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亦根
〔中國石化浙江石油分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9〕
甬紹金衢成品油管道建成較早,全線陰極保護系統(tǒng)運行正常,保護電位能滿足規(guī)范和設計要求。 近年來,隨著與管道并行、交叉的高鐵、地鐵、高壓輸電線路的大量投用,導致高壓電對埋地管道的干擾。 通過對管道特性、高壓輸電線特性、線路與管道并行(交叉)三個主要參數,運用加拿大SES公司研發(fā)的CDEGS軟件對不同管徑、管道壁厚,導線高度、運行電流,土壤電阻率,輸電線路與管道并行長度、并行間距,以及管道與高壓線的交叉角度等因素作用下的管道感應電勢、防腐層電壓和管道電流進行模擬,分析比較了各個因素對管道所受干擾的影響規(guī)律,并提出了應用于該管道抗干擾的有效防護措施。為油氣管道建設提供了一定的技術依據。
管道自身的特性參數如表1所示。根據已知的甬紹金衢成品油管道以及國內常用的油氣管道特性參數,分別計算典型管道外徑×壁厚、防腐層絕緣電阻率、土壤電阻率等因素對其管道所受輸電線路穩(wěn)態(tài)干擾電壓的影響規(guī)律。
根據在紹興市電力局調研獲得的現場資料,以表2所示的紹興段500 kV高壓單回交流輸電線路為例進行規(guī)律研究,計算內容包括管道感應電勢、管道防腐層電壓、管道感應電流。
表1 甬紹金衢成品油管道典型參數
注:1)管道軸心到地面距離。
2)數據由管道公司提供。
3)據相關文獻數據。
表2 高壓線路導線、地線型號及電氣參數
不同管道外徑和壁厚的計算結果在表3中給出。
表3 不同管道外徑和壁厚的影響
表3的計算結果表明:其它條件相同時,管道外徑大,最大防腐層電壓及感應電勢略小,但最大縱向電流有所增加。管徑從φ457~φ508 mm,電壓減小極小,影響不明顯。其它條件相同,壁厚對最大防腐層電壓與管道感應電勢幾乎沒有什么影響。
埋地管道防腐層絕緣電阻是衡量防腐層質量好壞的尺度。不同的絕緣防腐層,電阻率大小各異。據當年管道防腐層送樣檢測報告,甬紹金衢成品油管道防腐層絕緣電阻率在0.1~107 kΩ·m之間,選取0.1kΩ·m2、1 kΩ·m2、5kΩ·m2、10kΩ·m2、20kΩ·m2、30kΩ·m2、50kΩ·m2、100kΩ·m2、102kΩ·m2、103kΩ·m2、104kΩ·m2、105kΩ·m2、106kΩ·m2、107 kΩ·m214種級別的絕緣情況進行計算。管道類型選擇φ508 mm×7.9 mm,埋深1.5 m,其他情況與上面相同。
表4計算結果表明:其他條件相同,防腐層電阻率在0.1~10 kΩ·m2間變化時,對感應電勢和最大縱向電流影響較大,電阻率為10 kΩ·m2時管道上的感應電勢明顯大于電阻率為0.1 kΩ·m2時的感應電勢,而管道縱向電流的變化趨勢恰好相反。當防腐層電阻率大于10 kΩ·m2時,管道上的感應電勢基本保持穩(wěn)定,縱向電流隨防腐層電阻率的增大略有減小。
管道防腐層電壓與管道感應電勢的計算結果,見表4。
表4 管道防腐層絕緣電阻率的影響
成品油管道一般采用絕緣法蘭(或接頭),與站、庫連接。管道連接的典型情況有兩種(圖1、2):
A:與輸電線路并行段管道的末端轉直角后,管道繼續(xù)行進至兩端較遠處,管道在與輸電線路并行段前、后均不受輸電線路影響。與實際情況基本相同。
B:與輸電線路并行段管道兩端直接與絕緣法蘭(或接頭)連接。
圖1 管道連接情況A
圖2 管道連接情況B
(例):間距100 m,并行長度為2000 m,連接情況A兩端各延伸1000 m;連接情況B,不需轉直角后延伸,但為便于比較并行長度和其他參數,與連接情況A相同,管道參數如表1,選管道φ508×7.9 mm,防腐層電阻率20 kΩ·m2,計算結果為A情況連接的最大管道感應電勢和最大防腐層電壓數值相同,均為14.00352 V,最大縱向電流為3.34035A;而B情況連接的對應數值為14.27821V和1.13812A??梢娫谶B接A、B情況下,管道并行段所受干擾的變化規(guī)律相似。由管道沿線的感應電勢分布(圖3)可知最大干擾都出現在并行段兩端,管道中間干擾為0。
圖3 不同連接方式的管道沿線感應電勢分布
輸電線路需要考慮的特性參數很多,主要有兩個影響大的特性參數:輸電線路穩(wěn)態(tài)運行電流及輸電線路架設地區(qū)的土壤電阻率。通過計算研究其對管道所受穩(wěn)態(tài)干擾電壓的影響規(guī)律。
通過對電力部門資料的調研:500 kV高壓線通常在額定功率下運行的單相線路電流約為1600 A,若按50 %~70 %考慮正常運行的單相線路電流約為800~1120 A。分別計算運行電流在800~2000 A變化時,管道防腐層電壓與管道接觸電勢的變化規(guī)律;計算結果見表5。
表5 線路運行電流的影響
表5計算結果表明:輸電線路穩(wěn)態(tài)運行電流大小,對管道所受穩(wěn)態(tài)干擾電壓影響很大。運行電流越大,管道最大防腐層電壓、感應電勢、最大縱向電流越大,三者與輸電線路穩(wěn)態(tài)運行電流成線性正比關系。因此對管道所受穩(wěn)態(tài)干擾情況必須根據輸電線路實際電流進行計算。
甬紹金衢成品油管線沿途經過地區(qū)主要為水田,土壤電阻率普遍較小。據此在5~1 000Ω·m范圍內選定代表性的土壤電阻率,分別計算土壤電阻率對管道上防腐層電壓和感應電勢的影響。計算結果見表6。
表6 土壤電阻率的影響
表6計算結果表明:土壤電阻率越大,最大防腐層電壓、管道感應電勢先較為迅速增大,當大于150Ω·m后增大緩慢趨于平穩(wěn)。由于管道經過地區(qū)土壤電阻率普遍小于150Ω·m,因此要重視土壤電阻率對管道所受穩(wěn)態(tài)運行交流腐蝕干擾的影響。
輸電線路與管線并行(交叉)情況對管道所受干擾影響的研究參數如圖4所示:①輸電線路與管道并行長度;②輸電線路與管道間距;③輸電線路與管道交叉角度。
圖4 輸電線路與管道并行(交叉)參數示意圖
由于甬紹金衢管道與輸電線路分布關系比較復雜,并行長度各異??紤]輸電線路與管道并行長度在0.1~50 km變化時,管道感應電勢的變化如表7所示。
表7 線路并行長度的影響
表7計算結果表明:隨著管道與輸電線路并行長度的增加,管道上的感應電勢最大值先逐漸增加,當并行長度達到某個極限位置時,該電壓達到最大;隨后管道上感應的交流干擾電壓稍有減小,最終趨于穩(wěn)定。研究中最大感應電壓在兩者平行11.6 km時出現,為45.288 2 V;隨后管道上的感應交流電壓在30 km處時減小到最小值為41.440 9V,最終趨于穩(wěn)定。
由3.2節(jié)知道管道所受交流干擾電壓情況與并行長度有很大關系。因此考查輸電線路與管道間并行長度為11.6 km時,管道感應電勢的變化。結果如表8所示。表8計算結果表明:管道所受干擾在離單回輸電線路較近區(qū)域內比較大,隨著間距增加,最大管道感應電勢急劇減??;到達某一值后,間距繼續(xù)增加,最大管道感應電勢減小,但減小幅度很小。
表8 線路與管道間距的影響(并行長度為11.6 km)
如表8所述管道和高壓線并行長度為11.6 km時,最大管道感應電勢的極大值出現在兩者相距10 m時,隨后最大管道感應電勢隨間距增加急劇減小,間距到達400 m左右時,最大管道感應電勢的減小趨勢明顯變緩,變化幅度較小。
考慮管道與高壓線交叉分別為0°、15°、30°、45°、60°、75°、90°時,管道的干擾情況。經模擬計算得出以上各交叉角度時管道的感應電勢、感應電流峰值如表9所示。
表9 不同交叉角度時管道的感應峰值
表9結果表明:隨著交叉角度的增大,管道的感應電勢減小,管道和高壓線平行時的感應電勢遠遠大于二者垂直的情況。當二者垂直交叉時,管線上的感應電勢極小,幾乎無影響。
針對高壓電對埋地管道各干擾因素的研究,和對其產生影響的獨立計算,可知:
(1)管道外徑和壁厚對管道所受穩(wěn)態(tài)干擾電壓的影響尚不明顯。而防腐層電阻率在0.1~10 kΩ·m2變化時,對管道上的感應電勢和最大縱向電流影響較大,當防腐層電阻率大于10 kΩ·m2時,管道上的感應電勢基本保持穩(wěn)定。所以管道采用電阻率較大的3層PE防腐層對防腐蝕有利。高壓電對埋地管道的最大干擾都出現在并行段兩端,管道中間干擾為0。
(2)高壓線穩(wěn)態(tài)運行電流的大小,對管道所受穩(wěn)態(tài)干擾電壓影響很大。因此對管道所受穩(wěn)態(tài)干擾情況必須根據高壓線實際電流進行計算。對于甬紹金衢管道受500 kV高壓電干擾,由于管道經過地區(qū)土壤電阻率普遍小于150Ω·m,重點分析了土壤電阻率對交流腐蝕干擾的影響。
(3)高壓線與管道并行間距的增大,管道所受干擾在離輸電線路較近區(qū)域內先急劇減小,隨后變化平緩。交叉角度的增大,管道所受干擾先減小最后變?yōu)槠骄徻呄蚰骋环€(wěn)定數值。
(1)高壓線干擾區(qū)域的排流保護方案。
交流干擾防護最常用的方法是接地排流保護。高壓線持續(xù)干擾區(qū)域的排流方式采用固態(tài)去耦合器(-2V,+2V)接地排流,如 圖5所示。排流接地地床采用規(guī)格為40 mm×40 mm×1 500 mm的鋅合金陽極,接地地床的接地電阻應小于2Ω。 通過對甬紹金衢管道與高壓線位置關系的現場調查、詳細測試和計算確定了受高壓線交流干擾嚴重的30處需進行排流。
(2)高鐵干擾區(qū)域的排流保護方案。
高鐵排流措施主要包括固態(tài)去耦合+鋅合金陽極,在高鐵與管道之間,距管道3 m處,鋪設緩解鋅帶進行屏蔽,鋅帶半徑為0.006 m,固態(tài)去耦合器與管道相連,如圖6所示。
圖5 固態(tài)去耦合器接地
圖6 水平鋅帶敷設
(3)排流效果評價。
根據GB/T 50698—2011《埋地鋼質管道交流干擾防護技術標準》第6.2節(jié)要求:在土壤電阻率不大于25 Ω·m的地方,管道所受交流干擾電壓低于4 V;在土壤電阻率大于25 Ω·m的地方,交流電流密度小于60 A/m2時排流滿足要求。
經第三方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對36處排流位置檢測結果:受高壓線干擾的30處,管道交流干擾電壓低于4V,其中受高鐵干擾的6處,在無高鐵通過時,交流電壓低于4V,但在高鐵通過時,交流電壓隨著高鐵的通過呈明顯的波動趨勢,6處排流效果均不能夠符合標準要求。