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真的活得很通透啊,以前總說什么才叫活著,我覺得千璽才是真正地活著,活得明明白白,而我們大多數(shù)人只是隨波逐流的軀體,原本以為已經了解這個男孩很多了,但突然發(fā)現(xiàn),或許我們了解的只是他對于外界的樣子,真實的他我們無法了解。
—QinZii
對于文章題目“出神”,我的理解是,男孩從5歲開始就不斷給自己尋找縫隙,從現(xiàn)實世界中抽離出去,這種能力讓他能夠較為平靜地接受了成長路上的所有磨難,長成了今天的樣子。
兩次見到千璽,都是在他化妝時與他聊天,說來好笑,我的注意力總是被他臉上的幾顆痘痘和下巴上的小胡茬吸引,那是未經任何修飾的蓬勃青春。短短一周的間隔,我竟覺得他已有不同,這種感覺很抽象,像是雪球又在雪地里滾了一圈,男孩的世界更大了,他最柔軟的內心,也被包裹得更深了。
希望這篇報道是一個還不錯的18歲生日禮物,可以留住那些往日時光。也希望世界上每一個男孩回望自己的boyhood,都可以張開雙臂擁抱時間的流逝。
—記者 荊欣雨
在接受莫敢(謝夢遙)老師的采訪前,其實我心里是有一些抵觸的。之前接受的一些采訪大都蜻蜓點水,問的問題也差不多。而我又是一個特別不喜歡重復自己的人,有時候特別想把之前的采訪稿發(fā)給記者,讓他們改一改再發(fā)就行了。
但后來發(fā)現(xiàn)莫敢老師的采訪太(有)深度了,這是用生命來寫文章啊。不但看了我們所有演員的專場演出,還參加我們的培訓課,看我們的教材,采訪了幾乎我們所有的演員。我被采訪了五六次,到最后我感覺都沒什么可說的了,莫敢老師還繼續(xù)問:你覺得還有什么沒說到的嗎?你再想想,多說點。
隨著對莫敢老師信任的加深,自己平時沒跟別人說的話,包括跟父母之間的一些隔閡,都說了。我們西北人比較深沉,有事兒不喜歡直接說。但莫敢老師幫我寫了出來,用更好的分寸,替我化解了這些矛盾,感謝莫敢老師的辛勤付出和帶給我的這一份意外之喜。
—石老板
這可能是今年最用力的一篇稿子了。脫口秀極難故事化,不過最終慢慢還是寫出來,差點崩潰。采訪過程還是很開心的,也很榮幸認識了這么一群人。把身邊大部分朋友都發(fā)展成了單立人的粉絲。
—主筆 謝夢遙
這大概就是真正的演員吧,不是所謂活躍在微博和各種話題新聞上的明星。
—大皖魚
從一開始準備章宇資料的時候,就覺得他有趣,并且真誠。所以采訪前,我翻他的微博翻了很久,一直找到了他早年來北京寫的幾篇博客。很喜歡看他寫各種生活里的感受,比如胃疼—“這種隱約的、恍惚的,分明共處一室卻不相互侵略,因保持了禮貌距離而體現(xiàn)出修養(yǎng)的胃痛,不但不難受,還讓時間濃稠變厚,像在稀泥巴里踩來踩去,幽幽默默的。”
他的私人表達有種獨特的腔調,感受力非常敏銳,可是在采寫里怎么才能最大程度呈現(xiàn)這些?這是我采訪之前期待又擔心的問題。他之前接受的采訪少而瑣碎,因此我在第一次采訪里花了大量時間搞清楚這些年他的經歷和軌跡。第二次也是。直到第三次,不需要再聊什么事的時候,我和他聊了墓志銘、死亡、句號、喝酒,這時候才發(fā)現(xiàn),只屬于章宇式的表達已經找到了。
—記者 翟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