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術開始越來越多地應用于網絡領域,例如網絡管理、網絡安全、網絡優(yōu)化等.網絡與人工智能理論及關鍵技術為加快新一代信息網絡技術快速發(fā)展,全面提升網絡的智能化水平,實現智能網絡和創(chuàng)新發(fā)展提供了重要途徑.
為及時反映我國在智能網絡的研究進展,《計算機研究與發(fā)展》將于2019年5月出版智能網絡理論與關鍵技術專題,收錄和總結國內外在該領域近期取得的原創(chuàng)性高水平研究成果,探討提高智能網絡理論與關鍵技術的實現途徑,進一步促進該領域的發(fā)展.
征文范圍(但不限于)
1) 網絡與人工智能融合體系結構的研究
①人工智能與SDN的融合體系結構研究;②人工智能與NFV的融合體系結構研究;③人工智能與工業(yè)互聯網的融合體系結構研究;④人工智能與5G移動蜂窩網的融合體系結構研究;⑤人工智能與數據中心網絡體系結構研究;⑥未來智能網體系結構研究.
2) 智能網絡基礎技術
①智能網絡業(yè)務質量分析技術;②智能網絡質量監(jiān)控技術;③智能網絡測量技術;④智能網絡預測技術.
3) 智能網絡優(yōu)化技術
①智能網絡的流量優(yōu)化;②智能網絡的能耗優(yōu)化;③智能網絡的覆蓋和容量優(yōu)化;④智能網絡的服務定制化技術;⑤智能網絡的切片編排管理和優(yōu)化技術.
4) 智能網絡數據分析技術
①網絡數據的采集技術;②大數據網絡的分析處理技術;③智能網絡數據的預測技術;④智能網絡數據的智慧經營技術;⑤智能網絡的可解釋性技術.
5) 智能網絡安全技術
①智能垃圾郵件安全檢查技術;②智能防火墻安全技術;③智能入侵檢測和異常檢測技術;④智能傳輸與智能平臺安全技術;⑤智能網絡安全防御技術;⑥智能網絡本身的可靠性技術;⑦智能網絡本身的隱私性保護.
征文要求
1) 論文應屬于作者的科研成果,數據真實可靠,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與推廣應用價值,未在國內外公開發(fā)行的刊物或會議上發(fā)表,不存在一稿多投問題.作者在投稿時,需向編輯部提交版權轉讓協議.
2) 論文一律用Word格式排版,論文格式體例參考近期出版的《計算機研究與發(fā)展》的要求(http:crad.ict.ac.cn).
重要日期
征文截止日期: 2019年1月3日 錄用通知日期: 2019年2月15日
作者修改稿提交日期:2019年2月25日 出版日期:2019年5月
專題特邀編委
王興偉 教授 東北大學 wangxw@mail.neu.edu.cn 李 丹 教授 清華大學 lidan@cernet.edu.cn
蘇金樹 教授 國防科技大學 sjs@nudt.edu.cn 任豐原 教授 清華大學 renfy@tsinghua.edu.cn
聯系方式
編輯部:crad@ict.ac.cn, 010-62620696, 010-62600350
通信地址:北京2704信箱《計算機研究與發(fā)展》編輯部 郵政編碼: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