不卡| 国产男女乱婬真视频免费| 极品少妇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成视频年人黄网站免费视频| 欧美人与动人物牲交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激情资源9| 国产激情视频在线观看首页| 男人国产av天堂www麻豆|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 九九99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av一区二区日韩| 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 国产美女久久精品香蕉69| 国产女奸网站在线观看| av国产免费在线播放| 国产大片内射1区2区| 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一线| 国产精品自拍盗摄自拍| 97碰碰碰人妻无码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在线观看| 超级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偷拍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北条麻妃国产九九九精品视频| 国产激情电影综合在线看 | 一区二区黄色素人黄色|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 | 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杨幂| av有码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99在线精品免费视频| 永久黄网站色视频免费| 中文字幕在线人妻视频|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 国产无遮挡裸体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