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福成
都說高血壓很危險,卻又常聽高血壓病人說,習慣了也一樣,不暈也不啥的,和正常人一樣。但真的能一樣嗎?
一位朋友,收縮壓170,舒張壓90,應當算高了。他去查體,醫(yī)生問他,吃過藥嗎?他說沒有。醫(yī)生又問他,不暈嗎?他說不暈。醫(yī)生搖搖頭,無語。
看來他真是習慣了。
我的另一位朋友,收縮壓達到260,舒張壓190,平時也不覺得咋著,還能喝一二斤白酒。朋友們都說,這樣可不行,得注意點。他說,沒事兒沒事兒,習慣了,頭不暈也不疼的,沒啥。結果,一年后他得了尿毒癥,喝水都困難。
說到這里,我就想起了一句諺語——久住坡,不嫌陡。
怎么會呢?就像高血壓一樣,高了就是高了,就是有危險,不管你在高坡上住了多少年,它就是陡,就是有隨時掉下來的危險。
“久住坡,不嫌陡”這句話的意思很明了,是言長久住在坡上,便不覺得環(huán)境險要了,有人也把它的意思延伸為“我們應當慣于去挑戰(zhàn)環(huán)境的險惡,征服那些不可抗力的因素”。
理論上,我們是要學會適應環(huán)境,挑戰(zhàn)險惡的環(huán)境,征服那些不可抗力的因素,但讓自己保持清醒的頭腦也是非常重要的,久住坡也要知道它的陡。
人生的坡有兩種,一種是自然的陡坡,沒有辦法無可抗拒地住上了陡坡,那我們就需要在慢慢適應的過程中,提高改造陡坡的能力,積累修筑或者遷出陡坡的能量,不讓它成為后患。
另一種是自找的陡坡,自身沒有那個本事還想往上爬,并且,通過七大姑八大姨的關系,通過這門道那門道的伎倆,還真上去了。
這坡就很危險,即便是你能在上面待個十年八年的,還是有說掉就掉下來的危險。
可有人就是不覺悟——久住坡,不嫌陡,還樂得自在,利用自己坡上的那點權力不干正經的事兒,不是假公濟私就是冒充財神爺往酒肉朋友的褲袋里塞金銀財寶,玩你腐我腐一塊腐的游戲,這坡上的風景無限好,坡下卻已經是岌岌可危,說不定哪天東窗事發(fā),就掉下去了。
“久住坡,不嫌陡”很像“溫水煮青蛙”,它會麻痹人的神經和思想,一旦成為習慣,就再也沒有了回頭路。
與“久住坡,不嫌陡”相比,我覺得“淹死的都是會水的”這句俗語更有道理,無論你在坡上住了多久,無論你的水性多好,危險畢竟是危險,它真真實實存在,隨時隨地都會將人吞噬。
我們常講要“居安思?!保「咂戮鸵欢ㄒ浪亩?,天天想著它的危險。不能住上高坡就覺得“山高我為王”,無法無天得意忘形了。
久住坡,也嫌陡,說明我們有對坡的了解,說明我們有對自己的了解,說明我們還有走平穩(wěn)路過平穩(wěn)日子的向往,這樣,就不會讓坡陡出事端,就不會讓坡陡掉人生。
(摘自《亳州晚報》 圖/王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