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麗娟
分享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物權(quán)意識與觀點采度能力的前提之上。對要求他人分享的孩子而言,需要用合適的方式爭取對方的同意;對于分享的孩子而言,需要從他人的視角來思考體諒對方的急切心情。因而分享對于寶寶而言是一件有難度的事情。
案例
軒軒正專心地玩著自己心愛的玩具車,森森跑過來也要玩。媽媽忙不迭地要求軒軒把玩具讓給森森玩??粗庈帥]有反應(yīng),媽媽將軒軒手里的玩具拿過來,遞到森森手里。
適宜的做法
寶寶有權(quán)支配自己的所有物。玩具是寶寶的私人物品,不是公共設(shè)施,可以選擇與他人一起玩,也可以選擇自己玩。媽媽可以試試:“寶貝,你搭火車,讓森森搭軌道如何?”或者媽媽給森森提供其他的選擇:“森森,阿姨給你折只小兔子。讓軒軒玩一會兒,你再玩?!?/p>
案例
經(jīng)過長時間的等待,月兒終于輪到了蕩秋千,可是還不到1分鐘,妮妮來了,她也很想蕩秋千。這時候,月兒媽媽覺得讓妮妮這樣等著太不好意思了,就讓月兒下來,月兒不同意,媽媽硬是把月兒抱下了秋千。
適宜的做法
請月兒坦然告訴妮妮:“我等了很長時間才玩上的,我玩一會兒再讓你玩?!被蛘咛岢鲆粋€孩子們都可以玩的新方案:“媽媽幫你們看時間,每人玩3分鐘?!碑敽⒆觽冎赖却缶湍茌喌酵?,他們會愿意等待的,這比即時滿足更快樂。
案例
小美是一個膽小的孩子,她面對別人的非善意舉動總是很退縮。如果有人從她手里搶玩具,她一般都是怯怯地看著玩具被拿走,然后無奈地哭泣。但是這一次,當娜娜要求小美將自行車讓給她騎一會兒時,小美沒有答應(yīng),她徑直把車騎走了,因為她太愛自己的自行車了??墒菋寢寘s要求小美下車讓給娜娜騎。
適宜的做法
這個時候媽媽可以靜觀其變,關(guān)注事態(tài)的發(fā)展,如果小美和娜娜之間沒有發(fā)生進一步的爭執(zhí),家長可以不予介入,讓小美繼續(xù)騎她的車。對于怯懦到不敢拒絕他人的小美來說,勇敢地把車騎走其實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可是媽媽的做法把小美剛剛建立的勇氣澆滅了,顯然是不妥的。
媽媽還可以幫助小美用委婉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圖:“不理會娜娜是不禮貌的,如果你還想繼續(xù)騎,可以直接告訴娜娜?!痹试S孩子先享受自己的權(quán)益再與伙伴進行分享,允許孩子不輕易和他人分享自己特別珍愛的東西。
爸爸媽媽這樣做
如果想要寶貝分享,家長就一定要先尊重他的物權(quán),讓寶寶體驗到自己是物品的主人,可以享受物品并決定物品的取向。當寶寶感覺自己對物品具有一定的控制力時,他的心理是安全的,容易出現(xiàn)分享行為。
爸爸媽媽可以嘗試向?qū)殞毥钖|西再歸還,讓寶寶從親近的人開始,逐步學習分享。爸爸媽媽是寶寶可以信賴的人,當寶寶有過一些愉快的分享經(jīng)驗以后,再面對小伙伴時,也許會大方地將物權(quán)借出一段時間。只要寶寶有過偶爾的分享行為,爸爸媽媽都要及時鼓勵,讓寶寶的好行為得到鞏固。
不管怎樣,強迫分享都是不可取的。這會讓寶寶感覺到不能掌控自己的所有物,傷害孩子的安全感,讓寶寶變得依賴且患得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