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軍 賴 琳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醫(yī)院腫瘤一科,恩施,445000)
宮頸癌屬于婦科惡性腫瘤的一種,其發(fā)生率較高,且具有較高的致死率,多數患者就診時已處于中晚期狀態(tài)[1]。而中晚期宮頸癌極易侵犯宮旁組織及器官,且患者多可見下腹部墜脹痛、腰骶部疼痛等癥狀,對患者健康及生命質量的嚴重影響。晚期惡性腫瘤患者多可見血液高凝狀態(tài),其易繼發(fā)血栓,從而極易對放化療的順利開展造成影響,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2]?;煘榕R床上治療晚期宮頸癌的常用方式,其在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治療效果方面可發(fā)揮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單純給予患者化療治療也極易引發(fā)多種不良反應,為盡可能的改善晚期宮頸癌患者的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命質量,本研究中對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間收治的138例晚期宮頸癌患者進行了研究,采用華蟾素膠囊與TP化療聯合方式對其實施治療,并就其治療效果進行了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醫(yī)院收治的晚期宮頸癌患者138例進行研究,按照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9例。對照組患者年齡31~68歲,平均年齡(49.6±5.3)歲;FIGO分期:Ⅰb2期19例,Ⅱa期20例,Ⅱb期15例,Ⅲa15例;觀察組患者年齡32~69歲,平均年齡(48.8±5.1)歲;FIGO分期:Ⅰb2期22例,Ⅱa期21例,Ⅱb期17例,Ⅲa9例;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通過,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患者均經病理證實為宮頸癌晚期。
1.3 納入標準 1)患者均知曉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2)患者均肝腎功能正常,無化療及手術禁忌證;3)患者均對本研究耐受,且意識清醒,可配合本研究[3]。
1.4 排除標準 排除對本研究不耐受者,或具有化療、手術禁忌證者[4]。
1.5 脫落與剔除標準 1)臨床資料缺失者;2)有精神病史、腦部疾病史或智能障礙;3)治療依從性差,不遵醫(yī)囑治療。
1.6 治療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行地塞米松(天津市津津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4139)10 mg、昂丹司瓊(蓬萊諾康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4309)8 mg、西咪替丁(北京市永康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2113)200 mg預處理;然后給予對照組患者PT化療方案治療,即給予患者紫杉醇(貴州漢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7375)135 mg/m2靜脈滴注治療、順鉑(江蘇豪森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743)75 mg/m2靜脈滴注治療;同時水化3 d,療程間隔3周;根據患者情況給予患者1個2個療程治療。
觀察組則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在化療間隙及化療期間給予患者華蟾素膠囊(陜西東泰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50846)治療,3粒/次,3次/d,口服用藥;化療停止2~3周后給予患者盆腔清掃術及廣泛全子宮切除術治療。
1.7 觀察指標 1)比較2組患者的臨床療效;2)比較治療前后患者血小板計數、功能狀態(tài)評分(KPS)、體重變化情況;3)比較2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包括胃腸道反應、骨髓抑制等。
1.8 療效判定標準 按照WHO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對治療效果進行評估,共分為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穩(wěn)定及進展幾項,其中完全緩解為病灶全部消失;部分緩解為病灶縮小程度超過50%;穩(wěn)定為患者病灶縮小程度未達到50%,或增加程度未達到25%;進展為治療后病灶增大程度超過25%,或出現新病灶。以完全緩解率與部分緩解率之和為總有效率[5]。
患者功能狀況以Karnofsky功能狀態(tài)評分標準(KPS)進行評估,量表滿分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功能狀態(tài)越好[6]。
不良反應以美國國立癌癥研究所通用毒性標準(NCICTC)進行分級,共分為0-Ⅳ級,其中0級為無毒性或正常,Ⅳ級為極重度毒性反應[7]。
2.1 2組總有效率比較 在治療總有效率方面,觀察組患者是78.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3.6%,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總有效率比較
2.2 2組血小板計數、KPS評分、體重比較 治療前組間比較血小板計數、KPS評分、體重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小板計數明顯低于對照組,KPS評分及體重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血小板計數、KPS評分、體重比較
2.3 2組患者不良反應分析 觀察組患者的胃腸道反應、骨髓抑制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不良反應分析
宮頸癌為臨床上發(fā)生率較高的一種婦科惡性腫瘤疾病,原位癌高發(fā)年齡為30~35歲,浸潤癌高發(fā)年齡為45~55歲;其發(fā)生率較高,并呈現明顯增長趨勢,同時逐漸趨向年輕化,已成為威脅女性健康的一項重要疾病[8-10]。該病發(fā)生早期通常無明顯癥狀及體征,極易被漏診或誤診,多數患者就診時已處于中晚期狀態(tài),錯失了最佳治療時間。隨著病情的發(fā)展,患者多可見尿頻、便秘、尿急、下肢腫痛等癥狀,而若癌腫累及輸尿管則還可引發(fā)腎盂積水、輸尿管梗阻、尿毒癥等癥狀,甚至可造成貧血、惡病質等全身衰竭癥狀[11-13]。因此,臨床上必須予以充分重視。如何提高晚期宮頸癌患者的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生命質量,并減少不良反應已成為臨床研究的重點。
新輔助化療是臨床上治療惡性腫瘤疾病的有效方式,其在縮小腫瘤體積,促使部分無法根治的腫瘤將期、以實現手術根治效果方面可發(fā)揮積極作用;且新輔助化療還可有效的縮小手術范圍及術中微小轉移,對減少手術創(chuàng)傷,減輕患者生理及心理的不適感有重要幫助,且可為之后的輔助治療提供有效借鑒;故而,該治療方式逐漸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尤其是在術后患者及不能手術患者中得到了有效的推廣[14-16]。本研究中采用TP方案對收治的患者進行治療中,即給予患者紫杉醇聯合順鉑治療,其中順鉑為臨床上常用的一種化療藥物,該藥物屬于第一代鉑類藥物的一種,其作用與烷化物較為相似,能夠與腫瘤細胞DNA鏈發(fā)生堿基作用,從而可達到抑制DNA復制的效果[17]。而紫杉醇則屬于新型抗微管藥物的一種,主要對微管及微管蛋白產生作用,可通過促進微管蛋白聚合抑制解聚、維持微管蛋白穩(wěn)定的方式對腫瘤細胞有絲分裂現象進行抑制,從而可達到阻礙腫瘤細胞分裂、繁殖的效果,有利于促進腫瘤死亡;故而逐漸在腫瘤疾病的治療中得到廣泛應用[18-19]。但因抗體對載體的應激易造成過敏反應,故而在給予患者紫杉醇治療前通常需常規(guī)給予患者大劑量地塞米松治療。為提高晚期宮頸癌的治療效果,臨床上逐漸將紫杉醇與順鉑聯合用藥方式應用于該病患者的治療中,且有研究顯示相對于單純用藥而言,TP方案的化療緩解率可顯著提高。
然而,為進一步提高晚期宮頸癌患者的治療效果,本研究中在TP化療方案的基礎上予以患者華蟾素膠囊治療,且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前組間比較血小板計數、KPS評分、體重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小板計數明顯低于對照組,KPS評分及體重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患者胃腸道反應、骨髓抑制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TP方案聯合華蟾素膠囊在晚期宮頸癌患者中可發(fā)揮積極作用。中醫(yī)上認為,惡性腫瘤患者的疼痛感多與氣血瘀滯有關,其多時因氣滯、痰濕、血瘀等因素所致,故而,中醫(yī)學上通常認為其治療關鍵在于解郁散結、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本研究中所選用的華蟾素膠囊主要為從中華大蟾蜍全皮中提取的水溶性物質,為傳統(tǒng)抗腫瘤藥物的一種;且華蟾素還具有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huán)的功效,對降低血漿中血小板活性、減少血小板含量有重要價值,從而可達到抑制血漿凝聚、改善血液高凝狀態(tài)的效果,對預防血栓等不良事件發(fā)生有重要價值。另外,華蟾素的主要成分為蟾毒內脂類及吲哚類生物堿,其中蟾毒內脂類具有麻醉、鎮(zhèn)痛功效,吲哚類生物堿則具有收縮血管、參與痛覺調節(jié)的功效,對改善患者疼痛等癥狀有重要幫助。且該藥物還可有效的對腫瘤細胞DNA及RNA的合成進行抑制,可達到阻斷基因復制及表達的效果,對誘導細胞凋亡有重要價值。此外,有研究顯示[20],華蟾素還可有效減輕化療藥物對細胞造成的損傷,對減少化療不良反應發(fā)生,提高治療的安全性有重要意義。因此,將華蟾素與TP化療方案聯合應用于晚期宮頸癌患者的治療中則可發(fā)揮協同、增補效果,并可有效的減少化療藥物所致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效果更加理想。
綜上所述,采用華蟾素膠囊與TP化療結合的方式為晚期宮頸癌患者開展治療效果較單純TP化療理想,有利于更好的改善患者病情及治療效果,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具有臨床推廣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