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枝軒 李志永
摘 要:在公司的加工中,加工中心對于5mm以下基本的攻絲不做處理,這樣可能會在攻絲上耗費大量時間,降低效率。所以使加工中心可以解決5mm以下的鉆攻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鉆攻;實驗;刀具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23.027
1 項目背景
目前我廠機械加工車間所有的加工中心對于基本的攻絲這一項加工內(nèi)容基本上不作處理,直徑5mm以上的絲孔只是鉆上底孔,直徑5mm以下絲孔和底孔也是只鉆中心孔,具體的攻絲和鉆孔事宜都由鉗工手工完成,這樣使我們在加工絲這一步驟上存在局限性,一是本來可以在一步工序中完成,而分成兩步工序,使工件的加工繁瑣性增大,增加了工件的物流費用,延長了工件的加工周期,降低了效率;二是鉆孔攻絲在鉗工工位上手動加工,其對于鉆孔和攻絲的深度控制并不如加工中心精確,在我們平時的加工中卻也存在一些活因為鉆孔的深度無法精確控制而導致報廢(例如14510-509.01.01,零件因控制鉆孔深度不精確而鉆鼓工件),所以說如果能解決在加工中心上實線鉆孔攻絲的問題,對于提高工件的加工質量和加工效率是有很大幫助的。
2 實驗流程
(1)在我廠進行鉆孔攻絲實驗,收集加工數(shù)據(jù),了解設備對于小直徑孔的加工狀況,積累出現(xiàn)的加工問題,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實驗過程如下:
1)實驗過程收集由威海廠家提供的實驗參數(shù),從頭到尾記錄威海廠家的加工細節(jié)以及技術準備,實驗過程的數(shù)據(jù)的記錄情況如下:實驗前,我們準備了不銹鋼工件,直徑3.3的合金鉆頭、M4的絲錐。在鉆孔攻絲實驗前,參考威海廠家進行了一系列的準備,準備了BT50的刀柄、合適的卡簧,裝夾前仔細的將兩者清理干凈,裝上刀具后用千分表打刀具的圓跳動(根據(jù)經(jīng)驗,一般直徑5mm以下的孔或是絲錐的圓跳動要小于0.01mm),客觀條件滿足之后,進行實驗,
2)實驗總結。實驗總結如下,啄式攻絲的效果并不好,只攻了10個絲孔左右,第十三個時絲錐就因擠屑而損壞,而一次性攻絲卻比啄式攻絲的效果好,攻了100個絲孔后才損壞,從損壞情況來看兩次損壞都是絲錐已經(jīng)完成向下進給,8mm深的絲孔加工完成,在轉向向上進給時導致絲錐斷裂,而且絲錐有明顯擠屑現(xiàn)象,如圖1和圖2所示,我們廠用的切削潤滑液是加水的切削乳液,并非切削油,而且絲錐都是因為斷屑排不出來而導致的擠屑斷裂,在此基礎上我們更換成濃度更高的切削乳液再進行了實驗,但是結果并不是很理想,與第一次相比沒有提高。在實驗失敗后,研究找到相應的攻絲解決辦法,采用幾臺在數(shù)控加工中心直徑輔助配置氣動攻絲機,有銑工操作實現(xiàn)攻絲加工,加工中心加工完底孔后,操作工利用加工中心運行期間進行攻絲加工,解決了鉆孔攻絲分工序加工的問題。
(2)引進新型鉆頭,進行加工實驗,積累問題,調整實驗參數(shù),反復實驗,直至初步實現(xiàn)小直徑孔加工的穩(wěn)定性,實驗過程和總結如下:
1)實驗過程。實驗過程的數(shù)據(jù)的記錄情況如下:實驗前,我們準備了不銹鋼工件,φ3.3的普通鉆頭、φ3.3的不二越鉆頭。在鉆孔攻絲實驗前,參考威海廠家進行了一系列的準備,準備了BT50的刀柄、合適的卡簧,裝夾前仔細的將兩者清理干凈,裝上刀具后用千分表打刀具的圓跳動(根據(jù)經(jīng)驗,一般直徑5mm以下的孔或是絲錐的圓跳動要小于0.01mm),客觀條件滿足之后,進行實驗,其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
2)實驗總結。實驗結果對比,帶涂層的白鋼刀具比普通的白鋼刀性能明顯優(yōu)越,而且在我們廠的加工中心上可以實現(xiàn)直徑5mm以下的孔的連續(xù)加工(鉆頭壽命至少在1000個孔以上,孔深12mm),效率也是普通鉆頭的1.5-2倍,帶涂層的白鋼鉆頭的加工參數(shù)(轉速和進給)也是普通白鋼鉆頭的1.5-2倍左右。初步實驗表明,在我們廠加工中心上可以實現(xiàn)對于直徑5mm以下的孔的加工常態(tài)化,后續(xù)需要做的準備工作就是車間工具的進購(3-4mm、4-5mm卡簧,相應的直徑5mm以下的不二越鉆頭),以及工藝的更正與推廣。
(3)根據(jù)實驗結果,選擇確定適合我廠設備的加工刀具,生成技術文獻,實現(xiàn)小直徑孔在加工中心上的常態(tài)化加工。
3 總結
目前在數(shù)控加工中心上已經(jīng)引進并穩(wěn)定的使用了新型的鉆頭(日本不二越),解決了對于細小孔(φ2-φ5)的數(shù)控加工,通過加工中心與氣動攻絲機的配合,實現(xiàn)了對與細小絲孔(φ2-φ5)的數(shù)控加工問題,解決了鉆孔攻絲的分工序加工問題,達到了預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